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14年8月1日
1914年8月1日,德国首先向俄国宣战 “一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在欧亚非三洲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的双方是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和以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德国早就希望打击和削弱自己的对手英国和法国,以便争霸欧洲。“萨拉热窝事件”使德国皇帝喜出望外,他鼓励奥皇不必踟蹰,并且坚决保证德国将助一臂之力。于是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10条苛刻条件,限令塞尔维亚在48小时内答复。其中有一条竟无理要求塞尔维亚允许奥国派员会审“萨拉热窝事件”的行刺者。这无异于干涉塞尔维亚内政。塞尔维亚除这条之外,其余条件全部接受。但是蓄意挑起战争的奥匈帝国借口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于7月28日下令军队炮轰塞尔维亚首府贝尔格莱德,对塞尔维亚宣战。
在协约国方面,俄、法不能容忍奥匈的扩张,所以俄国宣布全国总动员。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一天,法国下令总动员。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4日,德国大举进攻比利时。同一天,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加入协约国行列,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这样,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争夺商品市场和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1914年8月7日
1914年8月7日,德国攻入比利时列日市。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比利时军队为抗击德军入侵,于1914年8月在列日进行的要塞防御战。列日位于默兹河与乌尔特河汇合处,北邻荷兰边界,南靠阿登森林,是德军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咽喉。要塞周围筑有12座炮台,环形炮台群周长50余公里,炮台间隔3~6公里,部署有各种火炮400门,各炮台筑有厚度为2.5~3米的钢筋混凝土永久工事。德军默兹河集团军(辖第7、第9、第10步兵军和第2骑兵军,共12万人,由O.von埃米希将军指挥)根据战前对要塞地形和防御设施的侦察,计划采用穿插战术从炮台之间实施突击,首先占领列日市和默兹河上的桥梁,然后各个摧毁周围的炮台。GM.勒曼将军率比军4万人据守要塞,以待英法军队增援。
5日夜,德军主力对默兹河以东的弗莱龙和埃沃涅炮台发起突击,骑兵在列日要塞以北强渡默兹河,从西面对要塞实施迂回。比军坚守炮台之间的堑壕,以火炮和步、机枪火力以及强光探照灯挫败德军步兵以密集队形发起的轮番进攻。6日,德军步炮协同对东面炮台组织新的攻击,同时对南面的弗莱迈、邦塞勒和昂堡3个炮台发起攻击。比军兵力不足,寡不敌众。勒曼担心东岸步兵被德军分割,遂命令该部撤至西岸。次日,德军从弗莱龙和埃沃涅炮台之间攻入列日市,10~11日攻占东面两座炮台。12日,德军调来420毫米榴弹炮,对比军仍控制的炮台实施猛烈轰击。至16日,各炮台相继陷落。德军以伤亡2.5万人的代价打开了进攻法国的通路。
对比利时来说,如果列日丢了,就如同宋朝丢了大名府,明朝丢了山海关。
1914年9月5日
1914年9月5日,德英法在马恩河展开大会战。
马恩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发生在法国境内马恩河地区的一次重要战役。1914年8月,德军同法、英军队 在法国边境展开激战,双方共投入350万大军。法军和英军被迫南撤。9月3日,德军越过马恩河。5日,法军主力经过重新部署,在马恩河一带200公里战线上开始反击德军,至9日迫使贸然南进的德第一、二集团军撤退到马恩河以北至凡尔登 一线。马恩河战役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失败,德国在西线速决战略破产,总参谋长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职,改由法金汉担 任。
1914年9月12日
1914年9月12日,马恩河大会战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
协约国联军在宽达200公里的地带内,8昼夜推进60公里,伤亡25万人,德军损失30万人。协约国在马恩河的反攻成为西线战场1914年反败为胜的转折点。
这意味着德军在西线迅速击败协约国从而结束战争的“史利芬”计划彻底破产。
1914年9月15日
1914年9月15日,兴登堡再次打败俄国人。
9月15日,在保尔·冯·兴登堡将军和埃里希·威廉·鲁登道夫将军指挥下的德国军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在马苏里亚恩湖战役中击退俄国军队的进军。俄军损失了12.5万士兵,150门火炮和大约半数的运输工具。但德军在这场血战中也并非没有伤亡,他们当中有4万人被伦南康普夫指挥的俄军打死。
尽管在人数上占优势,但是俄军无法战胜兴登堡的军纪严明的军队。这次战斗的观察家批评俄国指挥太差,缺乏有效的侦察和隐蔽手段以及联络失误,这一切都导致了俄国人打败仗。
很明显,兴登堡的指挥以及他的经验大大提高了德国军队的战斗力。他的辉煌生涯开始于1866年普-奥战争期间,在1870-l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崭露头角。他在1878年奉命到总参谋部工作后到1911年退休前始终是一名强有力的、有影响的军官。于是,当上个月战争爆发时,兴登堡被召回,统帅德军保卫东普鲁士。他立即任命鲁登道夫为军队参谋长。
1916年9月17日
1916年9月17日,德国飞行员里希特霍芬在法国上空首次击落敌机。
曼弗雷德·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男爵(德语:Manfred Albrecht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92年5月2日-1918年4月21日),是一名德国飞行员,被称为王牌中的王牌,外号红男爵(The Red Baron)。他也是战斗机联队指挥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击落最多敌机的的战斗机王牌,共击落80架敌机之多。 里希特霍芬出生于贵族家庭,亲戚中有许多知名人士。
1918年6月26日
6月26日,经过短短的喘息之后巴黎又笼罩在“贝尔塔巨炮”布下的弹幕之中。这是庞大的420毫米榴弹炮,已使800多名巴黎市民死于非命。
这门巨炮于3月24日在索姆河第二战役打响后不久首次轰炸这座城市。它很快便被飞机发现,拍下其位置。这并非易事。这种炮可移动,安装在火车上或隐蔽在山坡的土坑里。一旦查明其位置,它并不是不可摧毁的。现在威胁着巴黎的“贝尔塔巨炮”是这种炮的最后一门,其它三门已被毁坏。一门是飞机炸毁的,一门“贝尔塔巨炮”在索姆河是被地面炮火打哑的,而另一门大概是在使用的第二天自行爆炸的。
1918年7月15日
1918年苏维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统帅部决定在大批美军运抵欧洲之前打败英法联军,争取在夏季结束战争。同年5月至6月间,德军突破苏瓦松和兰斯间的法军防线,逼近马恩河。此时几十万美军抵达欧洲参战,战局对德国不利。7月15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越过马恩河,楔入法军阵地3至10公里。7月18日,协约国联军转入反攻,夺取德军占领的马恩河突出部、亚眠突出地带和圣米耶尔突出部。德军遭受重大损失,退守兴登堡防线。8月4日,此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至此,德国在大战中的败局已定。
1918年9月29日
1918年9月29日,协约国突破了德军的“兴登堡防线”。
9月29日,协约国在西线发动大规模攻势,突破了德军的“兴登堡防线”,成为协约国八月攻势以来的重大局势。同日,保加利亚与协约国签署停战协定,巴尔干战场战事基本结束。
1937年4月27日
4月27日,在西班牙比尔巴鄂附近的格尔尼卡镇数以万计的人死去,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昨天德国飞机掠过天空向集市和农舍猛烈扫射,使这些人惨遭杀害。直到今晚,这座小镇仍然在燃烧。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动用空军大规模地轰炸不设防的平民城市。
容克尔式和海克尔式轰炸机投下了半吨炸药、手榴弹和燃烧弹,并无情地向在田间干活的农民扫射。那些幸免于难的人现正逃离格尔尼卡,他们的财物都装在牛车上。
一直否认德国飞行员参加了这场战争的纳粹分子拒绝对这次攻击承担任何责任。但格尔尼卡是巴斯克人的首府,看来这次袭击的目的是教训他们:站在我们的一边,不然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1938年10月5日
10月5日,希特勒的军队开始成扇型地进入捷克苏台德地区。当地的亲纳粹官员组织人们在街道两侧欢呼,并亲自迎接希特勒。此前,英法对希特勒企图入侵捷克进行过抵制,但慕尼黑协定后,这种抵制宣告破产。希特勒原来答应进入苏台德地区后立即进行公民投票,实际上根本没有举行投票的迹象。德国军队来了就不会撤走。
1939年3月15日
3月15日, 德国第一批军队开进过去一直是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布拉格,仅仅18小时以后,希特勒就以惊人的速度得意洋洋地来到这里。这个国家现已被分割成许多部分,但都臣服于希特勒德国。 德国旗帜在波西米亚几代国王的城堡上飘扬,德国人欢呼着向希特勒致敬。但此次希特勒到达的场面并不像他征服奥地利和苏德台时那样壮观。那些没有声称具有德国人血统的捷克人嘲笑着德国士兵,而另外一些人则躲在街巷里嚎啕大哭。 在希特勒到来的几个小时以前,电台就宣布波西米亚和摩拉维将于今晚被德德军占领。 东部的斯洛伐克也在德的控制之下。这个地区的总理,约瑟夫-蒂下在捷克总统埃米尔·哈查试图要逮捕他之后,两天前与德国人达成一笔交易。 这个月的早些时候哈查企图解散喀尔巴索一乌克兰自治政府的计划没有成功。据报道,这个地区现已被由希特勒全力支持的匈牙利军队所占领。 15日晚,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将实行宵禁。公共建筑和银行部已被德国人接管。盖世太保手里握着名单到处在抓人。
1939年5月22日
5月22日,德意两大轴心国签订了为期10年的“钢铁协定”,形成了“战无不胜的3亿人集团”。这一协定以公开申明改造欧洲为目标把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联合起来。以致力于两国的发展以及世界“正义的和平”。
在隆重的签字仪式上,德意的头面人物,包括元首希特勒在内,同意在战时德国统治陆地,意大利控制海洋。许多欧洲人认为这场战争即将来临。为此,英国议会十分震惊,立即召开特别会议讨论这项协定带来的后果。
1939年8月23日
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文:Molotov–Ribbentrop Pact,又称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方代表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为里宾特洛甫。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 这个条约造成日后德国对波兰的侵略,苏联为了应对来自西线的可能的战争威胁、争取备战的时间,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间,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目的,在东欧建立的战争防备缓冲带。
1939年9月1日
1939年9月1日,波兰闪击战 “二战”全面爆发。
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下一步侵略的目标就定在波兰。
1939年12月20日
12月20日,德国战舰“施佩伯爵”号在蒙得维的亚港外自沉,舰长朗斯多尔夫用左轮枪自杀身亡。3艘英国巡洋舰“埃克塞特”号、“阿贾克斯”号和“阿克琉斯”号的一场殊死的海战,“施佩伯爵”号严重损坏,船上许多人员受伤,士气受挫,舰长自杀。
这支由海军准将H-H哈伍德率领的英国舰队。在“施佩伯爵”号进攻“阿贾克斯”号后,向这艘袖珍型战列舰开火,这艘德国军舰凭借它的速度和强大的火力,与3艘皇室海军军舰周旋了数小时,但也多处被击中。经过整整一天的海战,它逃进了蒙德维的亚港,死36人,伤60多人,舰只也严重受损。
按希特勒的命令,舰长将这艘德国最大的军舰之一炸沉,又给纳粹海军写了一封信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940年5月10日
5月10日,上百架德国飞机今晨猛然袭击了比利时和荷兰的城市和机场,为陆军的入侵开辟道路。
在荷兰,德军显示了“闪电战”的威力。阿姆斯特丹市内和周围多数主要机场,在黎明前突如其来的惊骇中,受到猛烈的炮击。德国伞兵,其中一些穿着荷兰军服在陆军快速越过荷兰边界的同时,从天而降。
另一些德军团以同样的快速有效的方式越过比利时边界。凌晨,纳粹空军在安特卫普、尼韦尔和布鲁塞尔投下炸弹、伞兵在位于比利时防线北部的埃本-埃马尔要塞着陆。
1940年7月16日
特勒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钳制住皇家空军。
戈林狂妄地对德陆军总司令说:“要完全摧毁英国空军,需要2-4周时间,单靠空军就能使英国屈膝投降。”
在“不列颠空战”中,德军共出动飞机41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6万吨炸弹,炸死炸伤英国居民8.6万余人,炸毁100多万栋建筑物,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摧毁了1733架德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国飞行员,取得了空战的胜利。
1941年5月20日
5月20日至6月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尔干战役中,德军为夺取克里特岛而于实施的战役。战役代号“水星”。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规模空降战役之一。德军攻占克里特岛后,其东南欧陆上交通线得到了可靠的保障,控制了爱琴海和地中海东部航线,并使英国丧失了一个地中海内最重要的据点。此次战役基本上达到了目的。战役中,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德国空军起了决定性作用,使英国地中海舰队遭受重大损失。克里特岛抗登陆战役之所以失败,尚有下列因素;英军统帅部不相信德军借助空降兵能攻占如此巨大的海岛;守岛部队没有飞机,也缺少必要数量的坦克、火炮和其他武器装备。夺占克里特岛之战显示了空降兵作战能力的增长。同时事实证明,实施这样的战役,如不与其他军种协同,势必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夺占该岛之后,德军统帅部再未敢实施类似的大规模空降战役。
1941年6月30日
6月30日,希特勒的强大凶恶而又驯服的德国军队大举入侵苏联,从北极地区到黑海战线长达2000英里。现在纳粹德国和苏维埃俄国已正式开战。这是希特勒完成他为德国人民争夺“生存空间”的尝试。
在向德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希特勒声称,这次军事进攻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并说俄英合作威胁了欧洲安全。这个行动撕毁了纳粹和苏联于1939年8月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