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800年2月11日
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1800年2月11日—1877年9月17日),英国化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发明了卡罗式摄影法,是底片的发明者。
公元1800年5月9日
约翰·布朗,1800年5月9日生,早年在俄亥俄、宾夕法尼亚、马萨诸塞、纽约等地流浪,当过制革工、羊贩子、羊毛商、农民,但都不能糊口。他虽为白人,却于1849年带领全家定居黑人聚居区。他长期以来反对奴隶制度,想帮助黑人获得正当待遇。1855年带领5个儿子成立反对奴隶制游击队。1858年他召开有部分黑人和白人参加的大会,宣布建立收容逃亡奴隶根据地,通过“美国人民临时宪法”,他当总指挥。1859年在与地区警卫队作战时被抓,后被处于绞刑。
布朗虽未能如愿建立平等的黑人与白人的关系,但他为奴隶而斗争的精神影响深远。
公元1802年2月6日
查尔斯·惠斯通,1802年2月6日生,是英国物理学家,发明精确测量电阻的惠斯通电桥,为各实验室所广泛应用。1834年任伦敦国王学院的实验哲学教授,同年,在实验中他用旋转镜测量导体中电流的速度。根据他的提议,这种旋转镜被用于测量光速。3年后,他同英国W.F.库克-道取得了早期有线电报的专利。1843年在英国数学家S.克里斯蒂的建议下,他研制成功惠斯通电桥并推广其应用。他还发明观察立体图像的体视镜,现仍用于观察X射线和航空照相。他首先在发电机中采用电磁铁,并发明普莱费尔密码。
公元1802年2月26日
维克多·雨果( 英文名: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他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他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
雨果的创作历程长达60余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公元1802年7月24日
大仲马,法国作家。1802年7月24日生于巴黎附近的维莱科特雷县城。其父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继承父志,曾参加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的战斗。
主要靠自学成才,1829年以浪漫主义历史剧《亨利第三及其宫廷》一举成名。话剧以16世纪宗教战争为背影,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阴谋倾轧,借以影射复辟王朝的现实,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获极大成功,给伪古典主义戏剧一次猛烈的冲击。到30年代中期,他转而侧重历史小说的创作。《三个火枪手》(1844年)故事曲折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1844-1845)为大仲马带来更高的声誉。此后,大仲马又写了数以百计的小说作品,较著名的有《三个火枪手》的续篇《二十年后》(1845)和《布拉日罗纳子爵》(1848-1850)、《玛尔戈王后》(1845)等。
公元1802年8月8日
1802年8月8日,俄国化学家盖斯出生。
盖斯早年从事分析化学的研究,曾对巴库附近的矿物和天然气进行分析,做出了一定成绩,以后还曾发现蔗糖可氧化成糖二酸。1830年专门从事化学热效应测定方法的改进,曾改进拉瓦锡和拉普拉斯的冰量热计,从而较准确地测定了化学反应中的热量。1836年经过许多次实验,他总结出一条规律:在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不论该反应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步进行的,其总热量变化是相同的,1860年以热的加和性守恒定律形式发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盖斯定律。
公元1803年4月29日
詹姆士·布鲁克爵士(Sir James Brooke,1803年4月29日-1868年6月11日),是砂拉越第一位白人拉惹。
1835年,父亲过世后遗留了英镑3万元,詹姆士大部分花费在购买船只:“皇家号”(The Royalist)。1838年,航行至婆罗洲,在同年八月抵达古晋,遇见殖民者以及迪雅克原住民(Dayak,位于婆罗洲与苏禄岛)联手合作而发生暴动的文莱苏丹,一方面提供苏丹援助,另一方面则指示他的团队在当地建立和平拓殖区;苏丹则赋予詹姆士在砂拉越“拉惹”的封爵。
拉惹在马来文里称呼为RAJA,中文里可说是‘王’。
公元1803年5月12日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1803年5月12日生于德国里森的达姆斯塔特。他父亲是一个经营无机盐和颜料的商人,他在闲暇时就用这些东西搞化学实验,所以李比希从小就被领进了化学领域。1822年取得埃尔兰根大学博士学位。1824年在巴黎完成了一系列雷酸化合物的研究。从巴黎回国担任了吉森大学的化学教授,立即着手实施一项前所未闻的计划,那就是改革德国的传统化学教育体制与教学方式,探索造就新一代化学家的方法。李比希为实验室教学编制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大纲,它规定:开始,学生在学习讲义的同时还要做实验,先使用已知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然后从天然物质中提纯和鉴定新化合物以及进行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学完这一课程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研究作为毕业论文项目;最后通过鉴定获得博士学位。李比希这种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从系统训练逐步转入独立研究的教学体制,在他之前并未被人们认识到,而它为近代化学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公元1803年9月28日
1803年9月28日,法国小说家梅里美诞辰。
法国小说家梅里美出生于巴黎一个画家的家庭。1828年,他结识了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斯汤达,在斯汤达的影响下,他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梅里美初期创作有《克拉拉·加齐尔戏剧集》和《居·士拉》诗歌集等。1829年,他发表了历史小说《查理九世时代遗事》,这部小说标志着他的创作达到了成熟阶段。从1829年开始到1847年,他创作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塔曼果》与《马特奥·法尔哥内》是这些短篇中的精品。《高龙巴》和《嘉尔曼》,这两个脍炙人口的中篇是梅里美的代表作。《高龙巴》(1840年)描述法国复辟王朝时期科西嘉岛上一个复仇的故事。高龙巴的形象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她的反抗和叛逆的性格具有反封建意义。《嘉尔曼》,也是体现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要求的女性形象,堪称《高龙巴》的姊妹篇。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梅里美进入参议院,成了皇后的密友。从此,他再也难以创作出具有资产阶级强烈个性和进取精神的人物,他的后期小说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
1870年,梅里美逝世,享年67岁。
公元1803年11月29日
奥地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克里斯琴·多普勒(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1803年11月29日—1853年3月17日)出生。
多普勒1803年11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石匠家族。曾先后在维也纳工学院和维也纳大学学习。1841年成为布拉格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1850年,多普勒担任维也纳大学物理学院的首任院长。1853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去世,终年49岁。
多普勒于1842年提出了多普勒效应,即:当观测者与波源发生相对运动时,所接收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这个效应后来通过聆听行进中的火车上演奏的音乐得到证实。多普勒试图用此来解释双星的颜色变化。现在这一效应广泛应用于光学、天文学、气象学、医学诊断和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
公元1803年12月11日
柏辽兹出生于法国伊泽尔省的La Côte-Saint-André镇一个医生的家庭。他进过巴黎音乐学院,但并没有获得毕业。他还到罗马学习过音乐。直至1826年,他23岁的时候,出于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同情,创作了《希腊革命康塔塔》,才获得一点声誉。但他有一种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他是西洋音乐史上致力于标题音乐创作的浪漫派作曲家。1830年,他创作的《幻想交响曲》(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是第一部标题交响曲。
柏辽兹一生创作很丰富。1840年,他为法国1830年7月革命烈士纪念碑揭幕写的《葬礼与凯旋交响曲》,以及交响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等,都以新颖的配器效果见称。1869年3月8日在巴黎逝世,享年66岁。
公元1804年6月1日
格林卡1804年6月1日,生于贵族家庭。1818年入彼得堡贵族寄宿学校,同时学音乐。毕业后在交通部任职,从事业余音乐创作,并同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等人交往。多次游学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
1837~1839年任彼得堡宫廷唱诗班乐长。受西欧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在掌握西欧先进写作技法的同时,注重吸取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创立了俄国民族乐派。代表作品有:歌剧《伊万·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统乐曲《卡玛林斯卡亚》、《马德里之夜》、《阿拉贡霍塔》、《幻想圆舞曲》及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1857年逝世。
公元1804年7月4日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美国小说家,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
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一个没落的世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新英格兰的历史或现实生活,着重探讨人性和人的命运等问题。著名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布朗》、《教长的黑纱》揭露人人皆有的隐秘的罪恶,表达了人性是恶的和人是孤独的等观点。另一些小说如《拉伯西尼医生的女儿》,反映了他对科学和理性的怀疑,以及他反对过激和偏执的思想。《通天的铁路》则指出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的物质享受,却败坏了人的精神。有少数作品正面表达了霍桑的理想,如《石面人像》;另外有些故事记叙了新英格兰殖民地人民的抗英斗争,但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
公元1804年7月28日
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古典哲学中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资产阶级民主制,代表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激进集团的利益。在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他抛弃了极有影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权威,这对青年马克思、恩格斯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他对宗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上帝不过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反映。他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批判黑格尔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加以颠倒,主张物质先于精神。他把自然界与人提到了首要的地位,承认自然界的可知性、规律性与必然性。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上的自然人,而不是社会的人,因此他的唯物主义是“人本学唯物主义”。他在批判黑格尔哲学时,丢掉了其中的辩证法,看不到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能动性,不了解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还鼓吹普遍的爱的宗教、爱的道德。
公元1805年2月1日
布朗基是法国早期工人运动中杰出领袖,一位空想共产主义者。他于1805年2月1日生。他曾积极参加1830年7月革命和1848年2月革命,领导过多次秘密起义,在革命斗争中都充分表现了他坚强的斗志和对旧制度的不妥协精神。在他从事革命活动的50年中,有34年是在监狱而度过的,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获得胜利,在3月26日选举公社委员时,虽然当时布朗基仍押在狱中,但是由于他的斗争精神已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因此巴黎市内20个区都选他为候选人,并被提名为名誉主席。72天后,巴黎公社失败。1872年,布朗基被流放,后因患病改判为终身监禁。1876年2月7日,法国第二共和国迫于全国范围内要求释放布朗基的广泛运动,不得不于1879年6月10日赦免了他。
布朗基反对私有制、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马克思和恩格斯赞扬他是大无畏的革命家和社会主义的热烈拥护者,同时又尖锐批评他的宗派主义和冒险主义策略。
公元1805年4月2日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安徒生童年丧父,母亲改嫁。他从小为贫困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819年后开始学习写作。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受到社会的初步承认。1833年写了《埃格内特和美人鱼》(诗剧)、《即兴诗人》(小说,1835),两部作品出版后,他的名字开始享誉国际。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等。
安徒生的作品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他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了“未来的一代”,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公元1805年8月4日
1805年8月4日,爱尔兰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及天文学家哈密顿诞生。
8月4日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哈密顿自幼聪明,被称为神童。他三岁能读英语,会算术;五岁能译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并能背诵荷马史诗;九岁便熟悉了波斯语,阿拉伯语和印地语。1818年遇到美国“计算神童”Z.科耳本(Colburn)后对数学产生了更深厚的兴趣。同时对天文学有强烈爱好,1822年指出了《天体力学》中的一个错误.同年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对曲线和曲面的性质进行了系列研究,并用于几何光学.他的报告送交爱尔兰科学院后,R.J.布林克莱院士评论说:“这位年轻人现在是这个年龄(17岁)的第一数学家。”
他在1823到1824年间完成了多篇有关几何学和光学的论文,其中在1924年12月送交爱尔兰皇家科学院会议的有关焦散曲线的论文,引起科学界的重视。1843年正式提出了四元数,这是代数学中一项重要成果。
公元1806年3月21日
3月21日是墨西哥第一位印第安裔总统胡亚雷斯诞辰 。他的同胞至今把他尊敬为民族英雄。
胡亚雷斯3岁时父母去世。13岁开始接受正规教育。1829年他23岁时进入瓦哈卡科学艺术学院学习法律和科学。1831年获法学学位,并成为市议会会员。1841年任法官,后任州长。他认为只有用资本主义代替教会和贵族对经济的垄断,才能使国家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他又相信,只有采取以联邦制为基础的立宪政府,才能使国家政局稳定。1853年大选之后,保守党人重掌政权,包括胡亚雷斯在内的许多著名自由党人被放逐。1855年回国参加新政府。1861年胡亚雷斯当选总统。他在政治上的成功是一场持久的斗争。他不断克服社会上流行的对于他的印第安出身的偏见。他的内政改革使墨西哥清除了新殖民主义的残余。他领导的反法斗争取得巨大成果。1872年7月18日不幸死于心脏病。
公元1809年1月4日
路易·布莱尔(Louis Braille)于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小刀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以致双目失明。
1824年,刚满15岁的布莱尔从人的体形受到启发,拟订了以不同方式排列的6点方案:6个凸点,加上空白,共有64个变化,形成了一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
1829年,布莱尔在原方案基础上加入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世界上第一本布莱尔盲文读物出版了。
1887年,布莱尔的6点制盲文被国际公认为正式盲文。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创造者,1895年,人们将他的姓——布莱尔作为盲文的国际通用名称。
为了纪念这位为盲人创造了光明的伟人,法国政府和世界各国盲人协会共同捐款,在布莱尔出生的村庄竖了个路碑——“布莱尔”街,还在村里修建了布莱尔纪念馆。
公元1809年1月15日
1月15日生于贝桑松一农民兼手工业者家庭,卒于1865年1月19日 。1837年迁居巴黎,从事著述活动。1840年发表《什么是财产?或关于法和权力的原理的研究》,提出“财产就是盗窃”的论点,蜚声于世。1846年发表《贫困的哲学》,企图以政治经济学来论证自己的改良主义思想,反对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1848年革命发生以后,开始从事实际的社会改革活动,曾任《人民代表》报和《人民之声》报主编,被选为国民制宪议会议员。
蒲鲁东被称为无政府主义之父,蒲鲁东的学说和政治活动对巴黎公社前的法国工人运动颇有影响。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