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标签   >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战争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战争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战争历史大事件:蒋冯开战;粤桂战争爆发;克什米尔战争爆发;美军首次在越南作战;美国空袭北越;莱特湾大海战结束;二战战争重点转向太平洋;美英对柏林进行饱和轰炸;盟军解放巴黎;二战期间盟军在安齐奥登陆;日军攻陷衡阳

1

历史事件

1902年5月31日

布尔战争结束

布尔战争结束
    1902年5月31日,布尔战争结束。
    5月31日,弗里尼欣和约签订后,激烈的布尔战争于今日结束。布尔人把主权输给了英国人,但伦敦方面许诺说,布尔人不会失去政治权力。英国还同意支付给布尔人1200万美元用于重建家园。英方许诺不会因这场战争的原因而征收任何新的税款。
    这场战争使英国近3年来陷入困境,一些英国军官尝到了游击战争的苦头。自1812年以来,他们第一次不得不设法躲避布尔人骑兵的袭击。英国人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赢得了在南非开采金矿的权利。但英国在世界别的地方失去多少?对此人们正在拭目以待。英国人把精力用在南非,而这期间,德国人正在忙于加强海军建设。德国历史学家亨利希警告说,英国要为布尔战争付出代价。
详情...

1904年2月8日

日俄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爆发
    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和朝鲜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它和美西战争、英布战争一起构成了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标志。
    19世纪末叶以来日俄两国为称霸远东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展开了激烈争夺。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关于把中国辽东半岛割让日本这一条,在沙俄看来等于是抢食其禁脔,于是俄国联合法国与德国出面干涉,逼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日本对此怀恨在心。以后日本又制定“大陆政策”,企图吞并朝鲜,灭亡中国,独霸东亚。1900年俄国乘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它也力图将朝鲜占为己有。1902年英国为抑制俄国在远东扩张,与日本缔结同盟。德国为在远东牵制俄国,竭力挑唆日本对俄开战。美国也怂恿日俄开战,以在日俄两败俱伤之际坐收渔人之利。法国则支持俄国,反对英日同盟。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以图一决雌雄。
    1904年2月6日,日本照会俄罗斯终止谈判,并断绝外交关系。2月8日,日本海军未经宣战突然袭击俄罗斯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2月12日,中国清政府以日俄两国“均系友邦”为由,宣布局外中立。俄军由于补给困难以及指挥无能,屡遭失败。5月,日军占领大连;1905年1月又陷旅顺;3月,夺取奉天(今沈阳);5月,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击溃俄罗斯调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由于对马海战的惨败及国内革命的爆发,俄罗斯已毫无获胜之可能。此后美国出面调停,8月10日,日俄双方在美国朴茨茅斯正式举行和谈,于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俄战争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
    日本夺得中国辽东半岛和俄国库页岛南部以及对朝鲜的实际控制权。这场战争使中国东北人民和朝鲜人民遭受了惨重的战祸。日俄战争不仅是对中国神圣领土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也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空前的浩劫。
详情...
马关条约    

日俄战争的结果正式显现出20世纪的政治与战争的数项特点,许多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都首次用于日俄战争,如速射炮、机枪和射击准度更高的卡宾枪都在日俄战争中首次被大规模使用。日俄战争也是东亚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涉及两个现代化国家武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它因此被一些人称作“第零次世界大战”。


1904年8月19日

日军向旅顺港要塞发起第一次进攻

日军向旅顺港要塞发起第一次进攻

    1904年8月19日,日军向俄军坚守的旅顺港要塞发起第一次进攻。
    8月19日黎明,日本第三军在乃木希典指挥下向俄军坚守的旅顺港要塞发起第一次进攻。日军组织敢死队对要塞据点实施强攻,俄军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拚死抵抗。在仅仅5天之中,日军就伤亡1万5千人,被迫中止了第一次攻势。

详情...

1905年1月2日

日俄战争旅顺口俄军投降

日俄战争旅顺口俄军投降
    1905年1月2日,日俄战争中旅顺口俄军向日军投降。
    1月2日。经过日军半年之久的围困进攻,阿那托利-斯托赛尔将军终于交出了旅顺港。今天下午4时30分,乃木希典将军在东京接受了斯托赛尔的投降书。日本天皇作出保证,所有的投降部队将受到人道的待遇。然而,根据日本惯例,斯托赛尔则将被判处死刑;除非沙皇尼古拉肯出面为他求情。
    斯托赛尔和他的部队曾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努力。城内剩下的4.5万名俄国士兵,7700人战死,1.5万人受伤。斯托赛尔在彻底投降之前,交出了1万名处于饥饿状态的士兵。日方在11月27日至12月5日之间,共死亡1.1万名士兵。有些人并非死于炮火之中,而是坠落在俄国人设置在城市周围的层层铁丝网上。幸存者们踏着埋在冰雪里的伙伴们的尸体,艰难地而又是坚定地向前推进。
    沙皇期望俄军能取得胜利,以利于他对国内骚乱的镇压。而现在看来他恐怕无力继续与他的人民作对了。随着旅顺港的失陷,保住满洲中部的希望也化为泡影。
详情...
日俄战争    

旅顺港内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被歼,日本联合舰队获得对战争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制海权,为最终在对马海战中击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迫使俄国于1905年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奠定基础。


1905年3月1日

日俄战争奉天会战结束

日俄战争奉天会战结束
    1905年3月1日,日俄战争奉天会战结束伤亡:俄军九万,日军七万。
    3月1日,日军总攻沈阳,第三军占新民。俄军退出怀仁。3月8日,日军截断沈阳俄军北路。9日,日军占抚顺。10日,日军攻占沈阳,俄军大败。这是自旅顺口战役后最大的一次会战。这次奉天大会战俄军集结了11个军,组成3个兵团,日军集结了5个军。会战中俄军伤亡9万人,日军伤亡7万人。双方打得精疲力尽,都没有再继续进攻的能力,日俄陆战已接近尾声。
    12日,俄皇以李尼维齐代克鲁巴金为俄军总司令。
    15日,日本满洲军总司令都移入沈阳。16日,日军占铁岭。19日,日军占开原。22日,日军占昌图府,俄军退平街。
详情...
日俄战争    

这一仗打得俄军元气大伤。接下来,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战中全军覆没,日军随后占领了库页岛,与此同时,俄国国内又爆发了革命。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得不低头认输,整个日俄战争最终以日本的获胜而告终。


1905年5月5日

俄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峡覆没

俄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峡覆没
    1905年5月5日,俄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峡覆没。
    5月5日,俄海军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在越南洋面会齐,以对日作最后的决战。对这场战争来讲,已是姗姗来迟。还在日军进攻旅顺时,沙皇将波罗的海舰队改编成第二太平洋舰队,舰队由48艘新旧各型的舰船组成。列宁说:“它像整个俄罗斯帝国那样庞大,那样笨重、荒唐、无力、怪诞。”
    5月27日,俄国舰队经过7个多月的航行,驶入狭窄的对马海峡,由东乡平八郎所率领的日本舰队早已埋伏在那里。午后之时,日本舰队突然出现,俄国舰队匆忙应战,旗舰“苏沃罗夫”号受重创不能航行,舰队司令转移到水雷舰“别陀威伊”号。经过两天战斗,沙俄舰艇被击沉19艘,被俘7艘,3艘突围到海参葳,其余的逃到中立国港口,俄舰队司令罗兹多文斯基被俘,聂博哥托夫投降。
详情...
太平洋舰队     东乡平八郎    

此战,日军大获全胜,而俄军几乎全军覆灭。对马海峡海战是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它深刻影响了海军技术的发展,将大炮巨舰主义推向颠峰;使得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皇的统治。


1905年5月28日

俄日马岛海战

俄日马岛海战
    1905年5月28日,俄日马岛海战,俄军遭到惨重损失。
    5月28日,据官方报道随着罗热斯特文斯基将军的舰队在对马海峡被击溃,俄国对日海战中的最后一线希望终于破灭。日军声称击沉了12艘战船,不但包括两艘运输船和两艘巡洋舰,而且还包括“奥廖尔”号和“博罗季诺”号战列舰。日本政府承认在战斗中损失1艘巡洋舰和1艘鱼雷快艇。
    俄国舰队原来集中在波罗的海,在环绕地球航行半圈之后,遭到覆灭的命运。日本海军上将东乡平八郎的舰队在浓雾中接近敌舰。浓雾消散以后,他用鱼雷和炮火进攻。俄国人大吃一惊,迟迟才予以回击。在海战开始阶段就损失惨重。日军炮火集中轰击俄军战列舰。没有被击沉的俄国舰只正怆惶逃向中国的中立港口。这次惨败几乎使俄国海军在远东继续进行干涉的可能性完全破灭,并使人们对俄国未来的军事力量产生怀疑。
详情...

此战彻底击败了由38艘战列舰组成的俄国太平洋第2特混舰队,消除了俄国在东北亚的影响,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向世界证明了日本海军是一支不可轻视的海军力量,同时也为自己入侵中国东北和朝鲜清除了障碍。


1905年9月5日

日俄战争结束

日俄战争结束

    1905年9月5日,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结束。
    9月5日,日俄双方在美国经过了长达25天的谈判后,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正式结束了在中国土 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
    日俄《朴茨茅斯条约》正约15款,附约2款,内容有:(1)沙俄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经济及军事特权,俄 国不得干涉。(2)俄国将从中国取得的旅顺口、大连湾的租界权及其附属特权,转让给日本。(3)俄国将其所获之中国南 满铁路及其支路、利权、煤矿等,无偿地转让给日本。(4)俄国将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割让给日本,并同意日民在俄国沿 岸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经营渔业。(5)日俄双方在各自的铁路沿线驻扎护路兵队,每公里不超过15名。日俄两国代表于8月在美国朴茨茅斯开始议和谈判。
    荒谬的是这场战争竟以中国的东北为战场,东北人民在长达19个月的时间里惨遭兵燹之灾,丧亡无计其数。日俄两军建筑炮台、挖掘战壕、修垫车道时,拆毁民房、毁坏民地、砍伐树木、驱使民工,无一不使东北国人遭难。仅海城杨家 园子等21屯,地亩禾苗被毁1万余亩,树木被砍伐5万余棵。战后侍赈灾民即38413户。据俄军统计,俄军粮秣的85 %取自中国东北,约90余万吨。清廷方面统计,东北人民死于战火的约2万人,财产损失折银6900万两。

详情...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不仅是对中国神圣领土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也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空前的浩劫。日俄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东北地区上进行的,可是清政府竟宣布局外中立,日俄两国军队在战区和中立区违背中国宣布的中立项目,奸淫烧杀,掠夺财物,无恶不作,2万中国人死于战火,财产损失折银6900万两。


1912年10月9日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1912年10月9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的黎波里居民观看意大利军队进入利比亚首都。1911年10月10日,10月21日,意大利军队进驻北非,乔瓦尼·焦利蒂政府向苏丹王梅尔梅特五世宣战。柏柏尔人猛烈反击意大利人的进攻,继而意大利军用空中力量对其打击。在登陆本格哈兹战役中,600名意大利士兵战死。
    1912年10月9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1911—1912年意土战争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保、塞、希随后参战。土耳其军节节败退,11月初请求欧洲列强调停。12月16日土耳其与4交战国在伦敦议和谈判。次年1月23日,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在德国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2月3日,战争再起。土耳其战败,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里海的米迪那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须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详情...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签订《伦敦条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使得奥斯曼帝国变成了待宰的羔羊,加剧了各国之间的明争暗斗,同时也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埋下了火种。


1913年6月29日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1913年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同盟诸国统治者扩张欲望增长,相互提出领土要求。这些争吵因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帝国主义集团插手而日益激烈。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希腊秘密订立反保加利亚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同年6月29日,保对塞、希发动突然攻击,遭猛烈抵抗。罗立即向南进军,土耳其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发动进攻。保四面受敌,不断受挫,至7月29日求和。
    8月10日,交战双万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塞、希、罗、土、门(门的内哥罗)各获得一些领土。战后,巴尔干诸国的组合发生变化,原先的反土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两个集团,一方是塞、希、罗,另一方是保、土。这两个集团的背后各由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势力操纵。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与奥匈帝国的矛盾,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详情...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不但没有解决巴尔干半岛的矛盾,反而促使矛盾更加尖锐化。在布加勒斯特和约的基础上,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希腊站到了协约国一方。而抱着复仇计划的保加利亚和德奥同盟国集团接近起来,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奥斯曼帝国加入到同盟国一方。


1913年7月12日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
    1913年7月12日,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发生在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以后。这是孙中山企图挽回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发动的一次革命斗争,目的是要推翻袁世凯,重新恢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权。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热衷于议会民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袁世凯为掩盖罪行真相,还装腔作势,要严惩凶手。但调查结果表明,谋杀的指使人就是袁世凯,真相大白,全国舆论哗然。这时,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但是,国民党领导人中,除了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支持孙中山外,黄兴等多数人不同意发动革命反袁,而主张用法律解决。孙中山和黄兴的意见分歧导致二次革命迟迟不能发动。“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仓促上阵的讨袁军,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缺乏战略协同,他们冷冷清清,孤军奋战,甚至连多数国民党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以优势的武力,很快把讨袁军打败。
    8月18日南昌落入敌手,9月1日,南京又被攻占,原来宣布独立的各省,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先后撤销独立。“二次革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失败了。领导这次革命的孙中山被迫又一次流亡日本。
详情...
袁世凯     孙中山    

二次革命继承了辛亥革命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中国的革命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尽管在二次革命发动期,革命党人一度表现得犹豫和动摇,但由于孙中山的坚持,避免了不战而走的屈辱结局。战斗虽然遭到失败,重要的是,战斗的传统得到坚持,革命的火种得到保存。


1913年8月10日

巴尔干战争结束

巴尔干战争结束

    1913年8月10日,巴尔干战争结束。1912年至1913年,围绕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问题接连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反土同盟,随后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也相继加入,巴尔干同盟形成。第一次巴尔干战争,阿尔巴尼亚获得独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了土在巴尔干半岛长达500年的统治。
    然而《伦敦和约》墨迹未干,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已经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各统治集团在分配战果时发生争吵。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签订《反保同盟》,随之罗马尼亚加入同盟。6月29日保加利亚军队对驻扎在马其顿的塞、希军队突然发起进攻,拉开战争序幕。1913年8月10日保、塞、门、希、罗五国在布加勒斯特签订和约,保加利亚丧失其在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及南多布罗加。以后,根据《保土条约》,土耳其又重占亚得里亚堡。至此,巴尔干战争结束。
    两次巴尔干战争推动了波斯尼亚人和黑塞哥维纳人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大塞尔维亚国家。俄国出于侵略目的,对这些要求予以支持。奥匈帝国则坚决反对塞尔维亚的扩大,还力图吞并塞尔维亚。这得到了德国的支持。而奥塞两国的冲突又势必引起奥俄冲突乃至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冲突。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巴尔干角逐争斗,使其成为欧洲的火药库

详情...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4年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Great War)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按当时的美元计算,参战国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也达1516亿美元。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有人估计,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参战国家达33个(28个国家正式宣战,5个国家与一个或多个同盟国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一说约6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约850万(一说接近1300万)士兵和1300万(一说超过900万)平民在战争中死亡,2100多万人受伤(其中350万人终身残疾),战俘和失踪人数接近600万。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
    6月28日,一名年轻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开枪时,从他的手枪里射出的子弹可能是一场欧洲战争的第一枪。暗杀大公弗朗西斯-弗迪南德夫妇事件破坏了欧洲本来就难以保持的平静。这块大陆是个炸药桶。奥匈帝国由于其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国担心奥国将通过进攻塞尔维亚和加强它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对暗杀大公事件进行报复。沙皇尼克拉二世宣布他支持塞尔维亚。
    德国也向奥地利施加压力后,德皇写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永远把塞尔维亚消灭掉。”对于在巴尔干半岛使用武力的问题,奥地利一直在犹豫。但是这次暗杀和德国的压力结束了这种举棋不定的状况。
详情...

1914年8月1日

德国向俄国宣战

德国向俄国宣战

    1914年8月1日,德国首先向俄国宣战  “一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在欧亚非三洲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的双方是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和以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德国早就希望打击和削弱自己的对手英国和法国,以便争霸欧洲。“萨拉热窝事件”使德国皇帝喜出望外,他鼓励奥皇不必踟蹰,并且坚决保证德国将助一臂之力。于是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10条苛刻条件,限令塞尔维亚在48小时内答复。其中有一条竟无理要求塞尔维亚允许奥国派员会审“萨拉热窝事件”的行刺者。这无异于干涉塞尔维亚内政。塞尔维亚除这条之外,其余条件全部接受。但是蓄意挑起战争的奥匈帝国借口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于7月28日下令军队炮轰塞尔维亚首府贝尔格莱德,对塞尔维亚宣战。
    在协约国方面,俄、法不能容忍奥匈的扩张,所以俄国宣布全国总动员。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一天,法国下令总动员。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4日,德国大举进攻比利时。同一天,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加入协约国行列,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这样,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争夺商品市场和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详情...
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     同盟国     协约国    

1914年8月2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14年8月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
    一战,是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于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和希腊王国等则属于协约国阵营。战场主要在欧洲,分为西线和东线战场。非洲、亚洲部分地区也受到波及。战争始于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作为结束标志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详情...
同盟国     协约国    

1914年8月4日

英国向德国宣战

英国向德国宣战

    1914年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
   同日,德国军队大举入侵中立国比利时,并向比利时的列日要塞发起猛攻,比利时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全面打响。当日,德军在列日前线投入12万军队,而比利时守军仅4万人。

详情...

1914年8月23日

日本正式向德国宣战

日本正式向德国宣战

    1914年8月23日,日本正式向德国宣战,并出动飞艇在青岛投掷炸弹。
    8月23日,日本派兵侵入山东。9月2日,日军主力在山东龙口登陆,向青岛发动进攻。青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亚洲唯一战场。

详情...

日本对德国宣战,目的是得到包括德国当时在青岛的殖民地。在日本人看来,他们当时占领青岛,其实就是从德国手里抢来的,跟中国没有丝毫关系。这完全就是强盗的逻辑。


1914年9月15日

兴登堡再次打败俄国人

兴登堡再次打败俄国人

    1914年9月15日,兴登堡再次打败俄国人。
    9月15日,在保尔·冯·兴登堡将军和埃里希·威廉·鲁登道夫将军指挥下的德国军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在马苏里亚恩湖战役中击退俄国军队的进军。俄军损失了12.5万士兵,150门火炮和大约半数的运输工具。但德军在这场血战中也并非没有伤亡,他们当中有4万人被伦南康普夫指挥的俄军打死。
    尽管在人数上占优势,但是俄军无法战胜兴登堡的军纪严明的军队。这次战斗的观察家批评俄国指挥太差,缺乏有效的侦察和隐蔽手段以及联络失误,这一切都导致了俄国人打败仗。
    很明显,兴登堡的指挥以及他的经验大大提高了德国军队的战斗力。他的辉煌生涯开始于1866年普-奥战争期间,在1870-l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崭露头角。他在1878年奉命到总参谋部工作后到1911年退休前始终是一名强有力的、有影响的军官。于是,当上个月战争爆发时,兴登堡被召回,统帅德军保卫东普鲁士。他立即任命鲁登道夫为军队参谋长。

详情...

1914年10月29日

土耳其向协约国宣战

土耳其向协约国宣战
    1914年10月29日,土耳其被迫与协约国宣战。
    10月29日,土耳其政府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向协约国宣战——他们炮击了俄国黑海沿岸的敖得萨、塞瓦斯托波尔和费奥多西亚。土耳其国防大臣思维尔·帕夏的亲德情绪和德国的巡洋舰“格本”号与“布莱斯劳”号在康斯坦丁港口的出现是促使土耳其宣战的因素。土耳其与同盟国结盟后便能封锁俄国和协约国之间的主要运输线——达达尼尔海峡。德国海军上将冯·苏礁目前正在指挥土耳其海军。
    土耳其的参战必将改变协约国的战略局势。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不失时机地催促对土耳其采取行动,以便重新打开通向俄国的极其重要的运输线。
详情...

一战之前土耳其还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一战后土耳其只剩下小亚细亚的部分了,直接领土损失超过70%。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