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735年10月8日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 [1]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公元1784年7月30日

1784年7月30日,法国哲学家狄德罗逝世。
1713年10月5日,狄德罗生于法国朗格尔一个有名的制刀师傅家庭。父亲只准他学医学或法律,但他更热衷于数学、语言学、哲学和文学,并且显示了非凡的才能。从1734—1744年的10年内,他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却磨炼了意志,也使他对社会有更深的了解。
从1745年起,他呕心沥血地从事《百科全书》的组织和编撰工作,同时又亲自为这部书的哲学、社会理论(伦理学)、美学和工艺学撰写了1000多篇文章和条文,而且为这部书监制了3000多幅插图。《百科全书》有28卷,从1751年出版第一卷到1772年发行最后一卷,前后经历了21年的时间。狄德罗为它倾注了毕业的精力,这是他一生中最杰出的贡献。
狄德罗不仅是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而且是重要的文学家和出色的艺术批评家和美学理论家,他为戏剧、绘画和美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恩格斯:“他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