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朝代   >  大事件盘点:中国宋朝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中国宋朝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中国宋朝历史大事件:北宋范仲淹逝世;金兀术兵陷临安;康王赵构建立南宋王朝;“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南宋权臣贾似道出生;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出生;中国思想家朱熹逝世;妈祖林默诞辰;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北宋杨家将杨业逝世

1

历史事件

公元960年2月3日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公元960年2月3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王审价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队实权。
    960年2月3日(宋建隆元年正月初四日)赵匡胤借口抵御北汉和辽军的南犯,李军北上。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赵匡胤的胞弟赵匡义(即宋太宗)和赵普授意众将士把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赵匡胤率军回开封后,逼恭帝柴宗训禅位,夺取了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家王朝。
详情...

公元960年4月21日

妈祖林默诞辰

妈祖林默诞辰
    公元960年4月21日,护航消灾的妈祖林默诞辰。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许多沿海地区均建有妈祖庙。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在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详情...

公元961年8月22日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公元961年8月22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后周政权后,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武将拔扈,不利于中央集权,乃与宰相赵普密商,决定削夺大将兵权。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在北宋中央集权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权,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这些话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小军官到殿前都点检,又从殿前都点检跃上皇帝宝座的赵匡胤,十分懂得军事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

详情...

公元986年6月18日

北宋杨家将杨业逝世

北宋杨家将杨业逝世
    公元986年6月18日,北宋杨家将杨业逝世。
    杨业(?~986年8月20日),原名重贵,被北汉世祖刘崇赐名刘继业,戏剧中常称杨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省神木市)人(一说并州太原人,一说保德火山人)。北宋名将,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
    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北汉建立后,追随北汉世祖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名远近。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号为“无敌”。宋太宗灭亡北汉后,归顺宋朝,拜郑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云州观察使、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雁门关之战中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随军北伐,为监军王侁威逼,毅然带兵出征,在陈家谷口力战而死。追赠太尉、中书令、大同军节度使。
详情...

公元989年10月1日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出生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出生

    989年10月1日,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出生。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谢夫人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宋夏战争爆发后,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对宋夏议和起到促进作用。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至清代以后,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
    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详情...

公元992年8月14日

北宋著名谋士赵普逝世

北宋著名谋士赵普逝世

    公元992年8月14日,北宋初期的杰出政治家、著名的谋士赵普逝世。
    赵普是北宋初期的杰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三度为相,为一代名臣,从政50年,终年71岁。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显德七年(960)正月,普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北宋)。
    宋太祖依普计,于建隆二年(961)“杯酒释兵权”,削夺朝中诸将兵权;建隆四年(963),加强中央集权;乾德三年(965),削弱地方财权;乾德五年(967),加强中央禁军建设;开宝二年(969),削夺节度使兵权;统一全国,先南后北。乾德二年(964),普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负宰相责任。乾德五年(967)春,普加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普入相后,坚于职守,对宋太祖忠贞不二。有当用者,普荐其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有立功应升迁者,太祖不予升迁,普为其力请,直至宋太祖从其请。
    宋太宗即位后又分别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端拱元年(988年)两度拜相,其间主导策划秦王赵廷美谋反案,打压赵廷美与兵部尚书卢多逊。晚年因病多次请求致仕,累授西京留守、河南尹兼太师、中书令,封魏国公。淳化三年(992年),赵普于洛阳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赠尚书令、韩王,谥号“忠献”,并配飨宋太祖庙庭。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详情...

公元994年2月8日

北宋农民起义首领王小波阵亡

北宋农民起义首领王小波阵亡
    公元994年2月8日,北宋农民起义首领王小波在江原阵亡。
    王小波(?—994),又名小皤、小博。北宋初,四川地区农民起义的首领。四川青城(今都江堰市)人,茶贩出身。
    993年(宋淳化四年)春,他率贫苦的佃户、茶农等百余人起义,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因而得到他们的响应和拥护。十天之内,就有几万人参加。起义军号令严明,对人民秋毫无犯,所到州县,在人民响应下,多半不战而克。攻下青城,接着打下彭山,杀死贪官县令齐元振,把他搜刮来的钱财散发给穷人。
    994年2月8日(宋淳化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王小波在江源(今四川崇庆东南)与宋军激战时被敌将张玘射伤,但仍奋勇杀死张玘,因伤势过重而阵亡。
详情...

公元999年5月28日

北宋包拯出生

北宋包拯出生
    公元999年5月28日,北宋“包公”包拯出生。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距今已1017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详情...

公元1052年6月19日

北宋范仲淹逝世

北宋范仲淹逝世
    1052年6月19日,北宋范仲淹逝世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谢夫人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宋夏战争爆发后,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对宋夏议和起到促进作用。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至清代以后,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
    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详情...

公元1127年1月9日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1127年1月9日,“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沉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详情...

公元1127年6月12日

康王赵构建立南宋王朝

康王赵构建立南宋王朝
    1127年6月12日,康王赵构建立南宋王朝。
    1126年,金军进攻东京(今河南开封),宋钦宗在兵部待即李纲请求下,同意守城,但暗中却派弟弟康王赵柏到全营作人质以求和。东京保卫战赢得胜利后,康王被召回,金兵退走,宋徽宗回到东京,钦宗解散各地援军,李纲被罢黜。经过半年休整,金军第二次围攻东京。
    1127年春,金军攻破东京,金军北返时,把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等3000多人作为俘虏带走,北宋灭亡。金国从汴京撤军,立张邦昌为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        1127年6月12日(来建炎元年五月初一日)赵构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是为宋高宗。宋高宗在位初期年轻力壮,有意抗金,收复河山,重用主战派,以李纲为相、宗泽镇守汴京。曾多次大败金兵,令局面稍为稳定。但后来赵构没有对抗金朝的决心,罢免了李纲、宗泽等人。
    后来金兀术挥军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最终定都于临安(今杭州)。
详情...

公元1130年1月19日

金兀术兵陷临安

金兀术兵陷临安
    1130年1月19日,金兀术兵陷临安。
    金军南犯,在江淮之间的和州、庐州、滁州等地都遭到当地山水寨中民兵的袭击,而南来的政府军队则无法堵住金军的主力。
    1130年10月(南宋建炎三年九月),金兀术的军队分两路渡过长江,连破建康等重要城镇,直逼杭州。宋高宗从杭州出逃,经越州转明州、定州,转乘船南逃,避难于台州、温州之间的沿海各地。金兀术的军队紧追不舍,先后攻破了明州。杭州、越州。
    1130年1月19日(南宋建炎三年十二月十七日)金军攻陷杭州(临安)。金兀术团骑兵不习惯于舟船,更不识水性,无法继续再追袭宋高宗。同时,金军在浙水沿岸,又被严州的乡兵击败于桐庐县的牛山下。所以金几术诡称“搜山检海”已毕,在杭州等地大肆掳掠一番后北返。
详情...

公元1200年4月23日

中国思想家朱熹逝世

中国思想家朱熹逝世
    1200年4月23日,中国思想家、文学家朱熹逝世。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徽州婆源(今属江西)人,曾在福建崇安紫阳书院任主讲,晚年徙居建阳考亭。是程颢、程颢的四传弟子。历任泉州同安主薄、知南康军、秘阁修授、焕章阁待制,集理学之大成,为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
    朱熹从事教育50多年,在宋代儒学中最为博学,广注典籍,对经、史、天文、地理、音乐乐律和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主张道德修养以居敬为主,主张“存大理,灭人欲”;“知先后行”。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启发式,主张自己读书,探索道理,提出疑问,解决疑问。朱熹的理学被中国封建统治者定为思想。
    学术的正统。著有《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大全》等。
    1200年4月23日逝世。
详情...

公元1213年8月25日

南宋权臣贾似道出生

南宋权臣贾似道出生

    1213年8月25日,南宋权臣贾似道出生。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字师宪,号悦生、秋壑,宋理宗时权臣。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贾涉之子,生母胡氏是贾涉的小妾。贾涉死时,贾似道年仅11岁。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理宗所看重。淳祐初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任江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再调京湖制置使,兼江陵知府。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宝祐二年(1254)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宋理宗以“师臣”相称,百官都称其为“周公”。咸淳九年(1273),襄樊陷落,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详情...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