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大事件盘点:1940到1950年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1940到1950年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1940到1950年历史大事件:诺曼底登陆;戴高乐成为法国军队总司令;美国发起“冰雹行动”;日军进攻广西;“七·二零”谋刺希特勒事件;贝尔格莱德解放;美军登陆日本关岛;苏军收复克里米亚半岛;美国建立五星上将军衔;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被迫自杀;回族英雄马本斋逝世

1

历史事件

1940年2月5日

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

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
    1940年2月5日,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
    2月5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特准拉木登珠继任为西藏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并由行政院拨发40万元,用以坐床大典之需。十四世达赖喇嘛的继任准备是从1933年年底开始的,当时正值西藏热振活佛摄政,他一面加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有力打击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英势力;同时又派出人员寻访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1938年冬,先后寻访到三名继任十四世达赖喇嘛的“灵童”,并向国民政府作了呈报,希望中央循例派员入藏,主持确认十四世达赖喇嘛的金瓶掣签事肖。
    1939年3月,国民政府派遣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到达拉萨,受到盛大欢迎。此时,候选“灵童”发生了变化。原先的三名“灵重”只剩下一个。这个儿童名叫拉木登珠,出身藏族农民家,聪明异常,拉萨多数僧俗认为他是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化身。据此,吴忠信与西藏各阶层人士广泛接触后,与热振等高级僧俗官员会商决定,免去金瓶掣签手续,直接报请国民政府下令确认,2月22日,吴忠信代表中央政府在拉萨布达拉官主持了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典礼。
详情...

1940年2月9日

八路军重创顽军石友三部

    1940年2月9日,八路军重创顽军石友三部
    2月9日,冀南和卫东战役开始。遵照毛泽东、王稼祥关于坚决彻底消灭反共投降分子石友三所部的指示,八路军总部命令冀南、冀中、冀鲁豫等军区各以一部兵力集中成17个团,向石友三的第三十九集团军发起反击,迅速将石友三所部主力包围于冀南威县东南下堡寺、马鸣堂一带。此时,日伪军3000余人为解救石友三,向八路军进逼。石友三所部被八路军歼灭了2800余人后,在日伪军掩护下,逃窜到清丰、濮阳地区,与丁树本、高树勋部靠拢,避免了全军覆灭。2月18日,冀南反顽战役遂告结束。
详情...

1940年3月30日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
    1940年3月30日,伪国民政府成立,汪精卫出任主席。
    1938年12月8日,汪精卫托词到昆明进行演讲,按预先策划好的叛国降日路线,先飞到“云南王”龙云管辖的昆明,再转飞越南河内。12月18日,汪精卫夫妇和曾仲鸣﹑周佛海等逃离到越南河内后,发表降敌“艳电”。1939年4月,由日本特务秘密护送汪等进入上海。1940年3月30日,南京举行所谓“国民政府”还都仪式,正式成立傀儡政权,汪精卫担任该政权的“国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长,周佛海、李士群为主要成员。“汪伪国民政府”一度遥奉重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主席,汪精卫任“国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长。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车祸身亡后,渝方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同时在南京"转正"。1944年汪精卫在日本病死,陈公博继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6日,伪“国民政府”宣告解散,以陈公博为首的一批汉奸头目先后被处决。
详情...

1940年4月1日

晋西北八路军反“扫荡”获胜利

晋西北八路军反“扫荡”获胜利
    1940年4月1日,晋西北八路军反“扫荡”获胜利。
    4月1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扫荡”战役结束,这次战役是从2月23日开始的。
    1940年初,八路军一二0师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将进至冀中和晋察冀等根据地的部队陆续召回晋西北进行整编、训练。日军为查明八路军在晋西北的兵力配备及作战能力,先后调遣1.2万余人的兵力,兵分六路进攻岚县、临县、方山、兴县等地,窜扰五寨、文水、交城、静乐、三交等地区,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作试探性“扫荡”。晋西北八路军与新四军采取游击战术打击敌人,而不与敌人进行大规模作战。
    在38天的反“扫荡”作战中,与敌交战30余次,毙伤敌军1100余名,俘敌200余名,收复方山、临县、岚县三座县城。
详情...

1940年4月3日

卡廷惨案

卡廷惨案
    1940年4月3日,卡廷惨案。
    卡廷惨案,又称“卡廷事件”、“卡廷森林大屠杀”,是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内务人民委员部在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批准下,于1940年4月至5月间对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
    1940年春,大约2.2万名在押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遭到苏联军队杀害。1943年,发现波兰军人尸体的纳粹德国称杀害事件为苏联所为,遭到苏联否认;直至1990年4月13日,时任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时,苏联才正式承认对卡廷事件负全部责任,称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2010年4月,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公开俄方掌握的卡廷事件历史文件,这是俄罗斯首次向公众公开卡廷事件的相关材料。
详情...

1940年4月9日

纳粹入侵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纳粹入侵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1940年4月9日,纳粹入侵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4月9日,德军突然越过丹麦边境占领了哥本哈根,开辟了一个欧洲新战场。丹麦人毫无准备,德军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地从陆地和海上长驱直入。
    入侵后几小时,挪威对德宣战,并炮击了行驶在奥斯陆海湾内的4艘德国战舰。当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陷入一片恐慌之时,奥斯陆的报纸号召人们在暴风雨中保持镇静,“我国的形势十分严峻,但此时我们应保持冷静。”
    德国空军配合陆上和海上的侵略军作战,但未进行轰炸。飞机散发了传单,内容指责英国使北欧卷入战争。传单称英国温斯顿-丘吉尔“是本世纪最大的战争贩子。”说他正在准备进攻挪威和丹麦。按传单的说法,德军的介入仅仅是为了保护这两个国家。
详情...

1940年4月26日

抗日女英雄李林壮烈牺牲

抗日女英雄李林壮烈牺牲
    1940年4月26日,抗日女英雄印尼归侨李林壮烈牺牲。
    李林,(1916—1940)福建尤溪县人,幼年被侨眷领养,侨居印度尼西亚。1929年回国后,进厦门集美学校读书。1933年冬,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立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铮铮誓言。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抗日救亡青年团”。同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春,改任整编后的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绥南与日伪军作战,屡建战功。当选为晋绥边区第11行政专员公署委员。
    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第9次“扫荡”。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她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于小郭家村荫凉山顶。26日,在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被日伪军包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壮烈牺牲,年仅25岁。
详情...

1940年5月2日

枣宜会战开始

枣宜会战开始
    1940年5月2日,枣宜会战开始。
    1940年侵华日军为确保武汉,在第十一军司令宫园部和一郎指挥下,于5月2日发动枣宜会战。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六个集团军进行堵击。日军自5月1日起分三路先后攻占明港、桐柏、唐河、枣阳等地,10日会师于唐白河畔。中国军队转入外线的部队将敌反包围于襄东平原,收复明港、桐柏,一度克复枣阳。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数千人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5月31日晚日军强渡襄河,6月14日攻占宜昌。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分别到达江陵、宜昌、当阳、钟祥、随县(今随川市)、信阳以北一线,与敌对峙。这次会战,日军虽占有宜昌,但并未解除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
详情...

1940年5月10日

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
    1940年5月10日,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
    5月10日,丘吉尔出任联合政府的首相兼国防部长,组成战时内阁。丘吉尔决心把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进行到底。战争初期,英国遭受一系列失败。法国投降后,希特勒企图诱使英国和谈,遭丘吉尔拒绝。于是德军对英伦三岛狂轰滥炸,但未能迫使英国屈服。丘吉尔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应付战争。
    1940年5月22日通过了紧急权力法案,增加了政府在战时对全国的经济生活和人力物力的控制。1940年5月建立国民自卫队,增强英国防卫力量。1941年苏联和美国卷入战争后,英国立即与各反法西斯国家携手合作。1941年7月12日英苏在莫斯科签订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1941年8月14日,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了《大西洋宪章》。丘吉尔还与罗斯福、斯大林在战争后期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讨论对德、日作战的问题,同时针对战后世界的安排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5年5月8日欧洲战事结束。7月英国举行大选,丘吉尔失败而辞职,让位给工党政府。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富尔顿演说》,主张英美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冷战”序幕。1951年10月议会选举,保守党取胜,丘吉尔再次出任英国首相。在第二任内,在防务领域试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3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对外政策方面,把英美联盟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础,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1955年4月5日,丘吉尔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职。1953年丘吉尔被封为爵士,获嘉德勋章,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世界危机》、《英语民族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1965年1月24日逝世。
详情...

1940年5月10日

德军发动“闪电战”入侵西欧

德军发动“闪电战”入侵西欧
    1940年5月10日,德军发动“闪电战”入侵西欧。
    5月10日,上百架德国飞机今晨猛然袭击了比利时和荷兰的城市和机场,为陆军的入侵开辟道路。
    在荷兰,德军显示了“闪电战”的威力。阿姆斯特丹市内和周围多数主要机场,在黎明前突如其来的惊骇中,受到猛烈的炮击。德国伞兵,其中一些穿着荷兰军服在陆军快速越过荷兰边界的同时,从天而降。
    另一些德军团以同样的快速有效的方式越过比利时边界。凌晨,纳粹空军在安特卫普、尼韦尔和布鲁塞尔投下炸弹、伞兵在位于比利时防线北部的埃本-埃马尔要塞着陆。
详情...

1940年5月12日

日军空袭重庆

日军空袭重庆
    1940年5月12日,日军执行“101号作战协定”空袭重庆。
    5月12日到5月30日,日机轰炸重庆13次,出动飞机608架次,投弹419吨。月初,日本大本营指示中国派遣军”可自今日起实施空中进攻作战“。接到这一指示后,中国派遣军立即命令第三飞行团与海军协作,轰炸重庆等城市。为集中轰炸重庆,日本海军专门组成以山口多闻海军少将为司令的“联合空袭部队”。5月13日,第三飞行团与“联合空袭部队”达成《陆海军101号作战协定》,决定由陆军派出81架飞机,海军派出212架飞机,“以挫伤敌之抗战意志”。轰炸时间自5月中旬起约三个月。5月19日,日军还从华南调来第十四、第十五航空队,编入“联合空袭部队”。
    同一天,日本“联合空袭部队”为歼灭中国空军,掌握制空权,首先袭击了重庆附近的白市驿机场和梁山机场,并轰炸了成都、温江、南充、宜宾等地。5月20日,日机把轰炸重点转向重庆。每天分作二至三批,连日轰炸重庆。重庆市内硝烟弥漫,横尸满地,到处废墟。
详情...

1940年5月16日

抗日张自忠将军殉国

抗日张自忠将军殉国
    1940年5月16日,抗日张自忠将军殉国。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早年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军官学校校长、第二十五师师长、第三十八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等职。
    日军占领北平后,他拒绝与日本合作,逃出北平,辗转到达南京参加抗日。1937年11月,回部队任第五十九军军长,其后,率部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重创日军,升任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兼五十九军军长。1939年的随枣战役中,他指挥部队英勇杀敌,取得了田家集作战的胜利。
    在这次枣宜会战中。他奉命率部渡过襄河,侧击南撤的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在襄河东岸宜城的南瓜店,由于无线电报被日军破译,他所率的总部直属队和第七十四师遭到日军包围。张自忠率部与敌激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详情...

周恩来:“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1940年5月20日

日军血腥残杀昔阳百姓

日军血腥残杀昔阳百姓
    1940年5月20日,日军血腥残杀昔阳百姓。
    15月20日早晨,山西昔阳县城外西河边,人们看到那里尸横成堆,血流满地,狼狗撕肉,老雕啄骨,那是日伪军屠杀的300多名群众的尸骨。
    从5月1日起,昔阳县日伪军在城中进行了“清共运动”。宪兵队、警备队、警察所、特务汉奸等全部出动,把县城各伪机关、高小、新民小学等团团包围,将被捕者拖进宪兵队。第二天又将城关附近村庄维持会的代表、小学教员及其他知识分子成批地捕到县城,不问青红皂白,统统以“通匪”罪名拖到县城西河活埋。日军首次“清政”,就活埋了100多人。日军接着搞“内部清共”,其方针是“巩固城周围十五里地以内,摧毁十五里以外”。根据这一方针,日军和汉奸特务进村按预定名单捕人回城。每批抓够10个20个人时,乘夜深人静,拉到西河预先挖好的坑边,刺杀埋掉。
    日伪连续对昔阳“大活动”三次,加上“内部清共”,先后共屠杀和活埋群众达300余人。
详情...

日军的行为,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的哪一个时代,都不能被洗白,不能被原谅。


1940年5月25日

二战敦刻尔克大撤退

二战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二战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纳粹德国占领。
详情...

1940年5月28日

比利时向纳粹投降

    1940年5月28日,比利时向纳粹投降。
    5月28日,比利时的黑暗时期开始了。利奥波德国王命令比利时军队向德国投降。
    投降违背法国首相保罗雷诺的意愿,他把目前的形势描绘为“黑暗”和“严峻”,并说法国对比法战线上的“胜利信心”仍然十足。
    比利时的投降发生在荷兰屈服于德国闪电战的无情炮火之后两星期。5月14日,荷军总司令亨利·捷哈德·温克尔曼要求其部下放下武器以防止进一步的流血和毁灭。
    尽管法英两国表示了对比利时和荷兰的妥协的蔑视,其严厉的措词却掩盖了其内心真实的情感。实际上,德国在低地国家的胜利使英法两国严重受挫,甚至是受到了威胁。纳粹现已泰然自若地站在了英吉利海峡一侧索姆河·埃纳河防线上。同盟国已意识到其领土已成为希特勒侵略的日程上的一个目标。
详情...

1940年6月4日

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

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
    1940年6月4日,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
    1940年5月24日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近40万英、法、比部队,被迫退到法国北端濒临英吉利海峡的一块狭小的地带敦刻尔克。他们前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穷凶极恶的追兵,部队丢盔卸甲,溃不成军,无力组织背水一战。避免覆没的唯一希望,只有由敦刻尔克渡海撤往英国。
    从5月27日到6月4日,英法水兵和船员冒着德国施图卡式轰炸机的猛烈轰炸和炮火的轰击,经过9个昼夜的苦战,把33.8万余军队从德军虎口下撤到英伦三岛。其中英军22万人,法军8万多人。这些部队后来成为反攻的骨干力量。在撤退过程中,英法联军有数万人死亡,4万多人被俘,243艘大小船只被击沉。英国远征军10个师的武器装备及车辆全部成了德军的战利品。这就是被称之为“战争史上一大奇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详情...

1940年6月7日

晋西北反“扫荡”开始

晋西北反“扫荡”开始
    1940年6月7日,晋西北反“扫荡”开始。
    1940年的6月7日,集结在山西西北静乐县的日军1100多人,分两路向岚县进攻,开始对晋西北进行夏季“扫荡”。在八路军120师的率领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了艰苦的反“扫荡”斗争。
    晋西北,是八路军最早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1937年9月,根据毛泽东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120师东渡黄河,进入晋西北的管涔山区,以宁武、神池为中心,在五寨、苛岚、岚县、河曲、偏关、保德等地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6月7号开始的晋西北反“扫荡”,120师一共歼敌4500人,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详情...

1940年6月10日

意大利向英法宣战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
    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后,英国在地中海的交通运输受到意大利舰队的威胁。为削弱意舰队的实力,确保英国海上交通的安全,英国海军决定以一次大胆的行动,突袭意海军主要基地塔兰托。11月6日,英地中海舰队从亚历山大港出发,沿途避开意军的侦察。11月20日晚,英国舰队在距塔兰托170海里处占领阵位后,立即组织发动对塔兰托的攻击。在持续一个小时的袭击中,英舰队以极小的代价,重创意大利舰队,严重摧毁塔兰托基地,巩固了其在地中海的制海权。
详情...

1940年6月14日

德军举行巴黎入城仪式

德军举行巴黎入城仪式
    1940年6月14日,德军举行巴黎入城仪式。
在“福煦大街”,这条给1918年接受德军投降的法国元帅命名的大街上,德军长驱而入把历史颠倒过来
    1940年6月14日,对法国人来说,他们所热爱的巴黎今夜再也不是不夜城了。这天当德军从纽利进入巴黎市中心时,巴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德军的坦克穿过协和广场,德军装甲车从爱丽舍宫的绿树浓荫下隆隆驶过。在公众场合,法国男女失声痛哭。巴黎城大部分空荡荡。4天前当政府打点东西奔往图尔时,200万巴黎居民也纷纷逃出巴黎。
    德军从所有政府机关大楼上降下法国国旗,升起了纳粹党旗。埃菲尔铁塔和议会大厦上都贴上新的标语,“德军无往而不胜”。
详情...

1940年6月18日

枣宜会战结束

枣宜会战结束
    1940年6月18日,枣宜会战结束。
    6月18日拂晓,日军在飞机和重炮掩护下再次攻克四川门户宜昌,重庆国民政府大为震惊,急令陈诚指挥部队组织反攻,力图收复宜昌。日军以密集人力反击,冲锋部队士兵纷纷倒毙于枪林弹雨之下。宜昌终未攻下。至此中日两军形成对峙局面,枣宜战役暂告结束。
    这次战役从5月1日什始。日军为巩固武汉外围,消灭鄂西北地区中国军队主力,进逼四川,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以4个师团兵力分6路向桐柏山、襄阳、枣阳进犯。
    5月16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为扩大战果,亲率部队阻截日军,在襄河东岸南瓜店壮烈殉国。17日,日军再陷枣阳,5月下旬,日军得到增援再向中国军队大举进攻。6月1日陷襄阳,3日陷南漳、宜城,与白沙洋方面渡江的日军会合,接着连陷江陵、当阳,于11日陷宜昌,16日,中国军队向宜昌、当阳反击,18日宜昌得而复失。
    此后,日军集结兵力于宜昌、江陵、随县等地据城防守。中国军队则一方面在宜昌以西设立第六战区,增援部队,凭借三峡险要设防,力保四川安全,另一方面依托荆山等有利地势,外线作战,与日在汉江东西对峙,战役至此结束。
详情...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