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德国欲斥巨资购买以色列反导系统
▍ 2.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三季度净利预减近三成
10月12日,巴斯夫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初步业绩,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9.09亿欧元,同比减少27.5%,低于分析师11.05亿欧元的平均预期;预计息税前利润12.94亿欧元,同比下降29%;销售额219.5亿欧元,同比增长12%。
巴斯夫表示,报告期内,净利润下滑原因包括对控股公司德国石油和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WintershallDeaAG)股权的非现金减值,金额约7.4亿欧元。据悉,这是因为WintershallDea参与运营“北溪”管道。能源价格上涨也在持续推高巴斯夫生产成本。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总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业务涉及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表面处理技术、营养与护理、农业解决方案六大领域。目前巴斯夫在大中华区拥有28个主要全资子公司,7个主要合资公司,以及24个销售办事处。
欧洲化工行业40%以上的原料来自天然气。俄乌冲突引发的天然气供应危机将对欧洲化工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尤其是德国化工行业。
▍ 3.莫奈名画《干草堆》又遭环保人士泼土豆泥
10月23日,德国波茨坦巴贝里尼博物馆中,莫奈名画《干草堆》遭两名来自环保组织“最后一代”(LetzteGeneration)的成员泼土豆泥,随后两名抗议者将自己的手粘在墙上。该组织称,这一行动旨在为环境保护敲响警钟。
现场两名环保人士在画前高呼:“人们饥寒交迫,人们奄奄一息。我们正处于气候危机中,但你们所害怕的只是画上的番茄汤或者土豆泥。你们知道我害怕的是什么吗?我害怕的是科学证据表明,到了2050年我们将无法养家糊口。只有往画上泼土豆泥才能让你们倾听吗?假如我们要为了食物而战,这幅画将一文不值。你们什么时候才会开始倾听?你们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做原来那样的事,开始倾听?”
近年来,美术馆和博物馆成为了举行抗议活动的热门场所,抗议人士在世界名画上“粘手”、“泼物”,从而吸引公众注意。波提切利的《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梵高的《向日葵》都“难逃厄运”。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