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神舟十四号乘组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 2.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
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舱段规模20吨级,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
2022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7月25日,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实现了中国目前最大吨位的两个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对接,也是中国空间站第一次在有人状态下进行交会对接。
问天实验舱轴全长17.9米,舱体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3吨,工作舱、气闸舱、资源舱三部分组成,与天和核心舱相比,问天实验舱更重、更大,具备更强的超万瓦级的供电能力、千兆级的信息传输能力,是国内迄今为止发射的最大的单体航天器。
▍ 3.中国成功试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
▍ 4.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一批科研成果发布
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
通过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在着陆区附近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等。
这些新成果,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
祝融号火星车目前处于休眠状态,预计在年底待火星环境条件转好后自主唤醒。在确认工作状态正常之后,祝融号将继续向南行进,继续往南,有人推测是个古海洋的边界
▍ 5.韩国首尔开通自动驾驶巴士线路
▍ 6.俄罗斯“乌拉尔”号核动力破冰船开始海试
10月14日报道,俄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乌拉尔”号当天驶离俄波罗的海造船厂的舾装码头,开始海上试航。接下来的3周,测试团队将检查“乌拉尔”号的机械和设备运行情况,包括检测蒸汽涡轮机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轴线和甲板装置的运行等。此外,海试任务还包括检验核动力破冰船的导航和通信系统功能等。
俄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是当前世界上动力最强的破冰船,其主要任务是开发北方海路的运输潜力。“乌拉尔”号是波罗的海造船厂建造的第三艘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交付。
俄罗斯前两艘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北极”号和“西伯利亚”号分别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12月正式交付。除“北极”号、“西伯利亚”号和“乌拉尔”号外,俄还有两艘该型核动力破冰船在建,分别为“雅库特”号和“楚科奇”号。
▍ 7.机械手指上“长出”活体人类皮肤
▍ 8.俄美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
9月21日,俄国家航天公司当天在其官网发布消息说,搭载“联盟MS-22”飞船的“联盟-2.1a”火箭于莫斯科时间21日16时54分(北京时间21时54分)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联盟MS-22”飞船于莫斯科时间当天20时06分(北京时间22日1时06分)与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黎明”号小型试验舱完成对接。此次进入国际空间站的3名宇航员分别是来自俄罗斯的谢尔盖·普罗科皮耶夫和德米特里·佩捷林,以及来自美国的弗朗西斯科·鲁比奥。他们将在国际空间站工作188天。
这是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与美国航天局签署“交叉飞行”协议后的首次合作。今年7月14日,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和美国航天局签署协议,将交叉使用俄罗斯“联盟”飞船和美国飞船将双方宇航员送到国际空间站。俄国家航天公司说,该协议有助于促进国际空间站计划框架内的合作,有效落实为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项目。
▍ 9.美国:基因编辑T细胞治癌开始人体试验
非病毒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可用于个性化治疗癌症,《自然》杂志11月10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这一改造细胞的重大进展及其人体临床试验。该方法使用CRISPR基因组编辑,生成了患者特异性T细胞,安全性良好。虽然目前患者反应的临床获益有限,但这项研究证明了该治疗策略的潜在可行性。
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力量治疗癌症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目标。T细胞表面受体能发现癌细胞,因为癌细胞基因组中的单个突变会改变细胞表面蛋白。分离这类能发现癌细胞的T细胞受体,利用它们生成治疗性T细胞,或为治疗难治性癌症开辟一条新途径。
CRISPR编辑T细胞,一步步从之前较陈旧的、不太精确的技术,走到了今天可开展人体试验、用于个性化治疗的阶段。现阶段,虽然首批患者收效各异,但这一研究仍表明,CRISPR编辑T细胞在临床上治疗癌症等疑难疾病大有可为,经过进一步的优化,其前景可能十分光明。
▍ 10.国产大飞机C919即将取证交付
▍ 11.韦布望远镜发现迄今最遥远星系
▍ 12.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现碳-12
▍ 13.27岁微软IE浏览器将正式退役
当地时间6月15日,微软正式结束对网页浏览软件“Internet Explorer(IE)”的支持。退役后其功能将由微软Edge浏览器接棒。
1995年8月Windows 95面世后,作为Windows95的默认浏览器,IE浏览器飞速占领市场,三年后全球市场份额攀升至第一,后在2003年占据全球市场95%份额。截至2022年5月,Chrome浏览器占据了全球浏览器市场约65%的份额,紧随其后的是Apple的Safari,份额为19%。IE的继承者Edge市场份额少于4%,略高于Firefox。
2003年,IE浏览器占据95%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网络浏览器。进入2008年,IE明显开始走下坡路,“卡、慢、丑”成为用户使用的日常槽点, 而IE8的问世也没能如微软预想的那般“改变这一切”。那一年,IE8的市场份额增长了20%,IE6下降了13%,IE7下降20%,一年内净损失13%。
▍ 14.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贯通
▍ 15.NASA发现两颗“超级地球”
NASA近日宣布,其“苔丝”(TESS)任务发现两个可能含有岩石矿物的“新世界”,它们围绕着靠近我们的宇宙邻居恒星——红矮星HD 260655运行,距离地球只有33光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我们的多行星系统之一。
这两颗新发现的系外行星被称为“超级地球”——比地球大,但比冰巨星小。它们绕着一颗名为HD
260655的冰冷红矮星运行。行星HD 260655 b的大小是地球的1.2倍,质量约为地球的两倍,每2.8天绕恒星一周。而行星HD
260655 c的大小是地球的1.5倍,质量是地球的3倍,每5.7天绕恒星一周。研究人员表示,根据大小、质量和密度数据,它们很可能是岩石行星。
这两颗行星的温度都难以维持生命的存在。B行星的温度约435℃,C行星的温度约284℃。
▍ 16.首个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诞生
▍ 17.科学家发现“四中子态”存在证据
▍ 18.新发现“超级地球”或支持生命存在
▍ 19.天津大学DNA存储取得重大突破
▍ 20.美国登月火箭再次检测到液氢泄漏
当地时间9月21日,NASA表示,他们再次检测到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发生液氢泄漏,泄漏与此前影响9月3日发射计划的情况具有“相同特征”。受泄漏影响,NASA一度暂停向火箭加注液氢,进行故障排除。
该火箭分别于8月29日和9月3日两次由于技术故障等原因推迟发射。NASA此前表示,最早可能在9月27日发射火箭。“阿耳忒弥斯”是美国政府2019年宣布的新登月计划,最初计划在2024年前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由于预算不足等原因,美国航天局去年11月宣布,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可能比原计划推迟一年,最早于2025年登月。
这到底是没修好呢,还是压根就没修呢?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