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大事件盘点:公元17世纪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公元17世纪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公元17世纪历史大事件:中俄议定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三权分立”学说的奠基人孟德斯鸠诞生;英国“光荣革命”事件;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郑成功收复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郑成功军攻荷兰在台湾的热兰遮城;法国著名物理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帕斯卡逝世;马斯顿荒原之战爆发;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李自成攻克北京

1

历史事件

公元1640年5月30日

比利时画家鲁本斯逝世

比利时画家鲁本斯逝世
    1640年5月30日,比利时画家鲁本斯逝世。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礼。而宗教也成为鲁本斯画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
详情...

公元1640年6月5日

《聊斋志异》蒲松龄诞辰

《聊斋志异》蒲松龄诞辰
    1640年6月5日,明末《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诞辰。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聊斋志异》最富现实性和人民性的篇章,是那些揭露和控诉封建吏治黑暗、统治阶级腐朽和对人民的残酷迫害的优秀作品。《席方平》写冥间的城隍、郡司、冥王贪赃枉法,狼狈为奸,对负屈衔冤的席方平施行种种酷刑,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封建官僚机构的真实写照。《潞令》中的县官,贪暴不仁,死于他棍棒下的老百姓,狼藉于庭。《梦狼》写一个老人梦见衙门上下都是吃人的狼,堂上堂下,“白骨如山”,通过梦境则深刻反映了现实——官府就是虎穴狼窝,官吏就是吃人肉、喝人血的豺狼。在名篇《促织》里,作者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惊心动魄的人民苦难图,人命不及促织,这便是封建社会的现实。
    终生挣扎在科举道路上的蒲松龄,对于科举弊端有切肤之痛,所以,《聊斋志异》里有不少篇中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特别是对考官的昏聩无知刻画得入骨三分,对科举制度戕害读书人的心灵,写来酣畅淋漓,令人回肠荡气。在名篇《贾奉雉》中真实地描写科场的美恶倒置,试官的愚智不分。在《司文郎》、《考弊司》、《于去恶》等虚幻故事中更尖锐地讽刺了考官的不学无术、爱钱如命。难怪在《三生》中一群科举失意者的鬼魂,一起向阎罗王请愿,要求对看不出文章好坏的考官,“挖其双睛,以为不识文之报”,“剖其心,以伸不平之气”,这种纯属幻想的离奇情节,无疑是反映了广大屡困场屋的知识分子的愤懑情绪。蒲松龄还以漫画家的笔触,为科举制荼毒下的知识分子画像,《王子安》中困于场屋的名士,白日作梦成翰林,“大呼长班”,为狐仙讥笑、戏弄,这就把读书人那种迷离恍惚、如痴如狂的精神状态,勾魂摄魄地描绘出来。
详情...

公元1640年12月1日

葡萄牙贵族发动革命

葡萄牙贵族发动革命
    1640年12月1日,葡萄牙贵族发动革命,恢复独立。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沦为西班牙的藩属。1581年,葡萄牙议会同意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兼葡萄牙国王,称费利佩一世。西班牙人的横征暴敛,使葡萄牙人民陷入极度贫困的境地,葡萄牙的舰队、海防遭到严重破坏,它在东方的一些主要殖民地也渐渐落入英国、荷兰人手中,从此葡萄牙迅速衰落。
    1640年5月,巴塞罗那爆发了起义;为了镇压这次起义,葡萄牙的贵族们都收到了动员令,让他们去加泰罗尼亚参战。这项动员令让忍耐已久的上层阶级也坐不住了。大家开始聚集在当年的王位继承人女公爵卡塔琳娜的孙子、如今的布拉甘萨公爵若奥的周围,策划着一次干脆彻底的行动。
    1640年12月1日上午九点左右,40名王公贵族突然冲进里贝拉王宫,控制了宫廷卫队,随后抓出来代表菲利普行使权力的他的表妹曼图阿女公爵和她的国务大臣米格尔·德·瓦斯贡塞洛斯。在将后者处死之后,这些人逼迫女公爵命令圣若热城堡和特茹河各要塞的西班牙守军立即缴械投降、不得抵抗。一切办妥之后,他们才走出王宫,号召人民起来欢呼葡萄牙的光复。15天之后,布拉甘萨公爵正式加冕成为葡萄牙国王,称若奥四世。布拉甘萨王朝就此建立。
    葡萄牙随后与西班牙进行历时达28年的光复战争。双方在1668年缔结《里斯本条约》,其中西班牙把葡萄牙原来拥有的领土和海外属地,除了休达外,全部归还给葡萄牙。
详情...

公元1642年1月2日

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四世出生

    1642年1月2日,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四世出生。
    穆罕默德四世(1642年1月2日-1693年1月6日)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1648年至1687年在位,全名 穆罕默德·本·易卜拉欣·本·艾哈迈德,登基时年仅六岁。
    由于年幼,大权落入其母和祖母手中。其统治初期政治黑暗,叛乱频发。后任内第一位大维齐尔穆罕默德·科普鲁律(1576-1661年)当政后情况才大有改观,通过采取各种高压政策,暂时稳定了国内秩序。科普鲁律又不顾国内宗教势力反对,将宗教基金改拨世俗用途,缓解了财政危机。
    从1663年起,穆罕默德四世开始连年对欧洲基督教国家用兵,导致穷兵黩武,并先后败于奥地利、俄国、威尼斯等国,也丧失了废立东欧各国君主的权利。内外交困之下,最终导致了穆罕默德四世的废黜,奥斯曼帝国进一步衰落。
详情...

公元1642年1月8日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
    1642年1月8日,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
    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享年77岁,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研究了速度和加速度、重力和自由落体、相对论、惯性、弹丸运动原理,并从事应用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描述了摆的性质和“静水平衡”,发明了温度计和各种军事罗盘,并使用用于天体科学观测的望远镜。他对观测天文学的贡献包括使用望远镜对金星相位的确认,发现木星的四颗最大卫星,土星环的观测和黑子的分析。
    伽利略(Galileo)提倡日心说和尼古拉·哥白尼主义在他的一生中一直是有争议的,当时大多数人都赞成地心模型(如Tychonic系统),但他遇到了天文学家的反对,他们由于缺乏恒星视差而怀疑日心论。此事由罗马宗教裁判所在1615年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日心论“在哲学上是愚蠢而荒谬的”。由于在许多地方与教皇统治明显矛盾,因此形式上是异端的。伽利略后来在“关于两个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1632年)中捍卫了他的观点,该对话似乎攻击了教皇乌尔班八世,从而疏远了他和耶稣会士,后者一直支持伽利略。他被宗教裁判所审判,被发现“强烈怀疑异端”,并被迫退缩。
    他在软禁中度过了余生。在软禁期间,他写了《两门新科学》,其中总结了他四十年前在现在被称为运动学和材料强度的两门科学上所做工作。
详情...

公元1642年12月12日

航海家亚伯·塔斯曼发现新西兰

航海家亚伯·塔斯曼发现新西兰
    1642年12月12日,荷兰航海家亚伯·塔斯曼发现新西兰。
    阿贝尔·塔斯曼,荷兰探险家、商人。他生于荷兰格罗宁根,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资助下,他于1642年和1644年进行了两次成功的远航,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汤加和斐济。
    他在17世纪30年代受雇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至摩鹿加群岛的航线上服务。1638年,他将妻子也接到巴达维亚,定居在东方。在其后的数年里,他去过日本和巴邻旁。
    1642年,他受命去寻找“失落的南方大陆”,11月24日,他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并以荷兰东印度总督安东尼·范·迪门之名命名其为“范迪门地”。12月13日,他抵达新西兰南岛,稍作探索后,他误以为这是南美洲的南端,于是继续北上,12月18日,他的船队遭到毛利人的袭击,损失了4名水手。1643年1月21日,他发现了汤加,然后回航,途中发现了斐济。他经过新几内亚岛后,于6月15日回到巴达维亚。
    在1644年的第二次航行中,塔斯曼穿过了托雷斯海峡,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澳大利亚大陆就在南方,错过了发现新大陆的机会。他的航行虽然发现了许多地方,但是没能开辟出新的贸易航线,因此,直到一个世纪后詹姆斯·库克重新发现这些地方之后,塔斯曼的功绩才被真正承认。
    现在,他的名字被列入最伟大航海家之列,塔斯马尼亚岛和塔斯曼海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评论:敢于闯荡,才能有伟大的发现。
详情...

公元1644年3月18日

李自成攻克北京

李自成攻克北京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自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详情...

公元1644年4月25日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
    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汉族,明朝末代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天启二年(1622)封为信王。七年,其兄熹宗朱由校病死,以无子,遗诏传位由检。八月即帝位,改明年为崇祯元年。天启以后,明朝统治阶级全面腐朽,社会生产凋敝,满洲后金政权日益强大,农民起义方兴未艾,思宗即位之时,明王朝正面临两面作战、腐朽衰落的严峻形势。
    为了挽救明朝的灭亡,他力图振作,先后起用袁崇焕、孙承宗等督守辽东,又以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等镇压农民起义。增派三饷,增加田赋以筹措军饷,因而加重了农民负担,又大大加深了整个社会的危机。朱由检性格多疑,刚愎自用,驭下苛刻寡恩。在位十七年中,频繁更迭阁部臣僚,诛杀督抚大吏。崇祯三年(1630)以“谋叛罪”杀抗清名将袁崇焕后,日益倚仗宦官,政治更为腐败。此后满洲贵族军队多次越过边墙深入河北、山东等地,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主力的农民起义更是日兴月盛。
    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军攻克北京,朱由检自缢煤山(今景山),明王朝灭亡。后南明弘光朝廷上谥号为思宗,不久改谥毅宗;隆武朝廷又改谥威宗;清朝谥为怀宗,庄烈愍皇帝。
详情...

公元1644年5月27日

山海关战役爆发

山海关战役爆发
    1644年5月27日,山海关战役爆发。
    1644年4月25日,大顺军攻入北京城。 5月15日,吴三桂据山海关袭击大顺军消息传至北京城。 5月18日,李自成、刘宗敏率领大顺军出兵京城,兵锋直指山海关。 5月26日,大顺军到达山海关,并形成了对吴三桂的包围,开始进攻山海关。5月27日,清军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出迎,大军入关。于中午出击,大顺军溃败。6月3日,在北京城的李自成举行了称帝仪式,次日清晨离京。山海关一役,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相当重要,此役确认了是大顺还是大清来取得中国的统治地位,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
    首都沦陷、皇帝自杀,从而标志着明帝国的灭亡。当时中国的四大势力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占据辽东之大清政权、拥有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之南明政权,以及正入蜀的张献忠之大西政权。就当时的形势看,大顺是最有可能统一全国的政权,庞大的军力足以威慑其他三大势力,从北京城接管过来的、完整的帝国中央政府官僚可以用来迅速稳定国内局势。 然而,接踵而来的山海关战役,即清军和大顺军的第一次战役改变了大顺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从李自成入京到离京,短短四十几天内,大顺的优势迅速转化为大清的优势。
详情...

公元1644年6月6日

清军兵临北京城下

    1644年6月6日,清朝八旗军在睿亲王多尔衮的统领下到达北京。
    1644年6月3日,李自成山海关兵败后,退至北京。李自成在武英殿登极称帝。6月4日,李自成下令焚毁紫禁城宫殿和各门城楼,率领大顺农民军撤出北京。
    6月5日,清朝八旗军在睿亲王多尔衮的统领下到达北京东面的通州城。6月6日,八旗军进朝阳门,入紫禁城。原明朝的文武百官出城5里外跪迎多尔衮。接着,多尔衮命兵部传檄天下:剃发降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故明诸王归顺者,不夺其爵;各衙门官员等具照旧录用。6月8日,清廷命官民等为明崇祯帝服丧。后造陵墓,行葬礼,是为思陵。
    1644年10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告祭天地宗社,即皇帝位,“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顺治”。
详情...

公元1644年6月29日

克罗普里迪桥战役爆发

克罗普里迪桥战役爆发
    1644年6月29日,克罗普里迪桥战役爆发。
    6月29日,克罗普里迪桥战役爆发,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亲自指挥的王军击败了议会军。这次战役成为英国内战中王军的最后一次胜利,数日后就爆发了决定性的马斯顿荒原战役。
详情...

公元1644年7月2日

马斯顿荒原之战爆发

马斯顿荒原之战爆发
    1644年7月2日,马斯顿荒原之战爆发。
    7月2日,在克伦威尔率领的左翼骑兵队的奋战下,英国国会军一举将查理一世的国王军(统帅为鲁伯特王子)击溃。此战役中国王军投入1.5万人(骑兵7000人),死亡3000多人,被俘1500人。马斯顿荒原之战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它扭转了国会军连连失利的局面。克伦威尔的部队因此战役以“铁骑军”闻名全国。
详情...

公元1644年9月20日

清顺治帝迁都北京

清顺治帝迁都北京

    1644年9月20日,清顺治帝驾车由盛京出发,迁都北京,沈阳成为陪都。
    清世祖顺治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是清爱新觉罗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晚七点至九点)生,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 崇德八年(1643年)二月十六日承袭父位,时年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1644年改元顺治。九月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日即皇帝位于武英殿。福临是于顺治元年入关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岁(1651年)亲政。从此,北京成为了清朝的皇城。

详情...

公元1662年1月25日

郑成功军攻荷兰在台湾的热兰遮城

郑成功军攻荷兰在台湾的热兰遮城
    1662年1月25日,郑成功军攻荷兰在台湾的热兰遮城。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亲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于台湾禾寮港登陆,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1662年1月25日 郑成功军攻荷兰在台湾的热兰遮城 。击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郑成功在台湾成立第一个汉人政权,然而,因为当时热带地方卫生条件不好,郑成功感染时疫,终于病倒,同年5月病逝,享年39岁。原葬台南洲仔尾。康熙皇帝题撰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详情...

公元1662年2月1日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2月1日,我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1646年,清军渡过了钱塘江,占领浙江。掌握隆武朝政大权的郑芝龙降清。郑成功痛心于国破家亡和人民苦难,拒父劝降,焚衣招贤,募兵抗清。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厦门作为抗清根据地。郑成功第三次北伐失败后,兵力大伤。他考虑了全局形势,如果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台湾,扩大抗清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形势就会好得多。而且台湾人民不堪忍受荷兰侵略者的暴行,切盼解放。于是郑成功决定挥戈东征,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这是郑成功正告荷兰殖民者的庄严誓词,也是他“十年始克复先基”的意愿。
    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侵占了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了长达38年殖民统治与掠夺,台湾人民灾难深重,盼望祖国收复台湾。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披甲执剑,率领大军浩浩荡荡从金门料逻湾扬帆出发,凌波越海去收复台湾。经过9个月的围攻,荷兰人弹尽粮绝,最后不得不挂白旗投降,派人送出了投降书。1662年2月1日,举行了受降仪式。这一天,荷兰侵略者在中国人民面前低下了头。
    郑成功收复台湾5个月后,因戎马倥偬,操劳成疾,不幸逝世,时年只有38岁。
详情...

公元1662年6月23日

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

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
    1662年6月23日,中国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
    郑成功(1624年8月28日—1662年6月23日) ,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以赤嵌城为东都,建立府县,编制军队,屯田垦荒,奖励移民,推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久,突然暴病而亡,年仅38岁,子郑经嗣位。
详情...

公元1662年8月19日

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帕斯卡逝世

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帕斯卡逝世

    1662年8月19日,法国著名物理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帕斯卡逝世。
    布莱士·帕斯卡(1623.6.19—1662.8.19,距今已354年),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于1653年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为此写成了《液体平衡的论述》的著名论文,详细论述了液体压强的传递问题。应用这个定律制造的各式各样的液压机械,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建立的直觉主义原则对于后来一些哲学家,如卢梭和伯格森等都有影响。
    1662年8月19日帕斯卡逝世,终年39岁。后人为纪念帕斯卡的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简称帕,符号是Pa。

详情...

公元1689年1月18日

“三权分立”学说的奠基人孟德斯鸠诞生

“三权分立”学说的奠基人孟德斯鸠诞生
        1689年1月18日,“三权分立”学说的奠基人孟德斯鸠诞生
        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孟德斯鸠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影响广泛,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详情...

公元1689年2月6日

英国“光荣革命”事件

英国“光荣革命”事件
        1689年2月6日英王詹姆士被宣布“自行退位”,立威廉和玛丽为国王和女王,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所谓的“光荣革命”事件。“光荣革命”实际上就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发动的一次政变,目的就是为了在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巩固资产阶级政权。 
详情...

公元1689年8月22日

中俄议定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中俄议定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689年8月22日,中俄议定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是大清帝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签定的第一份正式条约。两国在雅克萨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后于1689年8月22日,俄罗斯全权代表陆军大将费耀多罗和清王朝全权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在尼布楚(现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定的边界条约,
        内容为: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西属中国,东属俄国;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15人以上集体越境正法;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两国彼此不得收留逃人。 

详情...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