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大学士张之洞病逝
1909年10月5日(农历八月廿二),大学士张之洞病逝。张之洞,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1873年,任四川学政,奏设尊经书院,促进了四川评论经教育的发展。1884年任两广总督,起用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1889年调湖广总督,开办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设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并筹办芦汉铁路,提倡尽地利,抵洋货。戊戌维新时期,他反对变法。义和团运动中,他参加了英国对抗义和团、名为“互保”、实为分裂中国的“东南互保”活动。1901年,他与刘坤一联衔上三次疏奏陈变法,多为清廷采用
1909年10月5日 (农历八月廿二),大学士张之洞病逝。
张之洞,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1873年,任四川学政,奏设尊经书院,促进了四川评论经教育的发展。1884年任两广总督,起用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1889年调湖广总督,开办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设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并筹办芦汉铁路,提倡尽地利,抵洋货。戊戌维新时期,他反对变法。义和团运动中,他参加了英国对抗义和团、名为“互保”、实为分裂中国的“东南互保”活动。1901年,他与刘坤一联衔上三次疏奏陈变法,多为清廷采用。1906年,擢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张之洞因为效忠清朝统治,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故深为清廷所重,成为清末与李鸿章并立的又一位洋务派首领。他因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所以反对人民,反对革命,反对维新。但因为比较务实,所以办洋务,办教育,求富强。故其一生活动,功过各半。他对于当时及后世,影响较大者有二事:一是重视教育事业。他在四川办尊经书院,在广东办广雅书院,在湖广办两湖书院,调到中央又兼管学部。1903年,他上疏提出:办学应首重师范,并拟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任用教习各章程,又拟各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在清末统治集团中,他是最热心办教育之一人,也是开始改革旧式教育之一人。二是他在中、西文化冲突之中,著《劝学篇》,系统阐发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提出“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但对清末政治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乃至现代的政治思想,也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张之洞死后,清廷加赠太保,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
评论 一代洋务运动领袖,功过相当!
延伸阅读:文革中张之洞墓被掘 出土时面如活人
99年前张之洞逝世时,绝对不会想到,其尸骨的命途,比与他气息相融的晚清更加多舛和吊诡。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他的尸骨不断被大时代的风潮所侵扰,一次次被掘出又重新安葬。
不出意外的话,2008年10月4日,停放在河北南皮县烈士陵园一年多的张之洞尸骨,将被安葬到筹建中的墓地。这片墓地,本是张之洞最初安息的地方。
99年前他逝世时,绝对不会想到,其尸骨的命途,比与他气息相融的晚清更加多舛和吊诡。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他的尸骨不断被大时代的风潮所侵扰,一次次被掘出又重新安葬。而这一次,已经是他的第四次葬礼。
归葬 郁郁苍苍的园林中,“白花如雪,挽联似林”。
这是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十五日,河北南皮县双庙村张氏坟场正在举行张之洞的葬礼。墓地占地近百亩,坟墓封土约3米高,底部直径近7米,四通大碑立在墓前。遗爱碑为门生故吏捐资所建,碑阴刻有张之洞兴学育才的事迹及捐资者的名字,在这堆名字里,包括了后来的“反清先锋”黄兴和中共的元老之一董必武。诸多亲朋门生、王公大臣从京城赶来送葬。就在这次隆重的葬礼举行之际,张之洞的声誉也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顶峰。
张之洞生于鸦片战争爆发前三年,也正是这一历史事件影响了他的一生。1863年,张之洞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成为众人瞩目的“探花”郎,从此步入政坛。中法战争时他任两广总督,启用冯子材击败法国军队,名声大振。后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制铁局、织布局,修铁路,从“清流”派成为直追李鸿章的洋务巨擘。
甲午惨败后,以政治变法与思想启蒙为双重目的的维新运动勃兴,跟洋务派仅仅“师夷长技”不同的是,重新评估传统文化成为最主要的议题。“最后一个儒臣”张之洞,担心对传统的叛逆将导致固有国家政体和社会结构、伦常规范的崩解,他惊呼:“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横流天下。”为此,1898年春,张之洞开始修撰平生最重要的著作《劝学篇》,这部著作最核心的观点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新”的他不忘“卫道”。
此时的中国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戊戌维新”被扑灭,义和团席卷北中国,京畿惨遭八国联军的蹂躏。在激烈的政治风云变幻之中,张之洞纵横捭阖,与朝廷、列强及保皇派、革命党诸方面周旋,主谋策划“东南互保”,以免“全局瓦解,不可收拾”。
1906年,年高老迈的张之洞由“久任疆寄”的地方大吏迈入朝廷中枢,后被擢升为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站在了晚清权力的最中心,成为“第二次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的主角。尽管此时已经是“国步维艰,外患日棘,民穷财尽”,但张之洞仍尽心竭力,试图力挽危局。
然而历史留给他的时间毕竟不多了,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一日(公元1909年10月4日)晚9时左右,在今北京西城区什刹海湖畔白米斜街11号院,73岁的张之洞含泪告慰床边哽咽的子女:“吾无甚痛苦矣。”随后离世。在他身后,留下的则是一个摇摇欲坠的晚清帝国。
两天后(10月6日),清廷颁布上谕高度概括其一生,赐谥号“文襄”。曾担任张之洞护卫、时任湖北新军第八镇(师)统制(师长)兼任湖北提督的张彪,花1.2万两银子从江南购置沉香木做棺,快车连夜送到京城。尽管清廷赏银三千两治丧,但大部分丧葬资金由张的亲朋和门生筹措。张之洞官至一品,清廉一生,“到死,地不加一亩”。
张之洞逝世的当月,长子张权等奉灵柩回家乡河北南皮,用了一年多时间准备墓碑、墓志铭、石相生等下葬所用事物。1910年12月,张之洞与三位夫人合葬在南皮县双庙村。
仅仅一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张之洞极力维持的晚清帝国彻底覆灭。尽管如此,诸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依然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孙中山在视察武汉时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意指张在鄂兴实业、练新军、办教育,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人才和思想等基础。而史学家们也对洋务派的实干精神不吝赞美之词,“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1937年6月,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惋惜洋务运动晚了20年。
正是在民间有着极高的认可度,清末民初的乱世之中,张之洞的墓始终无恙。据张氏墓园的守墓人多年后回忆,张家坟场也曾屡遭劫难,其他坟墓多次被盗,但一直无人惊扰张之洞安葬之处。北伐战争期间,国民军一部经过双庙村,一个湖北籍的连长,带着全连士兵到张之洞坟前鞠躬致祭。
当地研究资料称,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占领了南皮县,张之洞的坟墓也未遭破坏,十分洁静,来此凭吊的社会名流络绎不绝。在隆隆的枪炮声中,“刻石林立,堪称碑林”,墓园里的松柏、杨柳、白杨等纵横交错,“遮天蔽日”,“老鸹喜鹊成千上万,赶都赶不走”。
掘墓 转折来自于1950年代。1956年,牟安世著《洋务运动》问世,该书在导言中称,“所谓洋务运动(或称‘同光新政’),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
随着洋务派整体评价的走低,张之洞也未能幸免,这位“晚清儒臣”,“洋务巨擎”一转变为“洋奴”、“卖国贼”。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末,数十年间涉及张之洞的20多篇论文,绝大多数是“文革”期间由厂矿工人理论组或大专院校工农兵学员所写的批判文章。
张之洞的形象在当时越来越低,墓地不但再见不到凭吊者,反而日渐遭到侵坏。“大跃进”时期,南皮县搞大炼钢铁,砍光了墓地周边的树,只剩下坟冢、墓碑和东倒西歪的石相生,一片凋敝。
然而,厄运还在后边。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