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被执行死刑,为公众上了一堂法治教育课。一个现代、文明的法治社会,理应通过法律来定分止争,通过司法来主持公道。血亲复仇的时代,毕竟已经远去。纵然张扣扣对当年母亲被殴打致死的判决不满,纵然工作生活不如意,心理失衡,也不能采取私力救济之策。因为,公民个体决非替天行道的法官。
1
2019年1月8日
▍ 张扣扣案一审判处死刑
张扣扣“替母报仇案”一直扰动着舆论的漩涡。公众关注此案,不是要对故意杀人涂抹上“孝道”“侠义”的油彩,而是希望以公正司法、阳光司法消解仇怨和矛盾,也希望此案的审判能够成为一堂普法课。
2019年4月11日
▍ 张扣扣案二审维持死刑原判
事件现场:庭审现场,张扣扣本人在自行辩护阶段表示:“我是为我妈报仇,我不是没有钱才投案自首的,我认为我没有给社会造成恐慌。”公诉方:张扣扣并非简单“报仇”而是肆意“灭门”,辩护人:建议让张扣扣在监狱度过余生,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张扣扣蓄意报复,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三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法不容情
2019年7月17日
▍ 张扣扣被执行死刑
事件点评:是非善恶,既有道德衡量的标准,也有法律评判的尺度,法治社会,法律和理性应当战胜情感。法治社会,法律不会也不应该纵容以暴制暴,正义的维护需要法律,坚定不移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底线才能保障每个人基本权利。愿悲剧不再重演。
将张扣扣连杀三人的穷凶极恶的行为包装成“侠士”之举,或许能得到某些情感上的释放,但“为母复仇”的快意恩仇,只存在于武侠小说中。
2019年7月17日
▍ 张扣扣案
在我们勠力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时代进程中,如何避免张扣扣式悲剧的再次重演才是我们需要深入反思的真问题,为此尤其需要合力坚持作为最低限度道德尺度的法治精神,共同摒弃私力报复的暴戾做派。
2019年7月17日
▍ 张扣扣父亲拒领骨灰
世间之事,没有对错,只分因果。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