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朝代   >  大事件盘点:中国清朝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中国清朝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中国清朝历史大事件;鸦片战争爆发;英国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议案;林则徐反对闭关锁国;三元里抗英事件;英军侵占香港;中法战争之丹凤战役;中日甲午海战;清抗日将领左宝贵逝世;丰岛海战打响;清政府剥夺其十三世达赖喇嘛称号

1

历史事件

公元1644年6月6日

清军兵临北京城下

    1644年6月6日,清朝八旗军在睿亲王多尔衮的统领下到达北京。
    1644年6月3日,李自成山海关兵败后,退至北京。李自成在武英殿登极称帝。6月4日,李自成下令焚毁紫禁城宫殿和各门城楼,率领大顺农民军撤出北京。
    6月5日,清朝八旗军在睿亲王多尔衮的统领下到达北京东面的通州城。6月6日,八旗军进朝阳门,入紫禁城。原明朝的文武百官出城5里外跪迎多尔衮。接着,多尔衮命兵部传檄天下:剃发降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故明诸王归顺者,不夺其爵;各衙门官员等具照旧录用。6月8日,清廷命官民等为明崇祯帝服丧。后造陵墓,行葬礼,是为思陵。
    1644年10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告祭天地宗社,即皇帝位,“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顺治”。
详情...

公元1644年9月20日

清顺治帝迁都北京

清顺治帝迁都北京

    1644年9月20日,清顺治帝驾车由盛京出发,迁都北京,沈阳成为陪都。
    清世祖顺治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是清爱新觉罗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晚七点至九点)生,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 崇德八年(1643年)二月十六日承袭父位,时年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1644年改元顺治。九月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日即皇帝位于武英殿。福临是于顺治元年入关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岁(1651年)亲政。从此,北京成为了清朝的皇城。

详情...

公元1726年1月15日

年羹尧被雍正赐死

年羹尧被雍正赐死
    1726年1月15日,清代军中第一号“大老虎”年羹尧被雍正赐死。
    年羹尧(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白旗(后抬镶黄旗)人,清朝前期政治、军事人物,雍正帝嫔妃敦肃皇贵妃之兄。
    年羹尧祖籍安徽怀远,家族徙居辽东广宁卫,明清战争时期入旗。他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改庶吉士,后历任翰林院检讨、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奉使朝鲜,归国后外放四川巡抚,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授四川总督,在驱准保藏之役中立功,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五月入热河觐见康熙帝,升任川陕总督。他的妹夫雍正帝即位后,他再次入朝觐见,获封三等公,加太保。随后奔赴西北,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指挥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将青海地区完全纳入清朝版图,晋爵一等公。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第三次入朝觐见,因其跋扈无礼,渐为雍正帝所忌。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他被贬为杭州将军,不久降为闲散章京,看守杭州东门。九月被削夺一切官爵,押解进京,廷臣开列其大小罪状九十二款。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1726年1月13日)被赐自尽,终年四十七岁。
    年羹尧才兼文武,久镇西边,戡乱西藏,平定青海,为捍卫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作出了贡献。然因行为不检、居功自傲而得罪雍正帝,终致身败名裂。
详情...

公元1726年1月29日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定稿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定稿
    1726年1月29日,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定稿。由清陈梦雷、蒋廷锡等编纂。
    1月29日(雍正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筵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奏:“臣前年奉旨重新修订(汇编》,经过则年努力,今已定稿。臣候旨呈献,请圣上御览。”《古今图书集成》是在清圣祖玄烨命令陈梦雪在北京主持编修的《汇编》基础上作了一番增删后,经过清世宗胤禛批阅,并加上一篇序文,改《汇编》的书名为(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于1728年正式刊印。
    全书正文共1万卷,目录40卷,约l.6亿字,分计成2020册,装成522函。初印64部,外加样书一部,共65部。
    《古今图书集成》综合了清代所能见到的有关古籍中的各种资料,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一部类书,国外称它为“康熙百科全书”,至今仍被同内外学者所使用。
详情...

公元1735年10月8日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
    1735年10月8日,清代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 [1]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详情...

公元1820年8月27日

道光帝即位

道光帝即位

    1820年8月27日,道光帝即位。

    道光帝,清仁宗(嘉庆帝)第二子。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即帝位。颇思励精图治,振衰除弊。

    道光八年(1828年)五月,平定回疆张格尔。开展了严禁毒品鸦片的斗争。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时的清王朝,大江南北遍燃反清起义之火。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2月25日)去世于圆明园慎德堂。

详情...

公元1835年11月29日

慈禧太后诞生

慈禧太后诞生
    1835年11月29日,慈禧太后诞生。
    慈禧(叶赫那拉 杏贞)太后,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总共25字,为有史以来皇后生后哀荣之最。是清朝政府腐败、软弱、无能、残暴的代表。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老佛爷出世
详情...

公元1836年3月22日

蓝正樽起义

    1836年3月22日,蓝正樽起义。
    蓝正樽,号元旷,麻林峒(今麻林瑶族乡)人,瑶族,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生。
    清道光十四年(1834),蓝正樽与童生陈仲潮、雷克绍等在麻林高庵堂多次商议,拟定“除地痞”、“严客民”、“逐汉奸”等计划。
    道光十六年(1836)二月初五,蓝正樽在九龙庵堂大扎将台,称王拜将,建立组织,正式宣誓起义。蓝正樽自称“卫王”,号元“刚建”。封张永禄为军师,罗才清、邹元佐、蒋玉元为大元帅,陈仲潮、陈久拔、陈仲德为敬贤师,张学修、张昌虎、杨再光为敬良师,李柏为将军,蓝正大管运粮草,颁布《王政十三条》。决定兵分三路,进攻武冈州城。湖南总督纳尔经额、巡抚吴荣光亲临宝庆府,组织各路官军向义军反扑。因众寡悬殊,张永禄、陈仲潮等先后就义,他突围后逃往广西,不知所终。蓝正樽父子逃往广西后,在金秀地区瑶族同胞掩护下,继续从事天地会的反清斗争,道光三十年(1850)病逝,终年61岁。其子蓝琢玉投太平军。
详情...

公元1838年6月2日

清臣上奏吸食鸦片者处以死刑

    1838年6月2日,大臣鸿胪寺卿黄爵滋上奏,欲将吸食鸦片者处以死刑。
    早在嘉庆元年(1796),清廷即已下令禁止输入鸦片及栽种罂粟。嘉庆五年(1800),再次申禁栽种及输入鸦片。嘉庆十八年(1813),下诏严惩私贩鸦片及吸食者。嘉庆二十年(1815),下诏惩处官吏卖放及民人私贩鸦片者。然而到嘉庆帝死之年(1820),英国输入鸦片却增至5000余箱(每箱120斤)。道光帝即位以后,虽然多次下令禁止输入和吸食鸦片,可是鸦片输入数量却急剧增加。道光四年(1824),英国输入鸦片增至12000余箱。道光十四年(1834),英国输入鸦片增至21000余箱。道光十七年(1837),英国输入鸦片增至39000余箱。道光十八年(1838),英国输入鸦片增至50000余箱。
    鸦片大量输入及吸食鸦片者增多,引起清朝经济、政治、社会危机,故黄爵滋主张以死刑惩治违禁者,希望能够扭转危险局面。湖广总督林则徐奏请禁烟,并拟禁止章程六条。他警告说:“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的意见,促成道光帝下决心严禁鸦片。
详情...

公元1839年1月3日

林则徐查禁鸦片

林则徐查禁鸦片
    1839年1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3月10日,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到达广州,立即开展禁烟工作。义律闻讯后要求外港的英国商船,开赴香港,策划反抗禁烟。
    6月3日,林则徐收缴洋商全部鸦片2376254斤开始在虎门滩上烧毁,25日烧毕。
    7月7日,英国水兵在九龙尖沙嘴酗酒打死村民林维喜,义律拒绝交出凶手,又阻止英商具结,反抗禁烟。林则徐于是下令驱逐广州和澳门的英商,断绝食物供应。义律带领英商退到海面货船上,集中香港。
    9月4日,英国船只出动向乡人购买食物,中国巡船予以阻止。义律带领兵船“倭勒基”号(VOLAGE)和“系寻资”号(HYOCHINTH)竟然袭击我九龙炮台,清守将还击,双方交战数小时。
    10月,英船86艘,代表21家商行,停泊香港,他们就在岸上搭寮居住,作长期居留之计。
详情...

公元1839年6月3日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公开销毁鸦片
    林则徐于1838年12月31日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往广东查禁鸦片,抑制该省水师。他于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合作下,依靠广州人民禁烟。当时,鸦片商人和英国代表都抱观望态度。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3月18日,林则徐命十三行颁给谕帖,严令外商缴出鸦片,并保证以后不再贩卖鸦片。24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潜入广州洋馆,阻止外商交烟。林则徐一面派兵监视洋馆,封销广州、澳门之间的交通线,一面晓谕英商,论理、论法、论情、论势,说明必须禁绝贩烟。27日,义律被迫递函允缴鸦片。4月11日,林则徐、邓廷桢亲抵虎门验缴鸦片。从4月12日至5月21日,共收缴鸦片19187袋,余8箱留为样品,后来销毁。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经22天方销完。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高潮,是对于数十年来外商贩运鸦片的严正抗议和坚决打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
详情...

1840年4月10日

英国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议案

英国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议案
        1840年4月10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对华用兵军费案和“英商在中国的损失,须达到满足的赔偿”的决议。一个月后,议会上院一致通过了上述议案
        19世纪正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在先后占领新加坡、缅甸一部分,侵入阿富汗、伊朗之后,为了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39年9月,英政府接到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关于中国禁烟的报告后,就决定派遣海军“远征”中国,伦敦大资本家成立了一个有从中国逃回的大鸦片贩子查顿等人参加的委员会,负责策动侵华战争。
        1840年1月16日,英女王维多利亚在议会演说,声称中国禁烟使英商利益蒙受损失,并影响英王“尊严”。3月19日,英政府在下院宣布“远征”中国的决定和意图。4月7日至9日,议会就对华战争问题举行了一场辩论。最后英国政府为了满足冒险掠夺求富的鸦片利益集团和急于打开中国市场的工业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的要求,决定发动对华战争。 
详情...
义律     维多利亚女王    

1840年5月26日

林则徐反对闭关锁国

林则徐反对闭关锁国
        1840年5月26日,林则徐奏驳封关禁海议
        林则徐1840年1月初奉旨断绝中英贸易以后,1月15日,大理寺卿曾望颜奏:英人反覆,请封关禁海,设法剿办,以清弊源。道光帝要林则徐等“悉心妥议具奏”。5月26日,林则徐与广东巡抚怡良、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奏驳曾望卿的主张。
        他认为对付英国侵略者必须“操纵有方,备防无懈”,讲究斗争策略。封关禁海,只能是为渊驱鱼,不仅不能杜绝鸦片走私,反而会使西方国家“联成一气,勾结图私”,对中国禁烟抗英斗争极为不利。他主张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取缔违法走私,保护正当贸易,争取多数,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英国侵略者。林则徐反对回到清王朝原来闭关锁国老路上去,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 
详情...
道光帝     林则徐    

1840年6月28日

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详情...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1841年1月26日

英军侵占香港

英军侵占香港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南,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面积1066平方公里。从唐代开始,中国政府已经派军队驻守香港地区并在海上巡视。从宋到明,我国内地人民迁到香港地区定居的逐年增多。清朝时,香港归属广东省新安县管辖。
        18世纪初,英国开始对华进行鸦片贸易。1840年6月,清政府下令查禁鸦片,英国悍然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出兵攻打广州。1841年1月26日,英国派兵强行占领香港。 
详情...
鸦片战争    

1841年1月27日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1年1月27日,第一次鸦片战争。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次年三月,林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自此开始。
    1840年12月,琦善与义律在广东开始谈判。1841年1月7日,英军不满谈判的进展,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1月27日,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2月26日,英军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广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5月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在此形势下,奕山等接受英方条件,纳银600万元,换取英军撤出广州地区。
详情...
关天培     琦善     鸦片战争     林则徐     义律     虎门销烟    

1841年5月30日

三元里抗英事件

三元里抗英事件
        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
        三元里是广州城北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财物、强暴妇女,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随后,三元里附近103个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当时恰逢倾盆大雨,英军枪炮皆哑,手持刀、矛、锄头的民众乘势猛攻,人数越聚越多。英军增援部队到达后,才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
        1841年5月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英军惊恐万分,逼迫广州知府强行解散了抗英队伍,英军撤出虎门时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中国人民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tǎng),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详情...

1842年8月29日

《南京条约》签订

《南京条约》签订

    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
    1842年,英国侵略军先后攻占吴淞、上海、镇江后,于8月初将军舰开到南京江面。腐败的清政府公开违背广大人民坚决抗敌的愿望,向侵略者屈膝投降。当时英军兵临南京城下,耆英赶忙来到南京,没有经过一次正式谈判,就全部承认了侵略者提出的“议和条件”。1842年8月29日,在英国军舰“汉华丽”号上,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所以《江宁条约》也称《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共有十三款,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里,英人可以自由居住,英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3)中国赔偿鸦片烟费600万银元,军费1200万银元,商欠300万银元,共2100万银元。(4)英国进出口货物纳税,“均宜秉公认定则例”。(5)英国商人在各口岸可以自由和中国商人交易,不加任何限制。

详情...
《南京条约》     耆英    

1843年1月3日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1843年1月3日,魏源编著《海国图志》刻本出版。
    魏源(1794—1857),清道光年间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1842年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中直接参加抗英战争。1841年8月,林则徐革职遣戍伊犁,路过京口,将自己在广州所辑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手稿交付魏源,嘱托他进一步收集资料研究外国情况,完成此书。1843年1月3日,魏源编著《海国图志》50卷出版。1847年刻本扩大为60卷。1852年增补为100卷。
    《海国图志》是我国清末系统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的名著,作者宣称是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1854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如西乡隆盛等人都受到此书影响。
详情...
魏源    

1843年4月5日

《香港宪章》签署

《香港宪章》签署
    1843年4月5日,《香港宪章》签署,正式宣布香港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签署的正式宣布香港为英殖民地的法令。通称《香港授命状》。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给英国,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4月5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签署《香港宪章》,正式宣布香港为英国的殖民地,设立香港总督职位,委派侵华英军全权代表璞鼎查为首任香港总督兼统帅。6月,中英《南京条约》在港换文,璞鼎查立即宣誓就职,宣布香港为英国殖民地,并成立行政局(初称议政局)、立法局(初称定例局),协助港督处理政务。
详情...
璞鼎查     《南京条约》     维多利亚女王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