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705年1月11日
公元705年1月11日,教皇约翰六世逝世。
教宗若望六世,又译约翰六世,出卒日期不可考,原名不可考,701年10月30日—705年1月11日在位。 他的前任教皇是塞吉尔斯一世, 后任教皇是若望七世 。
详情...
教宗若望六世,又译约翰六世,出卒日期不可考,原名不可考,701年10月30日—705年1月11日在位。 他的前任教皇是塞吉尔斯一世, 后任教皇是若望七世 。
公元705年3月3日
公元705年3月3日,唐中宗复唐国号。
705年,武则天病重,由张易之、张昌宗揽大权,作威作福。宰相张柬之等密谋政变。同时,将策划秘密地告诉了唐中宗,在中宗的同意下,张柬之等带兵入宫,杀死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传位给太子李显(中宗),给了她一个“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
705年正月唐中宗改元神龙。3月3日(二月初四日)复国号唐。百官、旗帜、服色、文字都恢复旧制。
中宗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56-710),原名李哲,唐高宗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为韦皇后进毒饼毒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
详情...
705年,武则天病重,由张易之、张昌宗揽大权,作威作福。宰相张柬之等密谋政变。同时,将策划秘密地告诉了唐中宗,在中宗的同意下,张柬之等带兵入宫,杀死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传位给太子李显(中宗),给了她一个“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
705年正月唐中宗改元神龙。3月3日(二月初四日)复国号唐。百官、旗帜、服色、文字都恢复旧制。
中宗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56-710),原名李哲,唐高宗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为韦皇后进毒饼毒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
公元705年12月16日
公元705年12月16日,一代女皇武则天逝世。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详情...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