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标签   >  大事件盘点:国际战争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国际战争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国际战争历史大事件:英国祖鲁战争爆发;克什米尔战争爆发;美军首次在越南作战;美国空袭北越;莱特湾大海战结束;德军在阿登进行“狮鹫”反攻计划;日军攻陷衡阳;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1

历史事件

公元前48年8月9日

法萨罗会战爆发

法萨罗会战爆发

    公元前48年8月9日,法萨罗会战爆发。
    凯撒和庞培两军在希腊中部法萨罗摆下阵势,其中恺撒兵力约2.2万人,其中骑兵1000人,庞培兵力约4万,骑兵约7000人。庞培大败,逃往埃及。此战,庞培军死亡近万人,为恺撒掌握罗马大权奠定了基础。

详情...

公元1784年1月14日

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结束

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结束
    1784年1月14日,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结束。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大西洋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了大量的种植园,建立了纺织、炼铁、采矿等多种工业,经济比较繁荣。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顿人民在列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列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5年~1778年为战争的第一阶段,主战场在北部,英军占据优势。
    1779年~1781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主战场转到南部,美军以弱胜强。先后于1781年1月和3月,在考彭斯和吉尔福德等地大胜英军,10月19日,统率美法联军一万六千余人对约克敦实施围攻,歼灭英军主力七千余人,取得了这次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此次胜利导致了英国内阁的倒台。1782年11月30日.英国新政府与美达成停战协议。次年9月3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这一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都有较大的影响。
详情...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推动作用。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近现代政治体制,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公元1812年9月7日

俄法博罗季诺决战

俄法博罗季诺决战

    1812年9月7日,俄法博罗季诺决战,标志着拿破仑的军队覆灭开始。
    9月7日,在莫斯科西面120公里左右的博罗季诺地方,曾发生过一场空前激烈的战争。战争的双方,一方是著名的法国军事家拿破仑领导的法军,另一方是俄国著名的军事家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国军。战斗十分残酷,仅一天时间,法军伤亡5万余人,俄国伤亡4.4万余人。历史上通称这场战争叫“博罗季诺决战”。
    博罗季诺战役,标志着拿破仑的“伟大的军队”覆灭的开始。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恶战。拿破仑事后曾写道:“在我一生的作战中,最令我胆战心惊的,莫过于莫斯科城下之战。”

详情...

1846年5月13日

美墨战争爆发

美墨战争爆发
    1846年5月13日,美墨战争爆发。
    美墨战争是美国与墨西哥之间于从1846年至1848年爆发的一场战争。美国通过这场规模不算很大的战争夺取了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跃成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国,世所罕见。墨西哥丧失了大半国土,元气大伤。美国从此获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十九世纪40年代的美国大陆扩张和西进运动高潮时期, 扩张主义理论“天定命运”论是美国对墨西哥发动战争的理论依据。
    美墨战争在美军事史上有许多第一:美军第一次在异国作战、第一次进行两栖登陆、第一次进行巷战、第一次使用蒸汽战舰、第一次在敌国建立军政府、第一次由职业军队单独进行的战争。战争中扩大的领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为美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领土扩张也促进美国南方奴隶制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为日后的内战埋下了祸种。
详情...

1858年8月8日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858年8月8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8月8日,英国舰队(34艘战舰、163艘武装帆船,舰队指挥官是霍华德和德雷克)向西班牙“无敌舰队”(22艘战舰、108艘武装帆船)展开攻击。英国舰队7日半夜向西舰队展开火攻,并在翌日凌晨在加来海峡南岸格拉沃利纳附近向西舰队发起攻击。西舰队力图靠近英舰队实施接舷战,但因舰体笨重机动性差,加上火炮射程较近,在英舰队机动灵活的远射程炮火打击下陷入被动。激战至傍晚,西班牙无敌舰队被挫败,600人阵亡,三艘帆船被击沉,一艘被俘,英国人有500余人伤亡。西班牙舰队被迫绕道苏格兰向国内返航,但在途中又遭风暴袭击,损失各类船只40余艘。

详情...

1870年7月19日

普法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爆发
    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而告终。
    1870年7月14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表了挑衅性的“埃姆斯密电”,触怒了法国政府。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但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9月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但普军仍长驱直入。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法国资产阶级政府请求停战。2月26日,双方在法国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
    这次战争使普鲁士王国完成德意志统一,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详情...

1870年9月1日

普法战争法军溃败

普法战争法军溃败

    1870年9月1日,普法战争 法军溃败。
    路易·波拿巴(拿破仑的侄儿,即拿破仑三世)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帝国,当上法国皇帝后,对内实行封建专制,对外发动扩张战争,妄想称霸欧洲,以致国内各种矛盾激化起来。为了摆脱国内的政治危机,挽救摇摇欲坠的帝国统治,路易·波拿巴决意对普鲁士作战。于是,他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宣战。
    战争一开始,法军的腐败就暴露无遗。装备不齐,粮草奇缺,弹药不足,甚至军官找不到自己的连队。8月2日,法军闯入德境,遭到普军迎头痛击。8月6日,法军全线崩溃。法军主力部队被分割成两部分:由巴赞元帅率领的一部分被普军包围在麦茨要塞;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另一部分,狼狈地逃到色当。担任前敌总指挥的路易·波拿巴也随军逃到这里。普军跟踪追击,包围了色当。1870年9月1日拂晓,普法两军在色当会战。在普军的猛烈炮火轰击下,法国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当天下午就竖起白旗,递交了投降书。

详情...

1879年1月11日

英国祖鲁战争爆发

英国祖鲁战争爆发
        祖鲁战争(Anglo-Zulu War)发生于1879年,是大英帝国与南非的祖鲁王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军事战争,也称作英祖战争。在一开始,战争就因几起大规模流血冲突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因此成为英国在那一地区殖民主义统治的标志性事件。
        在祖鲁首领拒绝英军对其的“最后通牒”后,英国切尔姆斯福德勋爵率领军队渡过布法罗河和图盖拉河,向祖鲁王国大举进攻。祖鲁战争是冷兵器和枪炮之间的激烈碰撞,战争初期祖鲁人曾重创过英军,但随后逐渐落入下风,这场战争也终结了祖鲁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

详情...

1898年4月21日

美西战争爆发

美西战争爆发
    1898年4月21日,美西战争爆发。
    美西战争,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第一场带有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美国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就是想从比较落后的强国——西班牙手里夺取新的殖民地,以求重新瓜分世界。1898年2月15日,停泊在哈瓦那的美国军舰“缅因号”,在谁也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了爆炸,这事件也就成了美国发动战争的导火线。西班牙为避免军事冲突,虽然经过多方的努力,结果一切都徒劳无益。1898年4月20日,美终于向西班牙发出了最后通碟,要求西放弃古巴,西班牙迫于形势正打算让步求和的时候,美国突然于21日开始了军事行动。从表面上看,美国似乎是为了支持古巴的民族解放斗争,让古巴的起义者负起战争的主要重担,但是当西班牙宣布投降举行谈判的时候,美国人却拒绝了古巴起义者派出代表,并公然地代替西班牙占领了古巴。美西和约是1898年12月10日在巴黎签订的,根据和约,美国得到了它原来需要得到的所有要求,古巴成了它的保护国,菲律宾群岛、波多黎哥和关岛也都割让给了它。
    这场战争通常被称为西班牙帝国的最后挣扎和美国世纪的破晓。
详情...

1904年2月8日

日俄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爆发
    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和朝鲜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它和美西战争、英布战争一起构成了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标志。
    19世纪末叶以来日俄两国为称霸远东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展开了激烈争夺。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关于把中国辽东半岛割让日本这一条,在沙俄看来等于是抢食其禁脔,于是俄国联合法国与德国出面干涉,逼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日本对此怀恨在心。以后日本又制定“大陆政策”,企图吞并朝鲜,灭亡中国,独霸东亚。1900年俄国乘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它也力图将朝鲜占为己有。1902年英国为抑制俄国在远东扩张,与日本缔结同盟。德国为在远东牵制俄国,竭力挑唆日本对俄开战。美国也怂恿日俄开战,以在日俄两败俱伤之际坐收渔人之利。法国则支持俄国,反对英日同盟。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以图一决雌雄。
    1904年2月6日,日本照会俄罗斯终止谈判,并断绝外交关系。2月8日,日本海军未经宣战突然袭击俄罗斯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2月12日,中国清政府以日俄两国“均系友邦”为由,宣布局外中立。俄军由于补给困难以及指挥无能,屡遭失败。5月,日军占领大连;1905年1月又陷旅顺;3月,夺取奉天(今沈阳);5月,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击溃俄罗斯调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由于对马海战的惨败及国内革命的爆发,俄罗斯已毫无获胜之可能。此后美国出面调停,8月10日,日俄双方在美国朴茨茅斯正式举行和谈,于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俄战争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
    日本夺得中国辽东半岛和俄国库页岛南部以及对朝鲜的实际控制权。这场战争使中国东北人民和朝鲜人民遭受了惨重的战祸。日俄战争不仅是对中国神圣领土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也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空前的浩劫。
详情...
马关条约    

日俄战争的结果正式显现出20世纪的政治与战争的数项特点,许多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都首次用于日俄战争,如速射炮、机枪和射击准度更高的卡宾枪都在日俄战争中首次被大规模使用。日俄战争也是东亚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涉及两个现代化国家武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它因此被一些人称作“第零次世界大战”。


1905年5月5日

俄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峡覆没

俄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峡覆没
    1905年5月5日,俄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峡覆没。
    5月5日,俄海军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在越南洋面会齐,以对日作最后的决战。对这场战争来讲,已是姗姗来迟。还在日军进攻旅顺时,沙皇将波罗的海舰队改编成第二太平洋舰队,舰队由48艘新旧各型的舰船组成。列宁说:“它像整个俄罗斯帝国那样庞大,那样笨重、荒唐、无力、怪诞。”
    5月27日,俄国舰队经过7个多月的航行,驶入狭窄的对马海峡,由东乡平八郎所率领的日本舰队早已埋伏在那里。午后之时,日本舰队突然出现,俄国舰队匆忙应战,旗舰“苏沃罗夫”号受重创不能航行,舰队司令转移到水雷舰“别陀威伊”号。经过两天战斗,沙俄舰艇被击沉19艘,被俘7艘,3艘突围到海参葳,其余的逃到中立国港口,俄舰队司令罗兹多文斯基被俘,聂博哥托夫投降。
详情...
太平洋舰队     东乡平八郎    

此战,日军大获全胜,而俄军几乎全军覆灭。对马海峡海战是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它深刻影响了海军技术的发展,将大炮巨舰主义推向颠峰;使得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皇的统治。


1905年9月5日

日俄战争结束

日俄战争结束

    1905年9月5日,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结束。
    9月5日,日俄双方在美国经过了长达25天的谈判后,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正式结束了在中国土 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
    日俄《朴茨茅斯条约》正约15款,附约2款,内容有:(1)沙俄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经济及军事特权,俄 国不得干涉。(2)俄国将从中国取得的旅顺口、大连湾的租界权及其附属特权,转让给日本。(3)俄国将其所获之中国南 满铁路及其支路、利权、煤矿等,无偿地转让给日本。(4)俄国将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割让给日本,并同意日民在俄国沿 岸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经营渔业。(5)日俄双方在各自的铁路沿线驻扎护路兵队,每公里不超过15名。日俄两国代表于8月在美国朴茨茅斯开始议和谈判。
    荒谬的是这场战争竟以中国的东北为战场,东北人民在长达19个月的时间里惨遭兵燹之灾,丧亡无计其数。日俄两军建筑炮台、挖掘战壕、修垫车道时,拆毁民房、毁坏民地、砍伐树木、驱使民工,无一不使东北国人遭难。仅海城杨家 园子等21屯,地亩禾苗被毁1万余亩,树木被砍伐5万余棵。战后侍赈灾民即38413户。据俄军统计,俄军粮秣的85 %取自中国东北,约90余万吨。清廷方面统计,东北人民死于战火的约2万人,财产损失折银6900万两。

详情...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不仅是对中国神圣领土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也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空前的浩劫。日俄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东北地区上进行的,可是清政府竟宣布局外中立,日俄两国军队在战区和中立区违背中国宣布的中立项目,奸淫烧杀,掠夺财物,无恶不作,2万中国人死于战火,财产损失折银6900万两。


1912年10月9日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1912年10月9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的黎波里居民观看意大利军队进入利比亚首都。1911年10月10日,10月21日,意大利军队进驻北非,乔瓦尼·焦利蒂政府向苏丹王梅尔梅特五世宣战。柏柏尔人猛烈反击意大利人的进攻,继而意大利军用空中力量对其打击。在登陆本格哈兹战役中,600名意大利士兵战死。
    1912年10月9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1911—1912年意土战争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保、塞、希随后参战。土耳其军节节败退,11月初请求欧洲列强调停。12月16日土耳其与4交战国在伦敦议和谈判。次年1月23日,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在德国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2月3日,战争再起。土耳其战败,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里海的米迪那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须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详情...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签订《伦敦条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使得奥斯曼帝国变成了待宰的羔羊,加剧了各国之间的明争暗斗,同时也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埋下了火种。


1913年6月29日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1913年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同盟诸国统治者扩张欲望增长,相互提出领土要求。这些争吵因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帝国主义集团插手而日益激烈。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希腊秘密订立反保加利亚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同年6月29日,保对塞、希发动突然攻击,遭猛烈抵抗。罗立即向南进军,土耳其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发动进攻。保四面受敌,不断受挫,至7月29日求和。
    8月10日,交战双万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塞、希、罗、土、门(门的内哥罗)各获得一些领土。战后,巴尔干诸国的组合发生变化,原先的反土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两个集团,一方是塞、希、罗,另一方是保、土。这两个集团的背后各由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势力操纵。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与奥匈帝国的矛盾,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详情...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不但没有解决巴尔干半岛的矛盾,反而促使矛盾更加尖锐化。在布加勒斯特和约的基础上,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希腊站到了协约国一方。而抱着复仇计划的保加利亚和德奥同盟国集团接近起来,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奥斯曼帝国加入到同盟国一方。


1913年8月10日

巴尔干战争结束

巴尔干战争结束

    1913年8月10日,巴尔干战争结束。1912年至1913年,围绕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问题接连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反土同盟,随后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也相继加入,巴尔干同盟形成。第一次巴尔干战争,阿尔巴尼亚获得独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了土在巴尔干半岛长达500年的统治。
    然而《伦敦和约》墨迹未干,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已经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各统治集团在分配战果时发生争吵。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签订《反保同盟》,随之罗马尼亚加入同盟。6月29日保加利亚军队对驻扎在马其顿的塞、希军队突然发起进攻,拉开战争序幕。1913年8月10日保、塞、门、希、罗五国在布加勒斯特签订和约,保加利亚丧失其在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及南多布罗加。以后,根据《保土条约》,土耳其又重占亚得里亚堡。至此,巴尔干战争结束。
    两次巴尔干战争推动了波斯尼亚人和黑塞哥维纳人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大塞尔维亚国家。俄国出于侵略目的,对这些要求予以支持。奥匈帝国则坚决反对塞尔维亚的扩大,还力图吞并塞尔维亚。这得到了德国的支持。而奥塞两国的冲突又势必引起奥俄冲突乃至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冲突。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巴尔干角逐争斗,使其成为欧洲的火药库

详情...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4年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Great War)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按当时的美元计算,参战国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也达1516亿美元。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有人估计,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参战国家达33个(28个国家正式宣战,5个国家与一个或多个同盟国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一说约6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约850万(一说接近1300万)士兵和1300万(一说超过900万)平民在战争中死亡,2100多万人受伤(其中350万人终身残疾),战俘和失踪人数接近600万。


1914年8月1日

德国向俄国宣战

德国向俄国宣战

    1914年8月1日,德国首先向俄国宣战  “一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在欧亚非三洲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的双方是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和以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德国早就希望打击和削弱自己的对手英国和法国,以便争霸欧洲。“萨拉热窝事件”使德国皇帝喜出望外,他鼓励奥皇不必踟蹰,并且坚决保证德国将助一臂之力。于是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10条苛刻条件,限令塞尔维亚在48小时内答复。其中有一条竟无理要求塞尔维亚允许奥国派员会审“萨拉热窝事件”的行刺者。这无异于干涉塞尔维亚内政。塞尔维亚除这条之外,其余条件全部接受。但是蓄意挑起战争的奥匈帝国借口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于7月28日下令军队炮轰塞尔维亚首府贝尔格莱德,对塞尔维亚宣战。
    在协约国方面,俄、法不能容忍奥匈的扩张,所以俄国宣布全国总动员。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一天,法国下令总动员。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4日,德国大举进攻比利时。同一天,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加入协约国行列,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这样,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争夺商品市场和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详情...
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     同盟国     协约国    

1914年8月2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14年8月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
    一战,是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于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和希腊王国等则属于协约国阵营。战场主要在欧洲,分为西线和东线战场。非洲、亚洲部分地区也受到波及。战争始于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作为结束标志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详情...
同盟国     协约国    

1914年8月4日

英国向德国宣战

英国向德国宣战

    1914年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
   同日,德国军队大举入侵中立国比利时,并向比利时的列日要塞发起猛攻,比利时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全面打响。当日,德军在列日前线投入12万军队,而比利时守军仅4万人。

详情...

1915年5月23日

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

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
    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以后与奥地利开战
    当月初,意大利退出3国同盟。3天前,内阁获得了战时的一切权力,德国召回她的驻罗马大使,与奥地利共同对意大利作战。意大利已经同英、法、俄联合起来反对同盟国。
    奥地利首先发起攻击。奥地利飞机轰炸了亚得里亚海岸的威尼斯、波托、科尔西尼、安科纳和其它四个地方的军火库。据报,意大利高射炮击退了奥地利的飞机,然后,两艘奥地利战舰参加了进攻,但奥军战舰被意方鱼雷艇击退。
详情...
同盟国    

等到下一次世界大战时,作为盟国的意大利,又要去坑的德国哭笑不得。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