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事件   >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中国广东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中国广东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公元20世纪中国广东历史大事件: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广州起义爆发;“四·一五”广州大屠杀;广东汕头8.2台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刺;广州发生滇桂军叛乱;沙基惨案发生;广东国民政府成立;郑士良发起惠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1

历史事件

1901年10月2日

郑士良发起惠州起义

郑士良发起惠州起义

    1901年10月2日,郑士良等发起惠州起义。
    惠州起义,又称“庚子惠州之役”。1900年,当义和团在北方蓬勃发展,唐才常在华中策划起义之时,孙中山决意加紧在广东起义。他派郑士良前往惠州,联络会党以谋发动,并派史坚如至广州策动相应。
    10月,郑士良率领会党群众600余人在惠州三洲田山寨起义,连败清军,占领了清安、大鹏至惠州、平海一带沿海地区,起义队伍迅速扩展到2万人。为了取得孙中山在日本订购的一批军火,起义军向厦门进军。这时,日本新任首相伊藤博文突然改变了对华政策,下令禁止日本军火出口,并不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台湾活动,破坏了孙中山自海外接济起义军的计划。起义军血战半月以后,弹尽援绝,不得已,郑士良只好按照孙中山的指示,将大部分起义军解散,率一部分随从逃避香港。

详情...

1907年5月22日

黄冈起义爆发

黄冈起义爆发
    1907年5月22日 ,黄冈起义爆发。
    潮州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5月22日同盟会在广东潮州黄冈发动的反清起义。孙中山派同盟会员许雪秋、陈芸生、陈涌波、何子渊等发动黄冈起义,一举占领了潮州饶平县黄冈城。清潮州总兵黄金福立即带兵前往镇压,革命党人被杀害200余人,其余起义军流亡香港,历时6天的黄冈起义遂告失败。
详情...

它是一次真正的反封建反专制的民主革命斗争,它响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代表了民主、进步、光明的力量,唤起了民众,在一定范围内动摇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1907年5月27日

黄冈起义失败

黄冈起义失败
    1907年5月27日,黄冈起义失败。
    5月27日,潮州黄冈反清起义军受官兵两面夹攻,力战不敌,于5月27日解散队伍。首领陈涌波、余丑等200余人由水路退往香港。1906年6月,革命党人、潮州富商许雪秋受孙中山指示,在广东潮州一带联络反清志士,筹划起义。后孙中山又嘱其候惠、钦、廉3州一同动作,许于是逗留香港等候时机。在这期间,黄冈起义的准备工作引起官兵警觉,官兵准备搜查起义骨干余通开的杂货店。陈涌波、余丑等人决定先发制人,于5月22日晚集众千余人起事,与官兵激战一夜,占领黄冈。
    23日,义军成立军政府,以“广东国民军大都督”名义宣布同盟会的革命宗旨。义军队伍一度增至5000余人。许雪秋接报后急派助手到黄冈,但清廷大批援军亦已赶到。
    义军失败后,官兵得义军遗落的名册,大肆捕杀党人。
详情...

黄冈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她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在黄冈丁未革命的影响下,潮梅各地更多进步人士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团体,同时也推动了同年继之而起的惠州七女湖、安庆、防城、镇南关各次起义。


1907年6月2日

广东惠州七女湖起义

广东惠州七女湖起义
    1907年6月2日,广东惠州七女湖起义。惠州起义是由同盟会会员邓子瑜领导的反对清朝统治的武装暴动。
    同盟会成立后,反清火种撒向全国各地。在筹划潮州起义时,为了分散清军的注意力,孙中山派邓子瑜在惠州地区发动起义。1907年6月2日,邓子瑜委派陈纯、孙隐等人在距离惠州20里的七女湖聚众竖旗发动起义,劫夺了清军防营枪械,击毙清军多人,攻占了一些墟、村。各处会党纷纷响应,参加与清军的战斗。起义军发表檄文说:“洋洋中国,荡荡中华,千邦进贡,万国来朝。夷人占杀,此恨难消。”起义军来去飘忽,所向披靡,多次击败清军。这次起义共持续10多天。最后因为寡不敌众,起义军埋掉枪械,自行解散。起义失败后,邓子瑜被香港华民政务司勒令离境。领导起义的另外两个人,陈纯逃亡香港,转赴南洋,孙隐于1909年被清政府广东当局杀害。
详情...

七女湖起义,由于孤军奋战,未能按原定计划在广东各地同时举事,最后被清军集中力量击破。但七女湖起义打击了清朝在南方的统治势力,扩大了革命影响;特别是起义军不怕人数众多、武器精良的清兵,表现了顽强不屈的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为世人所称颂。


1910年2月12日

广州新军起义失败

广州新军起义失败
    1910年2月12日,同盟会会员广州新军炮兵排排长乘广州警察与新军发生冲突,率新军起义,击毙管带齐汝汉,分三路进攻广州城。次日,遭清巡防营统领吴宗禹等突然袭击,中弹牺牲,年仅26岁。
    义军溃退,阵亡百余人,被捕百余人,另有百余人撤至香港,起义失败。是年为庚戌年,广州新军起义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
详情...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影响巨大。它证明清朝统治的工具新军,通过革命党人的工作,确可转化为革命的力量,从而大大增强了革命党人和广大群众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1911年4月27日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
    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广东当局已风闻起义,加强了防备,并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26日晚,黄兴召集会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亲随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详情...

1922年5月5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1920年8月,上海首先发起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广州、长沙等地区相继成立。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会议代表25人,代表5000多名团员。大会由张太雷主持。通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宣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纲领规定青年团是“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为完全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青年群众的工作,大会选举施存统为中央书记。1925年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11月,中共中央为了团结广大青年参加抗日,决定改组共青团,使它成为广泛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先后出现如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团体。1949年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5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
详情...

1922年8月2日

广东汕头8.2台风

    1922年8月2日,中国20世纪死亡最多的一次台风灾害——广东汕头8.2台风。
    8月2日,太平洋台风在中国广东汕头地区登陆。白天天空昏暗,6—8级东南风带来阵阵狂雨。晚上9时,台风登陆,震山撼岳,拔木摧屋。3日凌晨3时,风力增至12级,潮随浪来,海水陡涨3.6米,沿海150公里堤防悉数溃决,狂浪如瀑布入城,一时飞瓦倒墙之声不绝于耳。汕头城平均水深3米,沿海村镇一片汪洋。“财生”号轮船吹到妈屿外的乳蓬山上,“山东”号搁于狗母涵山腰,潮汕小火轮2艘覆于潮阳县后溪、蝴蝶交山腰。
    这是中国20世纪死亡最多的一次台风灾害。汕头地区6县1市遭到毁灭性洗劫,共死亡7万多人,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汕头市5/6居民受灾,一半房屋塌毁,死难2000余人。澄海县4万人丧生,外砂村无一生还,灾后庐舍为墟,尸骸遍野,水面漂着腐尸,树木挂着衣履,山顶覆着破船,积秽逾月犹末清除。海水淹过的耕地不长庄稼,井水咸而难以饮用,两年后方才淡化。

详情...

1924年1月24日

黄埔军校开始筹建

黄埔军校开始筹建
    1924年1月24日,黄埔军校开始筹建。
    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R.O.C. Military Academy),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Whampoa Military Academy)。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详情...
黄埔军校    

1924年7月15日

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

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
    1924年7月15日,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广州沙面工人在中共广东省委领导下举行罢工。
    6月30日,沙面租界帝国主义当局借口法国驻越南总督遇刺,宣布实行《新警律》,规定从8月1日起,华人出入沙面,必须携带贴有雇主相片的护照;而欧美人、日本人、印度人、越南人均可自由出入。中共广东省委通过广州工人代表会议执行委员会领导沙面工人宣布罢工,坚决要求取消《新警律》。
    广州市各进步工会以举行罢工相支援,沙面华警亦举行罢岗来支持工人。20日北京反帝国主义大联盟第二次执委会通过援助广州沙面工人罢工及筹款接济等议案,对沙面工人进行声援工。工人坚持斗争1个多月,终于迫使帝国主义取消了《新警律》。
    这次罢工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强大的力量,提高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沙面罢工后,各地罢工事件不断发生,逐渐形成高涨局面。
详情...

1925年6月4日

广州发生滇桂军叛乱

广州发生滇桂军叛乱
    1925年6月4日,广州发生滇桂军叛乱。
    6月4日,滇桂军在刘震寰、杨希闵的策划下,占领了广东省长署、粤军总司令部及公安局、财政部、兵工厂等要地。
    5日,国民政府代理大元帅胡汉民下令免除杨、刘本兼各职,并命令各军全力讨逆。
    6日,命令东征的黄埔军校学生军回师平乱。10日,学生军进抵广州近郊。同时,中共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发动广州地区工农运动和学生运动,支援和配合平乱。
    11日发起总攻击,战斗只进行了一天半时间,12日进入广州,全歼杨、刘叛军2万多人。杨、刘2人逃入沙面租界地后俱遁香港。
详情...

1925年6月23日

沙基惨案发生

沙基惨案发生
    1925年6月23日,沙基惨案发生。
    6月21日,为声援上海罢工者,香港、沙面工人也实行罢工。工人纷纷离职返回广州,23日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下午1时,广州各界20多万人在东校场举行市民大会,一致通过援助沪案条件16条,会毕进行游行,工人、商人、学生、黄埔学生等依次由东校场出发。经惠爱东路、永汉中路,直出长堤西壕口,过沙面租界河对岸的沙基。午后3时,当游行队伍行经沙面英、法租界对岸之沙基西桥口时,早已布置好的英、法海军陆战队,从沙面突然向示威群众开机枪扫射,游行队伍猝不及防,四散躲避,当场死亡59人,重伤者百余人,轻伤者无数。
    沙基惨案发生后,广州革命政府立即照会英、法等国提出抗议,并宣布同英国经济绝交,同时封锁出海口。
详情...

在广州,有一条街道你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六二三路,它与沙面隔涌相望,形成广州一处独特而靓丽的风景。可是它最初并非这个名字,而是称为“沙基大街”。


1925年7月1日

广东国民政府成立

广东国民政府成立
    1925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成立。
    1925年6月,由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的东征军平定了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的叛乱后,在中国共产党提议下,广东革命根据地原称为“大元帅府”的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
    7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改为委员制。汪精卫被推举为主席,汪精卫、胡汉民、谭延恺、许崇智、林森5人为常务委员。国民政府成立后,8月26日将所属粤、桂、湘、滇、闽等地部队一律改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学生军为第一军,周恩来被任命为少将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师党代表。各军仿照黄埔军校和第一军,普遍建立党代表和政治部。国民革命军进行第二次东征的同时,又进行南征,击溃了军阀邓本殷军,12月克服高州、雷州、钦州、廉州。至此,广东全省实现统一,政权也获巩固。
详情...

1925年8月20日

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刺

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刺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刺。
    当日上午8时,廖仲恺偕夫人何香凝驱车去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参加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0六次会议。当车开到党部门前时,突然窜出六七名暴徒向他们射击,廖仲恺身中4弹,在送往医院途中去世。
    廖仲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笔名屠富、渊实。广东归善人。1877年(清光绪三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少时在美国读书。1893年陪母亲归国。1896年赴香港攻读英语。1897年10在广州与何香凝结婚。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期间结识孙中山。1905年加入同盟会。后赴北京参加留学生科举考试,考中法政科举人,被清政府派往吉林任翻译等职。武昌起义后,脱离“清幕僚”身份,回广州任广东省军政府总参议,兼理财政。
    1913年7月“二次革命”失败,随孙中山亡命日本。1916年随孙回国,协助孙反袁护法、筹措经费。1918年护法失败,离广州去上海。1922年秋受孙中山委托,与苏俄代表越飞在日本东京会谈,草拟《孙文越飞宣言》。1923年10月与李大钊等5人筹划改组国民党,修订党章。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除继任广东省省长、财政部部长外,先后兼任国民党工人部部长、农民部部长、军需总监等职。1925年3月,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6月,参加镇压杨希阂、刘震寰的叛乱。8月20日,廖与何香凝出席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在中央党部门前,遭国民党右派指使的暴徒暗杀。

详情...

邓颖超:“廖仲恺、何香凝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建树了光辉的业绩。他们坚持原则,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廉洁奉公,不断进步,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1927年4月15日

“四·一五”广州大屠杀

“四·一五”广州大屠杀
    1927年4月15日,“四·一五”广州大屠杀。
    1927年4月15日,继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开始在广州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工人积极分子,制造了血腥的“四·一五”广州大屠杀。
详情...

这场大屠杀不仅是对共产党和工人运动的残酷镇压,也是对中国民主进步力量的重大打击。它使得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国革命陷入了长期的内战和分裂。


1927年12月11日

广州起义爆发

广州起义爆发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许,广州起义爆发,这是共产党领导的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武装力量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一部和广州工人赤卫队的7个联队、2个敢死队,共约6000余人。
    凌晨3点30分,起义部队向预定要点猛攻。经过18小时激战,胜利地占领了广州城区。当日上午,宣布成立了以苏兆征为主席(苏到任前由张太雷代理)的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纲和法令。广州起义震惊了中外反动派。12日,张发奎从外地调回约3个师的兵力,在英美日德等帝国主义的军舰与陆战队的支持下,向广州市进行反扑,经过3天浴血奋战,广州起义军撤出广州,一部分撤至花县改编为红四师,由徐向前等领导转战到海丰、陆丰,和彭湃领导的农民赤卫军会合,开展游击战争;另一部退到广西左右江,其中有些同志后来参加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左右江起义;还有一部分部队在韶关附近遇到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这些武装力量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部分。
详情...

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广州起义是中共用革命武装向反革命武装的进行了又一次积极、英勇的反击。是中共单独领导的,在大城市中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尝试。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连接起来,是中国革命战争由中共单独领导的伟大开端。


1949年10月2日

广东战役开始

广东战役开始

    1949年10月2日,广东战役开始。
    10月2日,广东战役开始。进军广东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四野战军的第十五兵团和两广纵队,在广东人民地方武装配合下,以一部分兵力由和平、龙川沿东江向广州以南进攻,解放了东江两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主力由桂东、南雄、信丰沿粤汉铁路两侧南进,先后攻克曲江、英德等城,歼敌一部,14日解放广州。第四兵团分路穷追,将逃敌围歼于阳江、阳春地区。潮州、汕头之敌由海上逃跑。战役至29日结束。共歼敌两个兵团及其他残部62000多人,除沿海岛屿及雷州半岛外,广东全境解放。

详情...

这场战役的胜利,也给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献上了一份丰厚的礼物。


1995年7月20日

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

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
    1995年7月20日,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
    7月20日,粤东人民盼望已久的广(州)梅(州)汕(头)铁路全线贯通,比广东省政府确定的建设工期提前了十个月。
    工程浩大的广梅汕铁路穿越粤中、粤东山区,挺进潮汕平原,途经十七个市(县),全长四百八十公里。1991年5月31日正式开工以来,一直受到广东省和铁道部的高度重视。铁道部先后调集了九个工程局十七个处,会同广铁工程总公司、广深基建公司等十九个施工单位进行会战。
    广梅汕铁路是广东省和铁道部合资修建的路网干线铁路。近六万铁路建设大军历经四年零两个月的艰苦奋战,正线和站线铺轨五百七十公里,修建特大、大中桥梁一百八十八座、隧道六十八座、涵洞二千一百九一座,土石方总量五千万立方米。完成建设项目投资近四十亿元。
详情...

1995年12月15日

深圳连环色诱抢劫杀人案

深圳连环色诱抢劫杀人案
    1995年12月15日,深圳连环色诱抢劫杀人案。
    12月15日,震惊海内外的深圳市特大杀人抢劫案张小建、陈伟祥等13名主犯,今天上午在案发地深圳市宝安区伏法。
    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黄松有称:1993年4月至1994年6月间,张小建、陈伟祥等采用女色引诱、假冒警察、假扮乘客,在深圳市宝安区猖狂杀人、抢劫车辆21次,其中既遂18次,未遂3次,共杀死17人,重伤1人,抢得各式车辆18辆,价值人民币629万多元。
详情...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