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前565年4月8日
释迦牟尼(前565—前486),佛教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前565年4月8日诞生于古代印度迎毗罗国的蓝毗尼(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释迦牟尼幼年时惯于沉思,对人生的生、老、病、死痛苦极为同情,于是他研究解脱的方法。
在29岁时舍弃王位,离别妻儿,出家修道。经历了6年的苦行,并无成果。他走到菩提场的一棵华钵罗树下,铺上吉祥草,向东盘坐,冥思49日,终于战胜魔障,获得彻底觉悟而成为佛。时年35岁。公元前486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涅槃。
公元前486年1月12日
释迦牟尼佛八十岁时,佛陀在毗舍离城坐雨安居,宣布将在三个月后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后食用铁匠纯陀(周那)奉献的世间奇珍栴檀树耳(Sukara-maddava),重病发作(南传记载为痢疾,北传记载为背痛)。释迦牟尼口渴,让阿难去给他打水喝。释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们继续向前走。走到拘尸那醯连尼耶跋提河的岸边,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命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下卧具(《杂阿含经》记载为“绳床”),头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侧偃卧,左足置右足上,弟子们都守候在身边,聆听佛陀的最后教诲。夜里须跋陀罗(Subhadra)去求佛开示,成为佛陀的最后弟子,佛于此拘尸那罗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火化后的舍利由摩揭陀国王阿闍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带回建塔(即舍利塔)供养。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公元589年6月4日
戒日王(589—647年),印度戒日朝国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乃印度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为中国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游的缘故,而单就印度历史而言,他也是最具影响的帝王之一。
戒日王还有一个措施影响了印度历史的发展,他在位时间大量对教俗封建主颁赐土地,大大促进了印度封建制的发展。戒日王朝时期被视为印度进入成熟封建制的阶段。
戒日王是个慷慨的文学赞助者,他的宫中有著名文学家波那跋陀,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个出色的文学家,写过《妙容传》等3个剧本。
戒日王于647年去世后,他的帝国很快土崩瓦解了。古代印度从未有中央集权的观念和传统,而戒日王征战打下的帝国,实际上也近似于众多封建王公组成的联盟,戒日王只是担当盟主的角色。此后印度历史进入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无序状态,直到12世纪末德里苏丹国的建立。总的来说,戒日王虽然对印度政治统一的进程贡献不大,但在文化统一方面则影响甚大。他在本排行榜中居第94位。
1908年7月13日
提拉克是国大党激进派领袖,历史学家,出身于马拉特的婆罗门家庭,1876年毕业于孟买大学,随即投身印度民族主义运动。1886年他参加国大党并担任秘书。主张以暴力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但宣传印度教民族主义,维护种姓制度和一些落后习俗,在社会和经济问题上观点保守。1895年举办纪念马拉特反抗莫卧儿帝国的英雄西瓦吉的群众大会,希望唤起民族意识,并借此向英国殖民者示威。1896年发起抵制英货运动,1896—1897年孟买地区发生饥荒,提拉克号召农民抗租抗税。
1907年12月国大党温和派与激进派分裂,后者成立了“民族主义者党”。1908年6月英国殖民政府以“颠覆罪”逮捕提拉克,7月13日至22日在孟买最高法院开庭审判,判处其6年监禁。提拉克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把法庭当成宣传民族独立的讲坛。7月23日孟买10万工人举行全市总罢工。
1910年1月25日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947~1948)巴基斯坦的缔造者,第一任总督。1876年12月25日生于卡拉奇,1948年9月11日卒于同地 。1892 年进入伦敦林肯律师学院学习。1896年在孟买执律师业。1906年加入印度国民大会党。追随温和派领袖D.瑙罗吉和G.K.戈卡尔。1910年1月25日由孟买穆斯林推选为中央立法会议议员。1924年被选为“穆盟”主席。1942年2月,英国政府宣布给予印度完全独立,8月14日真纳在他诞生的故乡卡拉奇宣誓就任巴基斯坦自治领首任总督。
1919年4月6日
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高涨,英国殖民者为了隐住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一方面拉拢和收买印度的上层分子,一方面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19年3月颁布了镇压人民群众的《罗拉特法》,这更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强烈反抗。甘地及其领导下的国大党号召印度人民在4月6日举行总罢业的绝食,抗议《罗拉特法》,但同时却又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充分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但是,印度人民冲破了国大党的限制和约束,1919年4月10日,英国殖民者在反美斗争中比较剧烈的旁遮普省的阿姆利则,逮捕了两名民族运动活动家,3万群众举行抗议示威,殖民者悍然屠杀示威群众,愤怒的群众在当天就赶走了殖民军,占领了阿姆利则城。13日,数千名群众在阿姆利则的广场集会,英军截住广场出口,用机枪向场内手无寸铁的集会群众扫射达10分钟之久。据官方大大缩小了的统计数字,近400人死亡,1200人受伤。这就是英国殖民当局一手制造的耸人听闻的的“阿姆利则惨案”。这一事件激起了印度人民更大的愤怒,全国各地相继爆发起义。
1919年4月13日
1919年3月《罗拉特法》颁布后,印度人民举行抗议示威游行和罢工、罢课、罢市运动。4月10日,殖民政府在阿姆利则城逮捕两名印度民族政治家并将其驱逐,3万群众在市政厅广场举行抗议集会,遭到武装警察和军队的镇压,示威转变成人民起义,赶走殖民军队,占领了火车站、电报局和电话局。当日晚,殖民政府派戴尔将军率英军开进该城。4月13日,2万群众在杰利安瓦拉培广场举行集会,庆祝本地节日。
戴尔将军率领配备有几辆装甲在的军队包围广场,封锁广场出口,用机枪向集会群众扫射达10分钟之久。当人群蜂拥冲向狭窄的出口时,戴尔命令军队再次向人群密集处射击,直至子弹射完才撤走。
惨案消息被殖民政府封锁达4个月,至10月始被披露,激起旁遮普和印度各地更大规模的反英斗争。据甘地暗中调查,此惨案死1千2百人,伤3千6百人。因反应强烈,英国不得不将戴尔调回。
阿姆利则惨案成为甘地于1920~1922年发动全国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导致印度最终走向独立的直接原因之一。
1920年8月1日
1920年8月1日,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开始不合作运动。
1919年11月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袖甘地第一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1920年7月28日,甘地宣布8月1日将开始不合作运动,强调非暴力原则,并拟定其内容:退还英王所授爵位、勋章,辞去在地方机构中所任公职;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一切集会;抵制英国殖民教育,退出英国官方学校,自己齐办学校:抵制英国法院,自设仲裁机构;拒绝到美索不达米亚参军服劳役;抵制议会选举;抵制外国货等。
1922年2月4日
2月4日,印度联合省·戈拉克普尔地区乔里乔拉村发生村民反抗英国殖民政府警察镇压的事件。乔里乔拉村村民响应甘地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号召,当天举行示威游行,警察开枪射击,直至子弹射完才撤回警察局:愤怒的农民纵火焚烧警察局,使22名警察丧命。殖民政府进行镇压,杀死44人,数百人被流放服苦役。此事件后甘地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2年2月10日
2月10日,印度国民大会党工作委员会通过决议,不定期地停止“不合作运动”。“不合作运动”是甘地争取印度独立的一整套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印度国大党奉行的重要纲领,这个决定,岂非有违他们的宗旨?
话还得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印度国内形势说起。那时候,印度民族民主运动正处于高潮中,罢工浪潮已席卷了各个工业中心,农民斗争也正方兴未艾。1918年底至1919年初,孟买纺织工人举行罢工,参加人数竟达12万人之众,英国殖民当局准备武装镇压。为了抵抗英国殖民当局这一暴行,作为印度民族民主运动领袖的甘地当时就发出了要求全印度人民总罢工的号召,企图把斗争限于非暴力的范围内来进行。总罢工开始了,但是英国军队采取的却依然是武力的镇压,仅阿姆利城则一地,群众被打死的就达1000多人,击伤的达2000余人。血的教训,迫使印度工农运动突破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束缚,特别是农民的斗争,很多地方明显地采取了武装起义的方式。曹里——曹拉村这一事件震动了敌人,也震动了国大党。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大党作出这个决定,它充分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
1930年3月12日
3月12日,甘地率领70多名崇拜者向海滨丹地进军,沿途宣传,号召人民破坏英国殖民政府的食盐专卖法。他和他的同伴照常每天纺一小时纱。当他们的队伍经过时,村民潮水般加入他们的队伍,当他们到达丹地海滨时,远征的队伍达到几千人之多。各地人民纷纷以海水制盐,这种破坏食盐专卖法的狂热席卷了整个印度,食盐这种违禁品也在各村庄和城镇公开销售。4月9日甘地为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规定范围:自制食盐,对酒店、鸦片烟馆和洋布商店进行监视,自己纺织棉纱棉布,学生罢课,公务人员退出公职等。
在这次运动中,英国殖民政府和资本家遭受很大打击,英国总督欧文寻求妥协,1931年3月5日与甘地反复协商后签订《甘地一欧文协定》,殖民政府承认国大党为合法,国大党将结束不合作运动,并派代表参加它曾抵制的英印伦敦圆桌会议。1931年12月国大党卡拉奇会议通过此协定。第二次不合作运动结束。
1930年5月27日
5月27日,圣雄甘地被捕之后,他那成千上万的追随者们掀起了一个反对英国统治的温和抵抗运动的高潮,印度各大城市群情激愤。
在孟买,参加暴乱的人群与印度警察和英国军队发生冲突,至少有6人被打死,60人受伤。值得注意的是,至今对温和抵抗运动未表示支持的穆斯林在这次孟买骚乱中也加入到了印度教徒行列中。
在浦那附近一所监狱的牢房里接受采访时,甘地说他对这样的暴力事件感到吃惊,但他说,他相信那不是他那些主张温和抵抗的门徒们搞的。”
据说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哲学是从1919年一群闹事的印度人在阿姆利则城遭到英国人屠杀时开始的。这一惨案使他相信自由不能用暴力来争取,甘地在南非当过律师,并曾用他的知识和地位力图结束当地印度人受压迫的状况。
1932年1月4日
1月4日,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圣雄甘地和他的国大党其他成员再次入狱。伦敦会谈失败以后,英国当局变本加厉地对甘地及其追随者施加压力,圣雄鼓动印度人民加强国内的反英活动。
“从睡梦中醒来吧!”甘地在发出抵制英货的命令时说道,“不要外国衣服,不要麻醉剂。不要暴力。拒绝一切旨在摧毁民族精神的法令。”
政府宣布甘地的国大党为非法组织。按照新的法律,组织和平的纠察队也属非法行动。国大党对此作出的反应是吸收更多的支持者,在更多的工厂组织罢工。
1941年8月7日
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泰戈尔逝世。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泰戈尔是印度的孟加拉族,孟加拉语才是他的母语,泰戈尔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用孟加拉语写就的。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1942年1月16日
1945年9月21日
1945年9月21日,英国同意印度独立。
9月21日,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称,今年冬天将采取措施,在地方选举之后建立印度自己的政府。
在对印度人民的广播讲话中,艾德礼说,在地方中央议员的选举之后,我们将采取“积极的的步骤”建立一个由印度人选举出的代表组成的立宪会议,负责起草自己的宪法。这一提议并没有提及印度领导人提出的释放政治犯、恢复印度公民自由的要求。全印度大会委员会要求印度、缅甸、马来西亚半岛、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
1945年11月22日
1941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苏巴斯-钱德拉-鲍斯出狱后逃至德国,召集印度志愿人员,企图组织军队与英军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抵日本,1942年以英军俘虏中的印度士兵为主,招募印度侨民,组成3个师计有9万人的“印度国民军”。在仰光登陆 后从东面进攻印度,被英军击溃。鲍斯于1945年战争结束前死去。 日本投降后印度国民军向英军投降。
1945年11月在德里的红堡,军事法庭审判印度国民军三名军 官,判处长期监禁。印度人民将印度国民军视为用武力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士。国大党为此成立辩护委员会, 加尔各答、孟买等地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判刑。英国殖民政府继 续审判印度国民军其他军官,1946年2月又判处一军官7年徒刑, 加尔各答学生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并筑起街垒,与警察发生流 血冲突。抗议运动发展为二次大战后初期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 统治斗争高潮的一部分,全国各地发生大规模罢工。
1946年8月24日
1946年8月24日,尼赫鲁任印度临时政府首脑。
8月24日,潘迪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被英国驻印度总督韦维尔伯爵指定为印度行政议会的副议长。在此之前,他曾因提倡非暴力抵抗英国统治而9次被捕入狱。
该议会的12个席位将包括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印度拜火教和基督教的代表。这些代表将组成一个主权政府,除非韦维尔行使否决权。独立的国大党召开会议通过了这几个席位。自从1929年国大党提出从英国统治下获得独立的目标以来,尼赫鲁曾4次任该党主席。
1947年6月3日
二战后,英属殖民地印度的反英运动发展迅速。英国政府被迫改变其对印政策,准备转让政权并退出印度。1947年3月蒙巴顿担任印度总督,与印度各政党领导人、土邦王公等举行会谈。国大党要求建立在其领导下的统一的印度,穆斯林联盟则要求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
1947年7月10日
7月10日,英国第一次任命一名非白种人为驻英国自治领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将任印度穆斯林多数派的统治者。这个消息令人欣喜地、迅速地传遍了新德里,传到了每一个穆斯林家庭。将要管理拥有100万穆斯林地区的真纳对这一任命非常惊讶。他说:“我甚至还没有从电台中听到任命的消息,我必须对此进行细致回味。”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