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大事件盘点:1880到1890年中国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1880到1890年中国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1880到1890年中国历史大事件:中法战争之丹凤战役;纸桥战役爆发;“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诞生;文学家鲁迅诞辰;清政府筹办水师学堂;左宗棠创办兰州机器织呢局;清廷派员招抚关东金王韩宪宗;清政府撤回留美学生;中国首条自建铁路铺轨;济南教案发生;《申报》首用国内电讯

1

历史事件

1880年8月22日

清政府筹办水师学堂

清政府筹办水师学堂

    1880年8月22日,清政府筹办水师学堂。
    8月22日,清政府从李鸿章奏,派吴赞诚驻天津筹办水师学堂。北洋海军的建立,急需海军技术人才。李鸿章请来因病离任的福州船政大臣吴赞诚为督办,仿照福州船政学堂兴工修建,于次年8月落成。学堂设在天津机器东局之旁,“堂室宏敞整齐,不下一百余椽,楼台掩映,花木参差,藏修游之所无一不备。另有观星台一座,以备学习天文者登高测望,可谓别开生面矣。”学堂以严复为总教习(校长)主持教务,聘用英国军官教练。学堂招收自13岁以上、17岁以下,已经读书数年,读过两三经,“能作小讲半篇或全篇者”入学。学制5年,分设驾驶、管轮两科。前4年学习英文、几何、代数、三角、驾驶、测量等课程,并习汉文,训演外国水师操法。最后一年上练船实习。毕业后分往北洋海军任职,或选赴外国留学。这座新式学堂成为培养海军技术人才的基地。

详情...

1880年9月16日

左宗棠创办兰州机器织呢局

左宗棠创办兰州机器织呢局

    1880年9月16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工。
    9月16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工。这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官办最早的机器毛纺织厂。1884年倒闭。
    左宗棠作为晚清时期的湘军首领、洋务派代表性人物之一,他还是开创中国西部工业的先驱者。他所创建的兰州制造局是西北近代工业的摇篮,创建的兰州制呢局是中国第一个毛纺织企业。
    兰州制造局、甘肃织呢局的创办,使近代工业在一向闭塞落后的兰州地区闪现出一缕光华,打破了兰州封建经济的沉寂局面,使古老的兰州开始迈入了近代工业的殿堂,对兰州乃至整个西北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进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详情...

1880年11月23日

清廷派员招抚关东金王韩宪宗

清廷派员招抚关东金王韩宪宗
    1880年11月23日,清廷派员招抚关东金王韩宪宗。
    11月23日 清廷派帮办大臣吴大从省城出发,单骑就道,前往夹皮沟招抚韩宪宗,抵韩宪宗住处木齐河。吴大向韩宪宗宣播朝廷德意,不追既往之咎。韩宪宗感激涕零,愿为国效力。吴大即具折奏请,仍给韩宪宗五品顶戴,任南山练总,赏其子七品功牌,并新笔为其书写“安分务农”匾额,取代其原“威震江东”匾。韩宪宗随吴大 进省面见将军铭安。铭安在省城西关外为韩宪宗拨地建宅,安置家眷,并将其名改为韩效忠。
    韩宪宗(1819-1897),字国瑞,号瑞臣“韩边外”,山东登洲文登人。清道末年,韩宪宗与李茂林等人驱走土匪,他被选为统领,私人武装达3000人,清廷对采金者进行招抚,使韩宪宗的势力得以壮大。韩宪宗不断扩张势力,建立统一管理的“会房”。韩家势力扩大到磐石、敦华、蒙江、抚松、安图等县境内,在他的治理下,以夹皮沟为中心的一带金矿,被称为“黄金世界”,驰名全国。
详情...

1881年3月28日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诞生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诞生
    1881年3月28日,“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诞生。
    施今墨(1881年3月28日~1969年8月22日),浙江萧山人,原名毓黔,字奖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他13岁时从其舅父,河南安阳的李可亭先生学医,又因政治不定,进入京师法政学堂,接受革命理论。后来追随黄兴先生,并参加了辛亥革命。后来渐感时世虽异,许多官员仍不改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封建官僚作风,便对革命大为失望,慨叹不已。既然“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他便从此弃政从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治愈了许多疑难重症,创制了许多新成药,献出700个验方。为中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
    施今墨先生认为,西医学并非一无是处,而许多西医的仪器设备还有助于诊断明确,所以并不排斥西医。但他认为,西医在治疗方法上不如中医多样有效,故始终坚持中医的辨证论治。他疗效卓著,名声大噪。他说:“治疑难大症,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始能奏效,因循应付,非医德也。”
详情...

1881年6月8日

清政府撤回留美学生

    1881年6月8日,清政府撤回留美学生。
    随着近代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急需科技和军事人才。经过中国第一个赴美留学毕业生容闳的努力,清政府在1872年秋至1875年先后派遣四批学生赴美留学。可是这一开创性的进步事业,处处受到封建顽固派的攻击与破坏。守旧顽固的留学生监督陈兰彬把留美学生的“西化”视为背叛封建祖训,接连奏报清廷,告发副监督容闳将留学生“引入歧途”,诬蔑留学生在美国放荡不轨。随后陈兰彬连连上奏朝廷,要求从速撤回留美学生。李鸿章主张分别情况,撤一半留一半,已学有所长的先行撤回,而陈兰彬坚持全撤。6月8日总理衙门下令,将留美学生全部撤回。消息传出,遭到容闳和留学生的大力反对。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将军、大文豪马克·吐温等联名致函清政府,希望收回成命。但清政府相信陈、吴二人的胡言,将留美学生分三批撤回,致使这一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业半途而废。
详情...

1881年6月9日

中国首条自建铁路铺轨

    1881年6月9日,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铺轨。
    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运货铁路。光绪五年 (1879年) 清政府允准开平矿务局出资修建一条自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并聘矿务局英籍工程师金达 (C.W.Kinder) 监修。因守旧势力反对,未果。次年矿务局复请修建获准。当年建成,为单轨轻便铁路,约7.5公里。开始时用驴马拖拉跑车,第二年开始使用机车曳引。光绪十一年 (1885年) 开始从胥各庄向芦台庄附近的阎庄延展,次年完成,长30余公里,称唐芦铁路。又次年延至天津,增长80余公里,称津沽铁路。
详情...

1881年7月13日

济南教案发生

    1881年7月13日,济南教案发生。
    美国长老会教士在济南勾结奸徒,强买西大街焦园兴房屋,改建教堂。泺源书院师生发出揭帖,要求收回房屋。传教士向美国公使报告,谎称教堂已被拆毁,要求赔偿。美使馆派参赞到济南向地方官要挟,以退还原房价和赔款结案。
详情...

1881年9月25日

文学家鲁迅诞辰

文学家鲁迅诞辰
    1881年9月25日,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诞辰。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详情...

1882年1月16日

《申报》首用国内电讯

    1882年1月16日,《申报》首用国内电讯。
    1881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路从天津到上海架设完成三周后,在1882年1月16日,《申报》上刊载了该报驻京记者从天津发来的专电,内容是关于清政府查办一名渎职官员的消息,这是国内使用“本报专电”的开端。以后凡接到京津电讯,《申报》在刊载时,均冠以“电音译录”或“本报自己接到电音”字样。这是中国报纸最早的“电头”,开启了中国报业新的篇章。
详情...

1883年5月19日

纸桥战役爆发

纸桥战役爆发
        公元1883年5月19日,在今越南河内市郊外的纸桥一带,中国黑旗军将士同法国侵略军进行了一次重要交锋,这就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纸桥战役。
        1882年,法国海军上校李维业率军侵占越南河内,扬言要沿着红河向北进犯中国,妄想建立一个包括越南和中国西南地区在内的所谓“东方帝国”。当时,正值刘永福统率中国黑旗军驻守在中越边境。1883年5月19日,刘永福派先锋杨著恩驻守桥旁关帝庙,准备迎战。面对侵略军炮火的猛烈轰击,杨著恩沉着应战,鼓励战士要拼死坚守关帝庙。就在法军向纸桥蜂拥而上的紧要时刻,黑旗军的援军赶到,同法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法军上校李维业被黑旗军战士击毙。
        纸桥战斗消灭法军230多人,这是中国人民在抗法战争中获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就在前线胜利进军声中,卖国的清政府和法国政府加紧谈判,最后竟在1885年6月9日签订了屈辱的投降条约,造成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局面。前线官兵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被轻易地葬送掉了
详情...

1883年9月1日

中法战争之丹凤战役

中法战争之丹凤战役

    1883年9月1日,丹凤之役。

    黄守思据堤与法国侵略军对峙,血战3昼夜,重创法国侵略军。正当战斗激烈之时,清军将领徐延旭、唐炯等不发兵援助黑旗军,竟作壁上观,在敌军的猛攻下,黑旗军伤亡达千余人,被迫退守到越南的山西。

    可是,徐延旭等将黑旗军的战绩据为己有,向清朝报功请赏。

详情...

1884年4月8日

甲申易枢

甲申易枢
    1884年4月8日,甲申易枢。
    甲申易枢是指1884年(光绪十年)4月8日,慈禧突然发布懿旨,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的事件。因这一年是农历甲申年,也称“甲申易枢”。甲申易枢是慈禧继1861年辛酉政变以后,发动的第二次宫廷政变(慈禧一生,一共发动了三次政变,第三次就是戊戌政变、囚光绪帝)。
    咸丰帝逝世后,恭亲王奕訢被排斥在“顾命体制”之外,他联合同样被冷落而又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击败肃顺,确立了“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新体制。慈禧太后由于羽翼未丰、经验不足,不得不暂时收敛独揽大权的野心,与奕訢度过了一段相对协调的阶段。
    光绪十年,慈禧借中法战争战局不利之机发动“甲申易枢”,将以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全班成员统予罢斥,逐出权力中枢,代之以已成为驯服工具的醇党集团,并瓦解了早已为其所不满的清流派。至此,终于使自己拥有了不受制约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详情...

1884年8月5日

刘铭传抗法

刘铭传抗法

    1884年8月5日,刘铭传抗法。
    8月5日,法舰轰击基隆,强行登陆,中国军队在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统率下顽强抵抗,使法军不得不退回海上待机再举;法军第一次进犯基隆宣告失败。

详情...

1884年8月23日

马尾海战爆发

马尾海战爆发

    1884年8月23日,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 马尾海战爆发。
    1884年7月中旬,法国海军中将孤拔率舰队以“游历”为名,驶进马尾军港。闽浙总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等,在李鸿章对外退让妥协政策的影响下,深恐得罪侵略者,影响中法“和议”和列强“调解”,不但不施防范,反而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对前来准备进攻中国海军的法国舰队以“友好的接待”。并“严谕水师、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甚至禁止港内水师舰只移动,免使法军产生疑虑。8月21日,中法谈判破裂。23日上午,何璟接到驻福州领事战书后,竟然对水师官兵封锁消息,不准请战官兵“轻举妄动”,而寄希望于乞求法军延期进攻。下午一点过,法舰向福建水师发炮进攻。福建水师在未作任何战守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还击。多数舰只还来不及起锚,便被法军优势炮水纷纷击伤、击沉。海战不到30分钟,福建水师兵舰11艘,运输舰19艘,全部被击毁。官兵阵亡521人,伤150人,下落不明者51人。而法军,5人被击毙,15人受伤(其中包括孤拔)。海战同时,法军轰毁了洋务派经营了近20年的福州造船厂和两岸炮台与无数民房。马尾战败。

详情...

1884年8月26日

清政府向法国宣战

清政府向法国宣战

    1884年8月26日,清政府向法国宣战。
    8月23日,中国福建海军在马江海战中遭法军突袭全军覆没,中国全国为之震惊。在主战舆论的压力下,清政府于8月26日向法国宣战。

详情...

1885年3月24日

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大捷
    1885年3月24日,镇南关大捷。
    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订立法安《顺化条约》,意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引起中国清朝政府朝野大哗,慈禧太后大为震怒,下诏向越南派兵,中法战争开始。镇南关大捷是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
    镇南关之战,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显赫的战役之一,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并显示出高超的用兵艺术。他采取坚固防御阵地待敌,尔后转入反攻的作战方针,激励官兵奋勇杀敌,并采用主动出击、阵前伏击、近战歼敌、夜袭、包抄迂回、连续追击等灵活有效的战术,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毙伤敌军精锐近千人,缴获了大量枪炮和干粮,取得 了中法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越两国军民的斗志
详情...

1885年4月4日

中法签订《停战条件》

中法签订《停战条件》
    1885年4月4日,中法签订《停战条件》。
    中法战争中,中国军队的镇南关-谅山大捷,使中国在军事上、外交上都处于有利地位。但李鸿章等人却把它当作乞和的资本。他主张“乘胜即收”,建议清政府立即与法国缔结和约
    在巴黎与法国代表毕尔签订了《停战条件》,其内容为:承认1884年5月11日的《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有效;双方立即停止敌对活动,法军撤除对台湾的封锁,中国从越南撤兵;各派大臣在天津或北京商定条约细目等。于是慈禧太后于7日诏令停战,中法战争结束。此令传到前线,清军爱国将士们“拔剑斫地,恨恨连声”。冯子材给两广总督张之洞一个电报,请他上折要求“诛议和之人”。全国纷纷通电反对和谴责清政府与法国侵略者议和。人们把清政府给冯子材的退兵命令,比作南宋秦桧命令岳飞从朱仙镇退兵的金牌诏,悲愤赋诗:“十二金牌事,于今复见之。黄龙将痛饮,花目忽生期。战骨垒垒在,秋风飒飒吹。莫论交趾役,故垒有余悲。”
详情...

1885年4月18日

中日签订《天津条约》

    1885年4月18日,中日签订《天津条约》。
    1884年12月4日,朝鲜“开化党”人金玉均按照日驻朝公使竹添进一密订的计划,引日军攻入王宫,挟持国王,组织一个由“开化党”人担任要职的亲日政权。史称“甲申事变”。事变后,清兵应朝鲜之请,击败了日军和“开化党”,拦回被挟持的朝鲜国王。由于当时日本的军事力量尚非清军之敌,内阁便决定暂时维持和局,先搞战备,再图大举。故于1885年2月,日本派伊藤博文为全权大使,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副使,出使中国,乘机要挟清政府谈判。清政府代表李鸿章采取希图苟安的妥协方针,4月18日在天津与伊藤博文签订《会议专条》(又称《天津条约》或《朝鲜撤兵条约》)。共三款,另附李致伊文书一件。内容: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兵;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这样,日本获得随时可以向朝鲜派兵的特权。后来日本利用此约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
详情...

1885年6月9日

《中法新约》签订

《中法新约》签订
    1885年6月9日,《中法新约》签订。
    6月9日(清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中法新约》)。
    主要内容为:清朝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在中越边界指定两处通商,“一在保胜以上,一在凉山以北”,法国商人可在此居住,法国政府亦可在此设立领事;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日后中国修筑铁路,“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法军退出基隆和澎湖。由于清朝的腐败怯懦,法国在战场失利的形势下达到了发动这场侵略战争——中法战争的目的,法国实现了据越侵华的图谋,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广西,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详情...

1885年10月12日

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

    1885年10月12日,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 命刘铭传为台湾巡抚。
    中法战争前,台湾作为一个道隶属于福建省。经过中法战争,台湾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出,清政府感到必须加强对台湾的统治。1885年10月,醇亲王等提出“台湾要区宜有大员驻扎”。10月12日清政府传旨,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福建巡抚事宜由闽浙总督兼管。并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是中法战争中为保卫台湾作出巨大贡献的爱国将领。战争结束后,他留驻台湾。在经亲自勘测查访的基础上,1887年11月,他与闽浙总督联名向清廷提出新的台湾行政区划分方案,获得批准。
详情...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