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
▍ 2.嫦娥五号发射成功
摘要: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开序幕。
事件评析:这次“嫦娥”可不止是去往月球绕一圈,探探路拍些照片回来,这次她要做的是到月球上“挖土”,并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带回国,可以称得上是无人版的“阿波罗登月”。从1976年8月18日苏联的“月球24号”探测器最后一次采集月球样本至今,人类已经有44年没有再更新月壤样本,而今天中国终于也要采集月壤了!
下次去美国登陆区,我们来给阿姆斯特朗的脚印做个第三方认证!
▍ 3.长四丙发射成功
▍ 4.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 5.南航00后学生自制火箭成功发射
事件介绍:近日,江苏南京。一条自制火箭发射视频火了,制作者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00后学生。他说自己从初中就开始自学相关知识,制作火箭的全部步骤都是自己独立完成。
事件详情:在视频中,一枚拥有透明箭体、外形炫酷的火箭矗立在一片空地上等待发射。倒计时开始,发动机点火,火箭拖着尾烟升空,成为点缀在晚霞与圆月构成背景板上的一处明丽的光亮,火箭升空飞行190米,随后下落,降落伞成功打开,火箭顺利着陆并被回收。随后,视频完整展现了一枚火箭从自主设计,到流体仿真、制造、测试、控制,并最终发射和回收的全过程。
网友:同样九年义务教育,别人在造火箭,而我还在为期末考试发愁
▍ 6.嫦娥五号返回地球
摘要: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事件始末:嫦娥五号于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圆轨道。此后,探测器经历组合体分离、环月降轨及动力下降,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于12月1日在月球正面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12月3日,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于6日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之间的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此后按计划分离并受控落月。12月12日至16日,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完成2次月地转移入射、2次轨道修正后,返回器于12月17日与轨道器分离并重返地球。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主席,我们做到了。
▍ 7.中国开启火星探测
事件介绍:4月24日上午消息: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天问系列”,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
事件相关:“天问”,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它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写的一首长诗。这首诗讲的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面对未知的天地,屈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表达了对真理执著的追求。
你好,天问一号!
▍ 8.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事件介绍:5月5日18时,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9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事件意义:此次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开展高速再入返回、控制、回收等关键技术试验验证,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载人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这是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虽晚,中国航天人却奋起直追、弯道超车,在载人航天领域的世界舞台上彰显着大国担当、中国智慧。
▍ 9.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
200秒只是短短一瞬,6亿年早已是沧海桑田。
12月4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去年9月,美国谷歌公司推出53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悬铃木”,对一个数学算法的计算只需200秒,而当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顶峰”需2天,实现了“量子优越性”。
实验显示,当求解5000万个样本的高斯玻色取样时,“九章”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需6亿年。等效来看,“九章”的计算速度比“悬铃木”快100亿倍,并弥补了“悬铃木”依赖样本数量的技术漏洞。
太赞了,虽然不是太明白,鼓掌就对了!
▍ 10.世界首座高铁悬索桥通车
▍ 11.SpaceX龙飞船首飞收官
▍ 12.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启航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
茫茫宇宙,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大小处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是一颗承载人类最多梦想的星球。
一批又一批航天“追梦人”默默坚守、无私付出,他们的力量支撑着大国重器奋勇向前。—是他们,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做含泪奔跑的强者。
前仆后继,吾道不孤。
▍ 13.我国首次在月球独立展示国旗
事件介绍: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点火起飞前,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国旗展开。这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也标志着月面国旗展示系统圆满成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14.谷神星一号商业火箭首飞成功
摘要:2020年11月7日15时12分,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并顺利将天启星座十一星送入预定轨道。
延伸阅读: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是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小型固体商业运载火箭,可满足近地轨道微小型卫星发射需求。
▍ 15.“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
▍ 16.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成功返回
事件介绍: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事件意义: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可重复使用,这是未来航天事业的一个方向。”目前“可重复使用”航天技术做得最成功的是美国,1981年美国的航天飞机首次发射成功,其可反复使用。进入21世纪后,SpaceX的‘猎鹰9’火箭一级重复使用己达6次。中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 17.世界最高刚构墩桥梁
事件摘要:6月23日下午13时许,随着最后一泵混凝土的浇筑,金阳河特大桥高达196米的6号主墩封顶,世界最高刚构墩桥梁的高度纪录由此刷新,成为中国桥梁建设的最新丰碑。
内容介绍:2017年11月,金阳河特大桥项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大桥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援助和金阳县政府自筹建设,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代建,四川铁投集团所属四川路桥承建,总投资3.39亿元。大桥采用预应力连续现浇箱梁连续刚构的跨径结构,桥身全长757.5米,桥面高出河床约238米,8个桥墩中有3个墩位于峡谷的“V”型底部,高度均超过100米。
当地政府选址与老县城一河之隔的对岸,新旧县城虽只有一河之隔,直线距离1500米,却无跨河通道,车程需要1个多小时,来往十分不便,一座连接两岸的大桥就成了金阳人的共同期盼。
▍ 18.中国一箭双星再次发射成功
▍ 19.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
▍ 20.美国毅力号火星车发射升空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