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标签   >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中国教育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中国教育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中国教育历史大事件: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燕京大学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中共创办上海大学;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所专业艺术学校成立;山西设立大学堂;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招生;张之洞创立湖北师范学堂;张作霖创办东北大学;全国教育统计普查结束

1

历史事件

1902年4月27日

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

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
    1902年4月27日,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蔡元培当选为事务长,王慕陶等被举为干事。
    中国教育会在其章程中宣布:“本会以教育中国男女青年,开发其智识而增进其国家观念,以为他日恢复国权之基础为目的。”
    中国教育会提倡教育,是出于改造中国的政治目的,是为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而办教育,鲜明地揭示了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教育宗旨。为了实现这一宗旨,教育会计划认真地从事造就“共和的国民”这一工作。它设立了教育、出版、实业三个部,预备设立男女学堂,编印教科书、教育报,创办商店、工厂、公司。
详情...

1902年5月21日

张之洞创立湖北师范学堂

张之洞创立湖北师范学堂
    1902年5月21日,张之洞创立湖北师范学堂。
    5月21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于武昌创办湖北师范学堂。东路小学堂附属其旁,归师范学生教课,以资实验。师范课程,除普通学外,另加教育学、卫生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科,日课以8小时为率,专门培养中小学教习。学额120名,暂取品学兼优之文生入学,嗣后以中学堂学生升入。速成班定一年毕业,第二班二年毕业,第三班三年毕业。派武昌知府梁鼎芬为监督,廪生陈毅,举人胡钧为堂长。延聘日本师范教员一人为总教习。
详情...

1902年6月7日

山西设立大学堂

山西设立大学堂
    1902年6月7日 ,山西设立大学堂。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任西学专齐总理。
    山西开办学堂一案由李提摩太提出。义和团运动平息后,李提摩太在其所提出的《拟办山西教案章程》中,要求山西省赔款50万两建立学堂。1901年9月,山西巡抚岑春煊派洋务局提调周之骧,在上海与李提摩太谈判办学事宜,10月订出合同草案8条,商定由山西省筹措纹银10万两,交李提摩太开办中西学堂,办学期限为10年。
    6月,山西巡抚奏准设立大学堂,委派姚文栋为督办。李提摩太建议中西学堂并入山西大学堂,经过谈判,巡抚与李提摩太订立合并合同,将中西学堂作为山西大学堂西学专齐。该校规定,凡推荐就学之生员免缴食、宿、书籍费,且每月每人发给银元8元,等于花钱雇学生读书。该校第一班学生荟萃了全省精英。
详情...

1902年8月11日

中国第一所专业艺术学校成立

中国第一所专业艺术学校成立

    190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所专业艺术学校成立。
    8月11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成立,校址在南京北极阁下,它是国内最早开设图画手工科的学校。时下的师范教育,分优级、初级两级。优级师范即高等师范,培养的师资系为中学以上的教师。而这所两江师范是单独的优级师范,规模较大,学生最多时达六七百人。
    图画、手工以及后来添加的音乐课自创办起即已开设,图画手工科之能正式确立为主科,不能不归功于当时的监督李瑞清。李在晚清任过学部侍郎.晚年尤擅书画,对艺术教育具有远大的眼光。据言,他“咨询校中各国教授,汇集东西各国师范艺术教育设科之例”,“竭言亟应添设图画手工科的缘由”,向当时的学部提出呈状,请求设置美术师范专科,“学科以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科,兹单以图画言之”、即有“西洋画(铅笔、木炭、水彩、油画)、中国画(山水、花卉)、用器画(平面、立体)、图案画等”。

详情...

1902年10月14日

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

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

    1902年10月14日,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
    10月14日,京师大学堂经过一段时期的筹备,正式举行了招生考试。为作好招生工作,京师大学堂向全国各省督抚发出了通知,要求各地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各地方官接到通知后,先在本地选拔,择优录取,然后再送到京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京师大学堂这次招生的首先是速成科。考生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这种评分办法是中国高等学校以60分为及格标准计算学生考试成绩的开始,这次考试也是京师大学堂第一次举行的较正规的招生考试。本次共录取200名学生。

详情...

1902年10月29日

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招生

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招生
    1902年10月29日,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招生。
    10月,吴馨将家塾迁至上海小南门内,扩大规模,改名务本女塾。由吴综理、陆仲炳、陈菊生等任专任教员,沈颂平、沈叔逵、沈硕庵、王季贞、陈景韩等任义务教员。女塾首次招生,学生仅7人。该校以培养学生成为贤母良妻为宗旨,注重家政,认为“女子为国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国民,根本须提倡女教”,故该校取名“务本”。
详情...

1903年3月1日

上海震旦学院正式开学

上海震旦学院正式开学
    1903年3月1日,上海震旦学院正式开学。
    1898年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提倡新学。梁启超为了办一所译学馆,通过法国驻华使馆介绍,请中国天主教徒马相伯主持其事。后因慈禧复政,办译学馆一事遂告中止。1903年,清政颁布学制以后,马相伯建议蔡元培从南洋公学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学习拉丁文,共20人,入震旦学院学习。
    “震旦”,意为东方光明及前途无量之意。学校借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为校舍。马相伯为院长,亲订章程,实行学生自治。各种教授由教会委任。马相伯还请耶稣会会长协助。马相伯倾全部家资建校,合计项款达130万元。
详情...

1904年10月23日

北洋女子公学创办

北洋女子公学创办

    1904年10月23日,北洋女子公学创办。
    北洋女子公学,于天津创立,1911年7月,北洋女子公学并入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学校——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后续成为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的一支文化血脉。

详情...

1905年5月27日

私立复旦公学成立

私立复旦公学成立
    1905年5月27日,私立复旦公学成立。
    1905年3月7日,上海震旦公学140余名学生全体退学,反对法人干预教育,“废英文,重法文,教育各权皆掌之西教习”。震旦公学校董、近代教育家马相伯支持学生的正义行为,宣布出资创办复旦公学,“复旦”两字由学校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1905年5月27日,私立复旦公学成立。
详情...

1905年9月2日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诸科之中,惟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
    1902年8月15日颁布,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骛,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详情...
科举制度     张之洞     袁世凯    

受到西方的影响和洋务运动的发展,清政府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数学学科,从自然学科中选拔人才,设立了专门的经济学科。后来,在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朝廷开始办学,培养和选拔人才。


1905年9月4日

复旦公学开学

复旦公学开学

    1905年9月4日,复旦公学开学。
    9月4日,复旦公学开学。震旦学院因学潮解散后,马相伯、严复、熊师复等即筹办复旦公学,该校“系考取中学较深之学生,以英文教授高等普通科学,使能直入欧洲专门大学为宗旨”。请两江总督周馥拨银1万两为开办费,划吴淞营地70余亩为校园,并暂借吴淞提督行辕为临时校舍。学生170余人,分甲、乙、丙、丁、戊5班。公推马相伯为监督,李登辉主教务。

详情...

1905年9月23日

徐锡麟等创办大通学堂

徐锡麟等创办大通学堂

    1905年9月23日,徐锡麟等创办大通学堂。
    9月23日,由徐锡麟、陶成章等光复会成员创办的绍兴大通学堂开学。光复会成立后,主张以暗杀、暴动为手段进行革命。为了培训其成员,陶成章、龚宝铨、徐锡麟等在浙江绍兴城内择地办学,推徐锡麟为监督,黄怡为校长。招收来自金华、处州、绍兴各府的会党成员,对他们进行短期的革命教育和军事训练,以培训革命骨干。并拟定规约:“凡本学堂卒业者,即受本学校办事人之节制;本学校学生,咸为光复会会友”。
    大通师范学堂只设体操专修科,分特别、普通两班。特别班是会党志士;普通班一部分是会党成员,一部分是进步青年,两班所授课程主要是兵式体操和器械体操。此外,也酌情兼授国语、英语、日语、教育学、伦理、算术、地理、生物、图画等课程。学生毕业后,由清廷发给文凭,而在文凭的背面,学校则记上革命组织的暗号。学校大厅悬一联云:“十年教训,君于成军,溯数千年祖雨宗风,再造英雄于越地”;下联云:“九世复仇,春秋之义,愿尔多士修鳞养爪,毋忘寇盗满中原”。

详情...
徐锡麟    

1906年4月10日

中国公学在上海创办

中国公学在上海创办
    1906年4月10日,中国公学在上海创办。
    1906年2月,因大批留日学生返抵上海,没有着落,留学生中的姚洪业、孙镜清等各方奔走,募集经费,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租民房为校舍,筹办中国公学。两江总督端方每月拨银1000两,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校务实际由王抟沙主持。革命党人于右任、马君武、陈伯平等任教员。
    4月10日开学后,共招学生318人,分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理化专修班。
详情...

1909年6月6日

大连海事大学建校

大连海事大学建校
    1909年6月6日,大连海事大学建校。
    1909年,中国内忧外患,列强入侵、政府昏聩、国势岌岌可危,中华民族处于前程晦暗之中,“废科举、兴学堂、变革为新、防患御侮”的呼声上下迭起,“求强思变”成为时代强音;值此西学东渐、新旧教育制度更迭的时局下,1909年6月6日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事业学堂正式设立船政科(大连海事大学前身),勇开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之先河。
详情...

1911年4月26日

清华大学建校

清华大学建校
    1911年4月26日,清华大学建校。
    清初时,现清华大学工字厅、怡春园一带叫熙春园,咸丰皇帝为此园取名清华园,又叫“小五爷园”。早在明神宗时,神宗的外祖父李伟的园子就叫清华园。“清华”二字就是由此得来的。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与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银四亿五千万两。其中美国分得三千二百多万两。1904年,经谈判交涉,美国政府决定将赔款的一部分,自1909年起至1940年止,逐年按月“退还”给中国,指定用于文化教育事业。1911年4月26日,清华学堂正式成立,所有办学方法均照美国学堂实行。
    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了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国民党政府接管清华学校,将校名改为“国立清华大学”。
详情...

1912年5月15日

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
    1912年5月15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
    5月15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大学,1898年7月3日开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是其立学宗旨。初拟设大学、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10科,以达“总古今,包中外,该体用,贯粗精”之目的。招收官僚子弟及各省中学堂毕业生入学。戊戌变法失败后,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每堂也仅有10余人,性质仍与旧式书院相近。1902年复校。1910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是一所文理科综合大学。
详情...

1916年1月31日

燕京大学成立

燕京大学成立
    1916年1月31日,燕京大学成立,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任校长。
    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成立于1916年,它本来是由华北地区的几所教会大学合并而成的,包括北京汇文大学、通州华北协和大学、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分别由美国长老会、美以美会、美国女公会、公理会、英国伦敦会等合办,初期名为“北京大学”。
详情...

1917年10月15日

北京大学开始实行选科制

北京大学开始实行选科制

    1917年10月15日,北京大学开始实行选科制。
    10月15日,北京大学召集会议,议决着手学制改革,依照美国大学学制,采用选科制度。具体办法规定七项:一、各科皆有系统之编制。二、学生以习满若干单位为毕业,不必拘定年限。三、预科四十单位,以四分之三为必习科,以四分之一为选科。选科皆由各预科主任因程度而指定之。四、本科八十单位,半为必习科,半为选科,五、本科学生入校时,皆须择定本科教授一人为导师。六、选科于本门专治一系外,更当兼治与专科有重要关系者,其尚愿旁治他学者亦听之。七、凡前一学年之平均分数在甲等者,本学年可择选科规定之最多单位。此为我国大学行选科制之始。

详情...

1919年10月10日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创办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创办
    1919年10月10日,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创办。
    双十中学系菲律宾爱国华侨林珠光和马侨儒等人在民国8年(1919年)10月10日创办的,原为双十商科学校,民国14年改为完全中学,并命名为双十中学,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内迁平和县。1956年双十中学由私立改为公立,1964年12月改名为厦门第八中学,1983年恢复双十中学原名。
详情...

1921年4月6日

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

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厦门大学创办人为毕生致力于兴办教育事业的爱国华侨陈嘉庚。他是在明末郑成功演武场遗址上倾资创办的。此前,他在集美、厦门等地先后创办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水产、商船专科学校等各级学校多所,还设立了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和教育推广部等。
        陈嘉庚于1874年出生福建厦门市集美村。家境贫寒,17岁就漂洋过海,外出经商,艰苦奋斗,惨淡经营,后来成了南洋巨富。1919年秋回国,一心在家乡办学,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统称集美学校。在世界经济危机时,英国垄断集团故意为难他,不让他办学,他愤然地说:“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了自己的资产,把学校坚持办了下去。 
详情...
厦门大学    

江泽民: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华侨,他一生为祖国、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陈嘉庚先生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令人敬佩,他热心教育令人称颂、敬仰,厦门人民、福建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怀念他、学习他。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