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标签   >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军事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军事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军事历史大事件:美军登陆日本关岛;苏军收复克里米亚半岛;美国建立五星上将军衔;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被迫自杀;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盟军总司令;中东路事件;蒋冯开战;美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美国建造出世界第一艘原子动力潜艇;美军首次在越南作战;美国空袭北越

1

历史事件

1902年5月31日

布尔战争结束

布尔战争结束
    1902年5月31日,布尔战争结束。
    5月31日,弗里尼欣和约签订后,激烈的布尔战争于今日结束。布尔人把主权输给了英国人,但伦敦方面许诺说,布尔人不会失去政治权力。英国还同意支付给布尔人1200万美元用于重建家园。英方许诺不会因这场战争的原因而征收任何新的税款。
    这场战争使英国近3年来陷入困境,一些英国军官尝到了游击战争的苦头。自1812年以来,他们第一次不得不设法躲避布尔人骑兵的袭击。英国人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赢得了在南非开采金矿的权利。但英国在世界别的地方失去多少?对此人们正在拭目以待。英国人把精力用在南非,而这期间,德国人正在忙于加强海军建设。德国历史学家亨利希警告说,英国要为布尔战争付出代价。
详情...

1904年2月8日

日俄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爆发
    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和朝鲜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它和美西战争、英布战争一起构成了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标志。
    19世纪末叶以来日俄两国为称霸远东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展开了激烈争夺。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关于把中国辽东半岛割让日本这一条,在沙俄看来等于是抢食其禁脔,于是俄国联合法国与德国出面干涉,逼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日本对此怀恨在心。以后日本又制定“大陆政策”,企图吞并朝鲜,灭亡中国,独霸东亚。1900年俄国乘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它也力图将朝鲜占为己有。1902年英国为抑制俄国在远东扩张,与日本缔结同盟。德国为在远东牵制俄国,竭力挑唆日本对俄开战。美国也怂恿日俄开战,以在日俄两败俱伤之际坐收渔人之利。法国则支持俄国,反对英日同盟。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以图一决雌雄。
    1904年2月6日,日本照会俄罗斯终止谈判,并断绝外交关系。2月8日,日本海军未经宣战突然袭击俄罗斯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2月12日,中国清政府以日俄两国“均系友邦”为由,宣布局外中立。俄军由于补给困难以及指挥无能,屡遭失败。5月,日军占领大连;1905年1月又陷旅顺;3月,夺取奉天(今沈阳);5月,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击溃俄罗斯调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由于对马海战的惨败及国内革命的爆发,俄罗斯已毫无获胜之可能。此后美国出面调停,8月10日,日俄双方在美国朴茨茅斯正式举行和谈,于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俄战争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
    日本夺得中国辽东半岛和俄国库页岛南部以及对朝鲜的实际控制权。这场战争使中国东北人民和朝鲜人民遭受了惨重的战祸。日俄战争不仅是对中国神圣领土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也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空前的浩劫。
详情...
马关条约    

日俄战争的结果正式显现出20世纪的政治与战争的数项特点,许多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都首次用于日俄战争,如速射炮、机枪和射击准度更高的卡宾枪都在日俄战争中首次被大规模使用。日俄战争也是东亚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涉及两个现代化国家武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它因此被一些人称作“第零次世界大战”。


1905年5月14日

袁世凯练成北洋新军

袁世凯练成北洋新军
    1905年5月14日,袁世凯练成北洋新军。
    湖北新军创始于1896年,至本年已练成步、马、炮、工程、辎重各兵种1.7万人。 1905年5月,北洋六镇新军全部练成,共计兵额近7万人。
    这支新军完全按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用新式武器装备,拥有步、骑、炮、工程、辎重等兵种;各级军官大多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对新兵的招募,按照西方国家的入伍要求,有年龄、体格及识字程度等规定。镇压义和团时,新军扩充到1.7万人。1903年袁世凯任练兵处会办大臣,新军大加扩充。日俄战争爆发后,袁世凯建议在全国成立新军36镇。他先将北洋“左”、“右”两镇募足兵员,正式成立北洋军第一镇、第二镇,派王英楷、吴长纯分任统制,随后又将巡警营扩编为第三镇,派段祺瑞统制。又将原来的武卫右军、南洋自强军编成北洋第四镇、第五镇,派王士珍、吴长纯分任统制。5月14日,“京旗常备军”也扩编成镇,以凤山为统制。至此,北洋新军六镇练成。
详情...
袁世凯    

北洋军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旧式军队向近代化军队发展的重大转变。由于在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官兵构成、军事训练、规章制度、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军队由步、骑兵为主的作战逐步向诸兵种合成作战演进,由地面作战向陆、海、航空兵联合作战发展。军队在作战能力、军事思想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但这支军队由于始终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长期灌输封建忠君思想,因而成为军阀混战、镇压革命和奴役劳动人民的工具,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1906年2月10日

英国第一艘“无畏”号战舰下水

英国第一艘“无畏”号战舰下水
    1906年2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战舰——英国皇家海军的“无畏”下水。
    “无畏”号是1905年10月开始建造的,全部完工耗资750万美元。战舰由汽轮机驱动,装有10门直径为12英寸的重炮。它的出现正说明英、德之间的矛盾已发展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谁都想在海上军备竞赛中压倒对方。
    英国是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在20世纪,它正实行一个“更大的不列颠”计划,想使世界各国都屈服于它的势力。但是,正在日益强大的德意志帝国这时也在实行一个所谓的“大德意志”或“中欧帝国”计划,力图囊括中欧各国,并在非洲和太平洋区域建立一个巨大的德意志帝国,直接威胁着英国的殖民利益。两国海上的军备竞赛也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日益尖锐起来了。据1905年的统计,当时英国拥有的普通型装甲舰为65艘,德国为26艘。无畏舰的下水,就是英国企图保持其海上优势的一项重要措施,妄图以这样一个海军威力发展上的跃进,迫使德国承认其动摇英国海上霸权的一切计划都将是没有希望的。当然,事实的发展决不会尽如其意,德国建造的无畏舰不久也相继出现在海面上了。
详情...

1907年8月31日

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1907年8月31日,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三国协约是1907年英、法、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对抗三国同盟而结成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19世纪70年代初,“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各国列强在欧洲大陆和全世界从事争霸和瓜分领土的斗争,战争危机不断出现。
    为了对付俄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也为了孤立法国,1879年10月,德奥两国在维也纳缔结了秘密军事条约——《德奥同盟条约》。意大利企图依靠德国,对抗法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同德、奥两国签订了《同盟条约》。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3年,两国签订《俄法协约》。协约规定:如果法国遭到意大利的进攻,或俄国遇到德国和奥匈攻击,对方应以全力支援。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迫切地寻找同盟者,并同法国接近。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
    在欧洲已初步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详情...
同盟国     协约国    

1907年“三国协约”的签订,使欧洲正式分裂成为两个敌对阵营: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913年6月29日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1913年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同盟诸国统治者扩张欲望增长,相互提出领土要求。这些争吵因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帝国主义集团插手而日益激烈。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希腊秘密订立反保加利亚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同年6月29日,保对塞、希发动突然攻击,遭猛烈抵抗。罗立即向南进军,土耳其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发动进攻。保四面受敌,不断受挫,至7月29日求和。
    8月10日,交战双万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塞、希、罗、土、门(门的内哥罗)各获得一些领土。战后,巴尔干诸国的组合发生变化,原先的反土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两个集团,一方是塞、希、罗,另一方是保、土。这两个集团的背后各由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势力操纵。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与奥匈帝国的矛盾,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详情...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不但没有解决巴尔干半岛的矛盾,反而促使矛盾更加尖锐化。在布加勒斯特和约的基础上,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希腊站到了协约国一方。而抱着复仇计划的保加利亚和德奥同盟国集团接近起来,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奥斯曼帝国加入到同盟国一方。


1913年7月12日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
    1913年7月12日,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发生在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以后。这是孙中山企图挽回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发动的一次革命斗争,目的是要推翻袁世凯,重新恢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权。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热衷于议会民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袁世凯为掩盖罪行真相,还装腔作势,要严惩凶手。但调查结果表明,谋杀的指使人就是袁世凯,真相大白,全国舆论哗然。这时,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但是,国民党领导人中,除了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支持孙中山外,黄兴等多数人不同意发动革命反袁,而主张用法律解决。孙中山和黄兴的意见分歧导致二次革命迟迟不能发动。“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仓促上阵的讨袁军,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缺乏战略协同,他们冷冷清清,孤军奋战,甚至连多数国民党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以优势的武力,很快把讨袁军打败。
    8月18日南昌落入敌手,9月1日,南京又被攻占,原来宣布独立的各省,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先后撤销独立。“二次革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失败了。领导这次革命的孙中山被迫又一次流亡日本。
详情...
袁世凯     孙中山    

二次革命继承了辛亥革命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中国的革命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尽管在二次革命发动期,革命党人一度表现得犹豫和动摇,但由于孙中山的坚持,避免了不战而走的屈辱结局。战斗虽然遭到失败,重要的是,战斗的传统得到坚持,革命的火种得到保存。


1913年8月10日

巴尔干战争结束

巴尔干战争结束

    1913年8月10日,巴尔干战争结束。1912年至1913年,围绕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问题接连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反土同盟,随后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也相继加入,巴尔干同盟形成。第一次巴尔干战争,阿尔巴尼亚获得独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了土在巴尔干半岛长达500年的统治。
    然而《伦敦和约》墨迹未干,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已经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各统治集团在分配战果时发生争吵。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签订《反保同盟》,随之罗马尼亚加入同盟。6月29日保加利亚军队对驻扎在马其顿的塞、希军队突然发起进攻,拉开战争序幕。1913年8月10日保、塞、门、希、罗五国在布加勒斯特签订和约,保加利亚丧失其在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及南多布罗加。以后,根据《保土条约》,土耳其又重占亚得里亚堡。至此,巴尔干战争结束。
    两次巴尔干战争推动了波斯尼亚人和黑塞哥维纳人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大塞尔维亚国家。俄国出于侵略目的,对这些要求予以支持。奥匈帝国则坚决反对塞尔维亚的扩大,还力图吞并塞尔维亚。这得到了德国的支持。而奥塞两国的冲突又势必引起奥俄冲突乃至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冲突。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巴尔干角逐争斗,使其成为欧洲的火药库

详情...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3年9月27日

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

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

    1913年9月27日,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

    9月27日,孙中山亲手拟定中华革命党入党誓约,以“发起重新党帜”。规定:凡欲加入中华革命党者,无论其在党的历史及资格如何深久,皆须重写誓约,加按指模,以示坚决。这天,王统、黄元秀、朱卓文、陆惠生、马素首立誓约,成为中华革命党第一批党员。

    誓约全文如下:

    立誓人某某,为救中国危亡,拯生民痛苦,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务达民权民生两主义,并创制五权宪法,使政治修明,民生乐利,借国基于巩固,维世界之和平,特诚谨矢誓如左:一、实行宗旨;二、服从命令;三、尽忠职务;四、严守秘密:五、誓共生死。从兹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

详情...

中华革命党,是孙中山组党从松散式政党向集权政党转变的重要标志。


1914年8月2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14年8月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
    一战,是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于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和希腊王国等则属于协约国阵营。战场主要在欧洲,分为西线和东线战场。非洲、亚洲部分地区也受到波及。战争始于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作为结束标志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详情...
同盟国     协约国    

1915年1月15日

德国齐柏林飞艇首次轰炸英国

德国齐柏林飞艇首次轰炸英国
    1915年1月15日,德国齐柏林飞艇首次轰炸英国。
    最早的飞艇是德国人齐柏林伯爵在1900年发明的,齐柏林飞艇曾担任大西洋两岸重要的商业飞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陆军和海军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飞艇舰队。1914年8月5日夜,Z—6号齐伯林气艇成功地轰炸了比利时的列日要塞,1915年1月15日德国飞艇开始轰炸英国伦敦,目标是泰晤士河下游和沿岸军事设施,半夜齐柏林238号飞艇飞临伦敦上空,10分钟里投下150颗炸弹,引起41处大火,造成42人伤亡,但战果不大。到战争结束,伦敦共受到飞艇的5次袭击,德国则损失了众多飞艇。
    到1916年10月,德国最高统帅部认识到,飞船战是无效的。在十八个月中,只进行了五十一次袭击,在此期间投下了一百九十六吨炸弹,炸死了五百五十七人,伤了近一千三百六十人——在人力和物力严重不足时期,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简直是不值得的。
详情...

由于飞艇有不易操作、易燃易爆等缺点,英国发现用探照灯加燃烧弹的办法可以轻易击毁。无奈之下,在几年短暂辉煌后,飞艇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被飞机彻底取代,战后转为民用也因多次严重空难事件而被放弃


1915年4月22日

德军在一战首次施放毒气

德军在一战首次施放毒气
    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施放毒气。
    德国统帅部已经承认1915年4月22日在法国沿线的进攻中使用了毒气炸弹和炮弹。使用毒气弹进攻的结果是在盟军前线上打开了一条5英里长的缺口。加拿大军队从侧翼攻击德军,英军和印度军队则充填那个缺口。对协约国来说幸运的是,德军没有后备部队充填那个缺口。这种新式武器的第一次使用,一点儿没取得战术上的好处,然而德国人说会产生更实质性的效果。这是一种在前线使用的不可靠的武器,因为它的施放效果有赖于风向的正确预测。风向总是变幻不定,经常把毒气吹回来,飘向施入毒气一方的战线后方。同时,他们正因动用了那种新式武器而受到谴责。
详情...

尽管在此之前,毒气已经被部分使用过,但德军在弗兰德尔斯战场的这次攻击被视为毒气战争的开端。
德军在这次攻击中使用的毒气是氯气,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致命性的化学物质。当氯气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时,会产生强烈的腐蚀性,对呼吸道和肺部造成极大的伤害。


1915年5月23日

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

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
    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以后与奥地利开战
    当月初,意大利退出3国同盟。3天前,内阁获得了战时的一切权力,德国召回她的驻罗马大使,与奥地利共同对意大利作战。意大利已经同英、法、俄联合起来反对同盟国。
    奥地利首先发起攻击。奥地利飞机轰炸了亚得里亚海岸的威尼斯、波托、科尔西尼、安科纳和其它四个地方的军火库。据报,意大利高射炮击退了奥地利的飞机,然后,两艘奥地利战舰参加了进攻,但奥军战舰被意方鱼雷艇击退。
详情...
同盟国    

等到下一次世界大战时,作为盟国的意大利,又要去坑的德国哭笑不得。


1915年8月6日

一战德军占领华沙

一战德军占领华沙

    1915年8月6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占领华沙。德军击溃了俄军的防线,夺取了内外要塞,当晚占领了华沙。
    在争夺占领首都华沙过程中,双方展开激烈战。巴伐利亚军 队组成德军先遣军,同俄军展开几次激烈交锋。华沙的沦陷显然削弱了俄军在东线中部地段的地位,这一地段有4支德奥军队。俄军向所有这4支军队反复发起反击,但只是拖延了他们的进程,并没有阻止他们。

详情...

1916年5月31日

日德兰大海战爆发

日德兰大海战爆发
    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大海战。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两国海军舰队主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展开了一场对决。
此役是有史以来参战兵力最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从而结束了以战列巡洋舰为主力舰的海战史。
    最终,虽然德国海军损失的舰船和人员相对英国海军较少,但约翰·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依然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详情...

日德兰海战是战列舰时代规模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舰队决战。在这次海战中,大舰巨炮主义遭到失败。此后,其它海上强国开始研发争夺制海权的新型武器和探索新的战法。二战中出现的潜艇破袭战和航母海空决战正是这一探索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日德兰海战送走了人类海战史上一个旧的时代,同时揭开了人类海战史上的新篇章


1916年9月12日

首架无线电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试飞

首架无线电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试飞

    1916年9月12日,世界上第一架无线电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在美国试飞。
    无人驾驶飞机又称无人飞行器,简称无人机。无人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完成有人驾驶飞机不宜执行的多种任务,它在军事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无人机的功能及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作为靶机;②侦察监视;③骗敌诱饵;④实施干扰;⑤对地攻击;⑥校射;⑦通信中继。
    无人驾驶飞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14年。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的卡德尔和皮切尔两位将军,向英国军事航空学会提出了一项建议:研制一种不用人驾驶,而用无线电操纵的小型飞机,使它能够飞到敌方上空,投下炸弹。这种设想得到了当时英国军事航空学会理事长戴·亨德森爵士的支持。
    这项试验工作由A.M.洛教授负责。为了保密,该计划被命名为“AT计划”。经过多次试验,研制小组首先研制出一台无线电遥控装置。飞机设计师杰佛里·德哈维兰设计出一架小型上单翼机。研制小组把无线电遥控装置安装到这架小飞机上。

详情...

1916年9月15日

坦克在“一战”中首次使用大显神威

坦克在“一战”中首次使用大显神威

    1916年9月15日,坦克在“一战”中首次使用大显神威。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决战阶段。1915年,德军在东线取得了很大胜利,但并没有达到制服俄国的目的。1916年,德军调整部署,决定把重点放到西线。于是,西线的战斗空前激烈起来了。

    1916年9月15日,英国军队和德国军队正在法国索姆河畔的战场上进行炮战。忽然,从英军阵地里,出来一个像铁盒子似的庞然大物,横冲直撞向德军阵地卷来,仿佛什么也阻挡不住它。而且一边冲着,一边还“咚咚咚”地开着炮。德军连忙向它开炮,奇怪的是,这东西竟是刀枪不入,射上去的子弹却又弹了回来。德军傻了眼,一下子乱了阵,当然打了败仗。

    这怪东西就是坦克。坦克是一种全面的武器,能攻击、防御和运动。它身上装着枪炮,能摧毁对方的阵地,为步兵开辟道路。它坚韧的装甲,能抵挡子弹和炮弹。它的速度很快,一小时能行驶70公里。


    现在,人们已经制造出各种反坦克的武器,当然,坦克的性能也在不断地改进。

详情...

坦克的出现并没有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它的出现点亮了人类战争史进入下一时代的必要科技。


1916年12月19日

凡尔登战役宣告结束

凡尔登战役宣告结束
    1916年12月19日,凡尔登战役宣告结束。
    12月19日,凡尔登战役宣告结束。德军在付出重大代价后,最终丢失了占领的所有法军阵地。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法军有70%的部队先后投入到了凡尔登战场,该战役由于伤亡巨大而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详情...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受挫折,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又无法及时弥补。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1918年1月28日

苏联红军成立

苏联红军成立
    1918年1月28日,苏联红军成立,立宪会议解散。
    1月28日,俄国革命家利昂-托洛茨基从流放地返回,并建立起属于自己政党的军队。托洛茨基和列宁计划用这支红军达到他们激进的目标。
    列宁已经明确表示他要用武力来赢得他在投票箱前所失去的东西。9天前,列宁提出了一项议案,要求建立一个由苏维埃,即工人委员会所组成的政府,但是遭到立宪会议的否决。布尔什维克代表站在列宁一边,命令立宪会议解散。
    忠于列宁的赤卫军部队阻止会议代表们进入会场,并同上街示威游行的市民发生战斗。
    布尔什维克党目前仍是少数派党,但这对列宁来说无关紧要。“只有傻瓜才会认为无产阶级会立即赢得大多数的支持,”他说道,我们首先推翻资产阶级,然后再夺取政权,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详情...

1918年3月25日

大威力新式步枪在美国试验成功

大威力新式步枪在美国试验成功
    1918年3月25日,大威力新式步枪在美国试验成功。
    3月25日,在迪克斯军营,到场的将军依次把整整齐齐圆环的纸靶射得满是弹孔。谁说将军不能射击?使用新式勃朗宁自动步枪,他们成了真正的神枪手。
    这种新式武器是0.3口径步枪的攻进型,因研制太晚而来不及用于战争”“这种汽动肩射步枪重量约25磅,并带有双脚支架。一个新泽西南部的下士以卧姿射击100码距离上的6英寸靶心获得了发发命中的最佳成绩。
详情...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