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402年7月30日
1402年7月30日 (农历七月初一),明成祖朱棣大祀南郊,即帝位。
明成祖,朱棣(1360年4月17日-1424年7月18日)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1402年7月13日,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率兵攻破南京金川门,占领南京。1402年7月30日,明成祖朱棣大祀南郊,即帝位。
明成祖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前六次在永乐年间进行,第七次下西洋在宣德年间进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公元1644年4月25日
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汉族,明朝末代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天启二年(1622)封为信王。七年,其兄熹宗朱由校病死,以无子,遗诏传位由检。八月即帝位,改明年为崇祯元年。天启以后,明朝统治阶级全面腐朽,社会生产凋敝,满洲后金政权日益强大,农民起义方兴未艾,思宗即位之时,明王朝正面临两面作战、腐朽衰落的严峻形势。
为了挽救明朝的灭亡,他力图振作,先后起用袁崇焕、孙承宗等督守辽东,又以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等镇压农民起义。增派三饷,增加田赋以筹措军饷,因而加重了农民负担,又大大加深了整个社会的危机。朱由检性格多疑,刚愎自用,驭下苛刻寡恩。在位十七年中,频繁更迭阁部臣僚,诛杀督抚大吏。崇祯三年(1630)以“谋叛罪”杀抗清名将袁崇焕后,日益倚仗宦官,政治更为腐败。此后满洲贵族军队多次越过边墙深入河北、山东等地,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主力的农民起义更是日兴月盛。
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军攻克北京,朱由检自缢煤山(今景山),明王朝灭亡。后南明弘光朝廷上谥号为思宗,不久改谥毅宗;隆武朝廷又改谥威宗;清朝谥为怀宗,庄烈愍皇帝。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