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4年1月2日
2004年1月3日

1月3日,美国宇航局的双胞胎火星车在火星南半球的古谢夫陨石坑成功着陆,其中1辆叫勇气号。勇气号通过缓冲气囊的方式登陆火星表面,气囊为巨大的球形缓冲装置,可以在火星表面微重力环境中弹跳数次后停下。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为其设计了自动改正功能,可以保证火星车的缓冲装置在弹跳数次后停下,并且使火星车处于正面向上的状态。
勇气号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它的大脑是1台每秒能履行约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在火星车身体内部。颈和头是火星车上伸出的1个桅杆式结构,距火星车轮子底部高度约为1.4米,上面装有1对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作为眼睛。
勇气号登陆火星属于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之一。勇气号近10年的火星表面漫游期间,它获得了许多重大的发现成果。期间,勇气号拍下了古谢夫陨石坑内部盆地和哥伦比亚山脉,和古谢夫陨石坑360度景观。
2004年1月25日

对于“勇气”号和“机遇”号这一对“孪生”火星车来说,在目前“勇气”号“患病”的情况下,“勇气”号最近由于故障曾一度“瘫痪”,能否最终完成探测使命尚未可知。“机遇”号显得格外“珍贵”。““机遇”号将在预期3个月的火星漫步期间,寻找火星是否存在水的线索。“机遇”号着陆的“梅里迪亚尼平面”区域据认为富含赤铁矿,该矿物通常在有液态水的环境下生成。
2010年5月20日

事件圈点: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一个新时代到来” 这项研究由美国基因遗传学顶尖科学家克莱格·凡特主持,历时10多年,耗资超过4000万美元。
2010年7月14日

据波音公司称,“鬼眼”翼展宽度为46米,配备的是四缸发动机,每缸可提供150马力,整个氢气燃料系统“更加轻便、更加强劲 ”,并可在2万米的高空飞行,执行持续性的侦查任务。 波音公司的相关人士称,设计“鬼眼”时考虑的是它持久的飞行能力,而非隐身性能。“鬼眼”的出现就是要挑战该公司“秃鹰”无人机1989年创下的续航时间纪录。
2011年4月3日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种电池原理很简单,它的正负两极都浸泡在含有电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液体中。发电时,先往电池里注入淡水,用微小电流来充电,然后将淡水排干,代之以海水,因为海水所含的电离子是淡水的60至100倍,这就增加了正负两极之间的电压,这时所产生的电能远大于一开始用来充电的电能。当电能被释放完时,海水又被淡水所代替,开始新一轮循环。
2015年6月28日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28日发射一枚猎鹰9号火箭执行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火箭升空2分半钟后突然爆炸解体,携带约1800公斤补给的货舱也被炸毁。这是8个月内,空间站补给任务第3次失败。原本计划的火箭回收着陆试验也未能进行。
马斯克表示,不会放弃火箭回收的尝试,“如果火箭可以像飞机一样重复使用,那么进入太空的成本可以降低百倍”,他相信可回收的火箭对人类的太空事业将是革命性的。
2019年4月12日

事件详情:2018年2月7日,“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并携带一辆特斯拉跑车作为载重测试。当时火箭两个助推器同时完成回收,芯级火箭海上平台回收失败。高度近20层楼的“猎鹰重型”火箭,具有执行月球或火星载人任务的潜力,可以将超大型卫星、太阳帆飞船及宇航员送入太空,如回收顺利,火箭还可以重复再利用。
2020年8月29日

8月29日,“科学狂人”马斯克展示了一头植入Neuralink设备的猪。据介绍,Neuralink设备“大约一枚硬币大小”,能够读取大脑活动,不会对大脑造成任何持久损害。该设备的续航时间为一整天,可以直接连接到智能手机上。这款设备可以帮助解决许多神经系统问题,例如记忆力减退、中风和成瘾等。
Neuralink由马斯克等人在2016年创立,以脑机接口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实现人脑与人工智能软件互联。马斯克称,Neuralink的最终潜力几乎是无限的,例如可以用心灵感应召唤一辆自动驾驶中的特斯拉。“可以解决失明、可以解决瘫痪、可以解决听力”。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