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0年7月21日
7月21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这项投资2.4亿元的国家重点工程,在1984年由邓小平亲自奠基、破土动工。1988年10月实现了正负电子对撞。这是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和对撞成功,为中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前景
1984年,我国在北京开始兴建一台正负电子对撞机,经过4年的设计施工和调试已开始运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能量是28亿电子伏。
1990年11月25日
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科学家在探索生命科学奥秘时,把它作为主攻目标之一。1989年,美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先后直接观察到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证实了用X光衍射方法间接观察到的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的存在。
三链状脱氧核糖核酸的新结构,是由三十七岁的白春礼研究员领导的实验室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发现的。在他们获得这一重大成果之前,类似结构只散见于一些外国科学家用其它技术所得间接结果的推测。有意义的是,三链状脱氧核糖核酸的直接发现者,也恰恰是化学所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者,即白春礼领导的实验室。
1991年5月23日
5月23日,世界第一只试管胚胎冷冻保存移植的试管绵羊在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顺利诞生。这只足月正常分娩的绵羊为雄性,体重3.2公斤。经国际联机检索查证,这项成果为世界首例。这是该中心自1989年以来获得中国首胎、首批“试管绵羊”“试管牛”之后,在家畜胚胎工程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这项试管胚胎技术的成功,对加速畜牧业生产的进程,对绵羊的品种改良和利用绵羊试管胚胎进行胚胎工程及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991年6月24日
1991年6月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建成并投入运行,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设计制造这种反应堆的国家。
1992年6月12日
中科院振中计算机磁盘公司1992年研制成功一种汉字掌上型电脑ZZ501B。这种电脑只有19.5厘米,宽8.6厘米。具有微机所具备的一般功能和中英文显示. 振中公司研制的这个掌上型电脑可与微机通讯、驱动打印机和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远程通讯,还具备低功耗、低电压报警、自动关机、实时时钟及在零下24摄氏度低温环境工作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显示能力和可编程数据库管理能力。它可显示4行10列汉字或8行21列字母,这是国内掌上型电脑目前最高的显示水平。在如此小的电脑终端上实现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国内外属于首创。特别适宜现场数据采集和查询,将成为这类产品研究、开发的一个方向。
1992年9月28日
1992年9月28日,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两种新核素。
9月2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并鉴别了汞—208、铪—185两种新核素,这是继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合成新核素锗之后,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远离稳定线核的合成和研究的激烈竞争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科学家把各种不同的原子核统称为核素。到目前为止,除地球自然界存在三百多种核素之外,人类已人工合成并鉴别了2100余种核素,未来有可能合成和鉴别的新核素估计还有600多种。新原子核的合成和研究,已经并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人类对原子核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认识,检验和发展现有原子核理论,推动与之有关的天体物理和核化学的发展。
1992年10月3日
自70年代杂交水稻投入生产以来,科技工作者为了育出更优化的水稻品种,先后开展了“两系法”、灿粳亚种间杂交和超高度育种,并取得较大进展,但是,要从根本上把多穗、大穗和高结实率统一起来,必须从生物技术着手,走遗传工程育种途径。
1989年以来,湖南农学院“遗传工程水稻研究”课题组,根据分子育种理论和技术,运用DNA浸胚法进行玉米DNA导入,获得了大量的变异后代材料,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他们通过多代选育,找到了基本稳定的GER·1品系,具有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的性能,平均每穗约200粒,结实率达80%,米质较优。
这个品系在湖南适于作中稻和晚稻种植。这项研究日前通过了由湖南省科委主持的现场评议,极有推广价值。
1993年6月22日
6月22日,标志我国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的“银河全数字仿真-II”计算机通过国家鉴定。表明我国仿真机研制能力已跨入国际领先行列。高性能仿真计算机,在航空、航天、兵器、交通、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大型和超大型实时仿真中,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据专家介绍,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仿真-II”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用于动态连续系统仿真的计算机系统。它由前端机、多并行处理机、集成式I/0系统及一体化集成仿真环境组成,运算精度为字长65位浮点格式,仿真能力10倍于1985年诞生的“银河仿真-I”,相当于通用千万次大型计算机的5至50倍,保证了仿真的实时性和高保真度。软件系统先进、丰富,不仅能与国际流行的仿真语言兼容,而且编译速度快,代码运行效率高。
1993年8月31日
1993年8月31日,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并网发电成功。
8月31日,中国大陆第一座引进外资、设备和技术建設的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并网发电成功。它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业核电站。
1993年11月8日
11月8日,我国首座高雷诺数跨音速二维管风洞最近在中科院力学所建成。,这一设备在综合水平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高雷诺数跨音速风洞是飞行器研制中必不可少的地面试验设备。飞行器气动力试验的主要模拟参数是飞行马赫数和雷诺数,常规跨音速风洞虽能模拟马赫数,但其雷诺数却比实际飞行值低1—2个量级。由于实际飞行中许多气动现象随雷诺数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根据常规跨音速风洞实验数据设计的一些飞行器常会出现问题。中科院力学所历时5年建成我国第一座高雷诺数跨音速二维管风洞,为我国研究先进翼型、建造雷诺数更高和尺寸更大的跨音速管风洞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993年12月15日
12月15日,中国的第一条海底光缆——从上海南汇至日本九州宫崎、全长1252公里的中日海底光缆正式开通。这条海底光缆系统通信总容量达7560条通话电路,相当于建于1976年的中日海底同轴电缆的15倍以上。中日海底光缆的开通,使中国国际通信能力增长80%以上。
1994年2月4日
2月4日,中国科技人员成功地在室温条件下实现了固体表面原子的操纵和移植工作,使中国在纳米科技这一尖端领域走在国际科技前沿。
1994年5月3日
这是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用本所在国际上首创的离子束介导法,与安徽省农科院联合攻关多年育成的。经检验证明,其外源基因在后代中遗传。这一重大突破为定向育种开拓了新路。
转基因水稻是这个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在导师许智宏、余增亮、吴家道等精心指导下进行的研究项目。他们用低能离子束在种子上打孔,穿破种子外皮和细胞壁,再将选定的被转移物带有已知遗传特性的基因片断,用离子束整合到种子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使该种子具有被转移物已有某些遗传特性。他们育出的转基因水稻,经分子水平检测及多种方法检测,证明外源基因确已存在被测水稻基因中,并且该性状能够进行遗传。
1995年2月6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张丽珠上世纪70年代在北医三院妇产科就开始了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建立了国内最早的妇科内分泌实验室。80年代,在“七.五”攻关基金支持下,领导课题小组经过艰苦的努力建立了试管婴儿技术,在国内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领域首开先河。
1995年4月13日
4月13日,中国第一架超音速无人驾驶飞机在空军某试验基地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这架超音速无人驾驶飞机是由空军某试验基地历时4年研制成功的。飞机在地面人员的遥控指挥下,可以完成离陆、跃升、盘旋、超低空飞行等各类动作。这架飞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这架超音速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成功,为中国新型航空武器的试验检测和部队的实弹打靶训练提供了崭新手段。
1995年4月24日
4月24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决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了扩大节目的覆盖面和改善广播传输质量,正式开始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卫星信道来传送单声和立体声广播节目。这一技术的运用标志着我国广播传输手段获重大进展。我国各地过去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时,通过短波、调频和微波等形式,信号质量难以保证。广播科学研究院从1993年开始研究开发的NICAM—728技术,就是利用传送电视节目的卫星转发器的边频,传送数字编码后的广播节目,可以有效地扩大广播的覆盖面,尤其是解决边远地区和乡镇一级的转播问题。目前,这个新技术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5年4月27日
我国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三号今天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远望三号集我国90年代最高水平的造船、航天测控、电子、通信、光学等项技术于一身,该船满载排水量1万多吨,续航能力18000海里,主要技术指标达成国际行进水平。
1995年5月11日
磁悬浮列车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钟。
列车在铁轨上方悬浮运行,铁轨与车辆不接触,不但运行速度快,能超过500 千米/小时,而且运行平稳、舒适,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无噪音,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节省建设经费;运营、维护和耗能费用低。它是21 世纪理想的超级特别快车,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磁悬浮列车。目前,各国在积极研究这种车。日本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已经过载人试验,即将进入实用阶段,运行时速可达500 千米以上。
中国成为继德国、日本、英国、苏联、韩国之后的第六个成功研制磁悬浮列车的国家。
1995年5月11日
5月11日,“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这是继银河I号与曙光1号之后,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方面又一新的里程碑。
“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实际运算速度每秒15.8亿次,能求解15000各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在求解问题的规模上超过了国外同类机器。该系统突破了一些大规模并行处理的关键技术,互连芯片具有独创性,并行优化编译器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系统之一。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前景,能解决计算机和工作站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如大大增强探油与天然气预报能力,用于模拟计算以设计新飞行器、新材料、新药、新催化剂等,也可满足基础研究工作对大规模并行机的迫切需要。该研究项目获1997年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6月8日
一种输出功率高达350毫瓦以上的氦氖激光器1995年6月5日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由王大珩院士等主持的鉴定委员会经认真评议后认为:该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氦氖激光器是一种常见的气体激光器,能发出明亮的红色激光,但一般输出功率较低,均在数10毫瓦以下,这种新型高功率氦氖激光器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采用一种巧妙的新型结构,大大提高了单位长度激光管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了短腔高功率输出。
这样高功率氦氖激光器应用前景广阔,对激光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尤其是对激光医疗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理想的光动力治癌光源。此外,它还可用于辐照理疗、激光尘埃检测等方面。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