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826年7月22日
朱塞普·皮亚齐(1746年7月7日—1826年7月22日),出生于意大利,是一名神父,也是一位天文学家。
皮亚齐最为人熟悉的事迹,便是在19世纪的第一天,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在1801年1月1日晚上,皮亚齐留意到一个在背景星空中移动的星点。起初他以为是它只是一颗新星,移动只是因为观测错误,但在及后三个晚上再次观测之后,他肯定这星点并非恒星。然而,谨慎的他起初只公布这是一颗彗星。但由于这天体没有呈云雾状,移动速度亦较慢且均匀,他也意识到这天体可能并非彗星。
当时要确定彗星的轨道需要大量观测数据,可是这颗天体不久便没入阳光之中。全凭著名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发展出新的轨道计算方法,天文学家才得以再找到它。当它的轨道确定下来后,更证实了皮亚齐的猜想,这天体并非彗星,而是一颗细小的行星,而且位置几乎与提丢斯-波得定则中所预计的一样。
1842年3月15日
凯鲁比尼(1760~1842)意大利作曲家。1760年9月8日生于佛罗伦萨,1842年3月15日卒于巴黎。父亲是哈普西科德演奏家。6岁起由父亲传授音乐,9岁从师B.费利奇等学习作曲。18岁前写了36首乐曲,主要是帕莱斯特里纳式的教堂音乐1778年又从G.萨尔蒂继续深造,掌握了意大利的古典对位法技巧。1779年演出了他的第一部歌剧《昆托·法比奥》,并以《被遗弃的阿尔米达》(1782)获得成功。
1814年法兰西王政复辟后,任路易十八皇家小教堂音乐指导。1822~1842年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他的后期创作又回到了宗教音乐,主要作品有《F大调弥撒曲》和《d小调追思曲》等。凯鲁比尼是从古典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14部法国歌剧为发展法国歌剧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19世纪初期复兴意大利传统宗教音乐作出了贡献。
1856年7月9日
阿伏加德罗(AmeldeoAvogardo,1776~1856)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1792年8月9日入都灵大学学习法学,1796年获法学博士,以后从事律师工作。1800~1805年又专门攻读数学和物理学,尔后主要从事物理学、化学研究。
阿伏伽德罗勉强的读完中学,进入都灵大学读法律系,成绩突飞猛进。阿伏伽德罗30岁时,对研究物理产生兴趣。后来他到乡下的一所职业学校教书,1815年1月与马西亚结婚。1832年,出版了四大册理论物理学,其中写下有名的假设:“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具有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但未被当时的科学家接受。著名的阿伏伽德罗常量(Avogadro's number)以他的姓氏命名,单位符号:NA。
1878年1月9日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意大利语:Vittorio Emanuele II,英语:Victor Emmanuel II;1820年3月14日-1878年1月9日),萨丁尼亚-皮埃蒙特即撒丁王国国王(1849年~1861年在位)。意大利统一后的首任国王(1861年 ~1878年)。意大利人给他的绰号“祖国之父”。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1820年出生于都灵。早年受常规的君主教育,强调宗教和军事训练。1849年其父退位成为国王。任命加富尔为首相。为了统一巩固王国和支持意大利复兴运动,对奥地利作战(1859年~1861年),取得马坚塔战役和索尔费里诺战役的胜利。1879年逝世后,遗体葬于罗马万神殿。
1882年6月2日
1807年7月4日生于渔民家庭,早年当过水手和船长。1834年在皮蒙特参加起义,后失败,11836~1848年流亡南美,曾参加巴西和乌拉圭等国的革命运动。1848年4月回国。1858年被授予皮埃蒙特王国少将军衔。1860年率1000余名志愿人员占领西西里并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南部。1861年意大利王国宣告成立,英名远扬海外。1862年和1867年两度组织部队进攻教皇统治下的罗马,均遭失败。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被迫撤回驻罗马法军。9月2日,法军在色当大败,拿破仑三世成为阶下囚。意大利政府不再担心法国的干涉,遂派6万大军日夜兼程,严令必须赶在加里波第之前夺占罗马。9月20日,撒丁政府军和加里波第部同时开进历史名城罗马。教皇庇护九世下令军队停止抵抗,放弃世俗权力,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统一大业终于完成。1882年6月2日病逝。
加里波第是个意大利爱国志士及军人。他献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是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另两位是撒丁王国的首相加富尔和创立青年意大利党的马志尼)。而由于在南美洲及欧洲对军事冒险的贡献,他也赢得了“两个世界的英雄”的美称。
1901年1月27日
1813年,朱塞佩·威尔第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附近的一个小酒馆经营者家庭。1824年,开始创作歌剧。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后留在米兰向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家(拉维尼亚)学习音乐。1842年,创作了他的第二部歌剧《那布科王》。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1848)、《厄尔南尼》(1844)、《阿尔济拉》(1846)、《列尼亚诺战役》(1849)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因之获得“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共写了26部歌剧,7首合唱作品。
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剧:《纳布科》《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奥赛罗》《阿伊达》《西西里晚祷》《法尔斯塔夫》《假面舞会》《唐·卡洛斯》;声乐曲:《安魂曲》《四首宗教歌曲》
1924年11月29日
1858年12月22日,普契尼出生于意大利的卢卡。1883年毕业作品是《随想交响曲》,引起米兰音乐界一些权威人士的注意。1884年其歌剧《群妖围舞》上演获得成功。1904年2月《蝴蝶夫人》首演失败,可能是因为观众发现它与前几部大多雷同之故。1917年他的歌剧《燕子》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首演后很快被人遗忘。普契尼对同时代的歌剧创作很感兴趣,经常研究C-德彪西、R-施特劳斯、A-勋伯格和I-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由此创作了以3部情趣迥异的独幕歌剧--情节夸张的《外套》、伤感的《修女安琪利卡》和喜剧《贾尼-斯基基》--组成的“三联剧”(1918,纽约)。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杜兰朵》是唯一以印象派风格写成的意大利歌剧,普契尼未能完成此剧;因患喉癌,遵医嘱去布鲁塞尔进行手术,几天后手执未完成的手稿而逝。
1926年1月21日
意大利著名神经学家、病理学家戈尔吉正确解释了肾脏结构的特征,发现了各种疟疾原虫的不同,并创立了铬酸盐-硝酸银方法,为研究中枢神经开辟了道路,1906年12月10日并因此与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第六届诺贝尔或医学奖。
1930年2月15日
朱利奥·杜黑(Giulio Douhet,1869年5月30日—1930年2月15日),意大利将军、军事理论家。出生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以北23公里处一个名字叫卡塞塔的小镇。他出身于军人世家,家中几代都为萨伏依王室服务。由于受家庭熏陶,他自幼立志继承父业,从军习武。他曾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飞机对未来战争的影响,并首先系统地提出了制空权理论,从而在世界军事理论家之林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一席。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的空军建设,尤其对轰炸机的发展有过重要的影响。
1930年2月15日,空军理论巨匠、空军战略学说创始人——杜黑因病在罗马悄然离开人世,享年61岁。
1936年8月15日
1936年8月15日,意大利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拉齐娅·黛莱达逝世。
格拉齐娅·黛莱达(1875-1936),意大利女作家。出生于撒丁岛。依靠刻苦自学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最初在妇女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后来 逐渐以写作长篇小说为主。她深受以维尔加为代表的真 实主义的影响。她的作品都以撒丁岛乡村为背景,描写在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关系的侵袭下,撒丁岛乡村古老的宗法关系的瓦解,乡村居民经济上的破产和精神上蒙受的创伤,如《埃里亚斯·波尔托卢》(1903)、《灰烬》(1904)、《橄榄园的火灾》(1918),以及城市文明同乡村文明的对立和冲突。但她把撒丁岛乡村的灾难归 结为命运的播弄,人在神秘莫测的命运面前,犹如“风中芦苇”,无能为力(《风中芦苇》,1913)。在这些小说中,现实主义的力量同宿命论色彩紧密交织。她擅 长以富有诗意的笔触和拟人的手法,描绘撒丁岛的自然风貌,文笔纤细婉致,抒情韵味浓郁。1926年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金。
主要作品:《埃里亚斯·波尔托卢》、《灰 烬》、《橄榄园的火灾》。
1937年4月27日
葛兰西生于1891年1月23日。1911年入都灵大学读书。1914年参加社会党。“一战”时钻研马克思主义,成为著名理论家。1919年创办《新秩序报》。1921年脱离社会党,另组意大利共产党。1926年被捕入狱。1937年4月27日病逝。
1937年7月20日
1901年12月,意大利发明家古列尔莫·马可尼成功地用莫尔斯电码传输无线电信号,首次跨越了大西洋,距离远达3200公里。此事一经传开即引起轰动,马可尼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名人,连科学界那些认为无线电是直线传播、不能随地球曲面绕行而指责过他的人们也无言以对。
马可尼曾几次在政府供职:他曾被派为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的巴黎和会,1923年他参加了法西斯党,成为墨索里尼的朋友。马可尼曾几次获得荣誉学位和许多奖励,其中包括和卡尔·布劳恩共同获得19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9年被封为侯爵,担任意大利皇家学院院长。
1937年7月20日马可尼在罗马去世。他去世时,意大利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1945年8月2日
1945年8月2日,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逝世。
彼德罗·马斯卡尼(Mascagni Pietro,1863—1945年),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1863年12月7日生于里窝那,1945年8月2日卒于罗马。
马斯卡尼强调旋律的叙事性以求更贴近生活,因此他喜欢咏叙调风格,擅长戏剧性的效果,使幽静与躁动、炽烈与抒情有强烈的对比。他常让管弦乐队独立与歌声并列,使它不仅仅只是从属的伴奏。他一生写了15部歌剧,主要有《友人弗里兹》(1891)、《伊利丝》(1898)、《假面具》 (1891)、《伊萨博》(1911)、《小马拉特》(1921)等,艺术水平均比《乡村骑士》逊色。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杰出的作曲家是法西斯主义的信徒,他于1935年为逢迎墨索里尼创作了歌剧《尼禄》。这使他名誉扫地,包括托斯卡尼尼在内的许多正直的音乐家立即与其绝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3个月后,马斯卡尼在孤寂中死去。
1988年4月14日
4月14日,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女参议员卡米拉·拉韦拉在罗马逝世,终年98岁。
拉韦拉于1918年加入意大利社会党。1921年,她与葛兰西等在里窝那创建了意大利共产党。1930年7月她被法西斯政权逮捕,直到法西斯政权垮台后才获得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韦拉重新恢复了在共产党内的政治活动。她从第一届议会起到1958年一直被选为众议员,并在1982年被总统指定为终身参议员。
1988年8月14日
1929年由恩佐•法拉利创办。早期的法拉利赞助赛车手及生产赛车,1946年独立生产汽车,其后变成今日的规模,法拉利汽车大部分采用手工制造,因而产量很低。年产量只有3400辆左右,公司总部在意大利的摩德纳。现在由快意汽车集团拥有。
法拉利富有传奇色彩的跃马标志有着英雄的起源。获得高度荣誉的一战意大利飞行员Francesco Baracca首先采用该标志作为个人徽章,将它喷涂在飞机机身上。战争结束后,Baracca的父母将这一跃马标志托付给恩佐•法拉利,法拉利将它放置在黄色(摩德纳的颜色)盾牌背景上。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