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20年9月21日
1920年9月21日,民主革命家朱执信遇害。
朱执信1904年留学日本时与孙中山结识,次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归国后暗中宣传革命和策动起义。
1910年与赵声、倪映典等发动广州新军起义,次年参加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史称“三·二九”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在广东发动民军起义,对促成广东的和平光复起了巨大作用。
后随孙中山去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1920年,在广东虎门策动桂系军阀反正时,被军阀杀害。
1921年10月27日
严复,初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晚号愈野老人。1853年生。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66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1877年赴英国留学。1879年毕业回国,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1889年任总办。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在《直报》发表文章,主张变法维新。1897年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参与向清帝上百言书,提出变法的具体纲领。1900年任上海唐才常倡组之中国国会副会长。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学部名词馆总纂,资政院议员等。1896年至1908年间,先后译述《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穆勒名学》等。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倒退,不赞成民主革命运动。1915年任“筹安会”理事,晚年提倡尊孔读经,反对“五四”运动。1921年10月27日病逝于福州。辑有《愈樊堂诗集》、《严几道诗文钞》、《侯官严氏丛刻》、《严译名著丛刻》等。
1924年10月9日
1924年10月9日,近代翻译家林纾(林琴南)逝世
林纾(1852年11月8日—1924年10月9日),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长安卖画翁、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书画家,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苍霞精舍”的重要创办人 。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
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
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
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于时。复肆力于画。山水初灵秀似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偶涉石涛,故其浑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其题画诗云:“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花鸟得其师陈文台之传,淡墨薄色,神致生动。
晚年居北京,求者多以山水,而花鸟则不复作矣。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1925年3月1日
高君宇,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山西省静乐县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接受新思想。1919年5月参加和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任北京大学驻北京学生联合会代表。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同邓中夏、黄日葵等秘密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11月,参与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被选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转为中共。
1922年1月,参加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7月,参加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1923年6月,参加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任中共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12月,陪同孙中山北上,带病协助孙中山、李大钊等人进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筹备工作。1925年3月1日,任国民会议促成会代表,抱重病参加会议。会议期间,急病突发,医治无效逝世。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在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前,身着长衫,手握书卷的高君宇塑像傲然挺立。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孙中山早期受郑观应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毛泽东:“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德:孙中山先生在四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充分地表现了坚决和勇敢的革命精神。他不怕困难和失败,他在遭受失败后,又整顿好革命队伍,重新走上战场。孙中山先生能够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地进步,由早期的主张推翻皇帝、建立民国而进到晚年的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倡导民主革命而进到主张实现世界大同。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是在前进的。
邓小平:邓小平的谈话将孙中山的伟大的历史功绩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是开创国共合作,导致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1925年4月17日
黄飞鸿(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清末民国武术家、中医外科名医、舞狮名家。
黄飞鸿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师,三岁起随父亲学武,七八岁时,开始跟随父亲闯荡江湖,卖艺为生。1869年(同治八年),开始随林福成学习 “铁线拳”及 “飞铊”等绝技。1872年(同治十一年),移居广州,在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1874年(同治十三年),被广州三栏行聘为武术教练。约1877年(光绪三年),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1882年(光绪八年),黄飞鸿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1885年,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黄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1886年(光绪十二年),辞去了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1911年(宣统三年)8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25年(民国十四年)4月17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终年69岁。
1925年8月19日
1925年8月19日,中共创始人之一王烬美在青岛病逝。
王烬美,山东莒县人。1920年9月,与邓恩 铭、王翔千等人在济南组织山东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发起成立山东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会后回到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并任书记。
1922年1月,受中共指派,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 年7月回国,专搞职工运动,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并到山海关一带具体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回山东 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4年1月,王烬美作为山东代表前往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到济南、青岛等地宣传会议精 神,开展国民运动。因积劳成疾,身患肺病,不治去世。
1961年,董必武写下一首诗《忆王尽美同志》:
四十年前会上逢,
南湖舟泛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
君与恩铭不老松
1926年7月17日
8月24日,近代立宪派、资本家张謇逝世。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1853年7月1日生。光绪状元。授翰林院编修。早年入淮军将领吴长庆幕。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始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后陆续开办通海垦牧公司、上海大达轮步公司、资生冶铁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多家企业。1902年起,又兴办各种文教事业,建通州师范、南通学院、盲哑学校、伶工学校、幼稚园、南通图书馆、博物苑等。清末发起立宪运动,1906年组织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任江苏格议局议长,成为国内立宪派领袖。辛亥革命后,被南京临时政府任为实业总长。辞职不就。并与章大炎等成立统一党,拥护袁世凯,对抗同盟会。1913年任袁政府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1915年袁阴谋推行帝制,张謇辞归乡里,继续其文教、实业建设。晚年思想益趋保守,反对共产主义和群众运动。著有《张謇日记》等。
1927年3月31日
康有为,原名祖,字广号长素,又号更生。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1858年(清咸丰八年)3月19日生。光绪进士,授工部主事。
自1888年至1898年,鉴于中国惨败于日本,康有为7次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1895年第二次上书时,鼓动赴京会试举人1300余人署名,要求拒签和约,即“公车上书”,1898年6月11日,受光绪皇帝召见,详陈变法要领。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28日杀谭嗣同等“六君子”。
康即逃往日本。次年在加拿大组织保皇会,反对民主革命。1902年在印度写出《大同书》。1912年指使陈焕章在上海组织孔教会,发起“定孔教为国教”的活动。1917年在张勋策划复辟,扶浦仪“登极”,受命为弼德院副院长,旋即失败,躲进美国驻华使馆近半年,后游散国内各地。
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戍奏稿》、《礼注》、《中庸注》和《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1927年5月23日
唐继尧,云南会泽人。1904年人日本士官学校,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率滇军占领贵阳,任贵州都督,1915年12月,与蔡锷等通电护国讨袁,以都督名义兼任护国军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被举为护法军政府元帅,拒不就职。
1920年川滇战争爆发,被驱逐出云南,1922年任云南省长,鼓吹“职省自治”,自称川、滇、黔、鄂、赣、豫、陕七省“建国联军总司令。”
1927年被迫交出政权,改任有名无实的云南省务委员会总裁。
1927年11月29日
11月29日,中国近代著名的金石篆刻书画家吴昌硕在上海家中突患中风病逝,享年83岁。
吴昌硕1844年生于江西吉安。清末曾任江苏安东(今涟水)知县,1个月后即挂印离去。以后长期寓居上海。他30岁后开始学画,专精花卉。他吸收明清画家徐渭(徐文长)、朱耷(八大山人)、石涛、赵之谦诸家之长,并受当时画家任颐的影响,以金石篆刻之笔入绘画技法中,喜作花卉、蔬果。其笔墨酣饱、浑厚苍劲,别具新意,受近代画家影响很大。其代表作有《红梅》、《水仙山茶》、《荔子》、《荷花》等。1904年,吴昌硕与吴隐等在杭州西湖孤山创立西冷印社,自任社长。该社内至今还设有吴昌硕纪念室。
1928年6月3日
黎元洪,字木卿,1864年生,湖北黄陂人。早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至海军服役。甲午中日战争后,曾三次赴日本考察军事,任湖北新军帮带、管带、督带、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
辛亥革命后,充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副总统。1914年6月兼任参政院院长。1916年袁世凯死后,他继任大总统,与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1922年复任总统。1923年再度下台,后虽谋再任,均未成功。
1929年1月19日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省新会人。他11岁成秀才,16岁中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1895年春天,他赴京应考时,正赶上日本强迫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当时参加科举会试的18省1200名举人,一致推举康有为和梁启超上书朝廷。在他们写成的万言奏书中,提出了“拒和、迁都、变法”的三大主张。这一史称“公车上书”的伟大壮举,一时轰动了整个中国。
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意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词,“经济”,“组织”,“干部”等,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