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800年2月11日
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1800年2月11日—1877年9月17日),英国化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发明了卡罗式摄影法,是底片的发明者。
公元1802年2月6日
查尔斯·惠斯通,1802年2月6日生,是英国物理学家,发明精确测量电阻的惠斯通电桥,为各实验室所广泛应用。1834年任伦敦国王学院的实验哲学教授,同年,在实验中他用旋转镜测量导体中电流的速度。根据他的提议,这种旋转镜被用于测量光速。3年后,他同英国W.F.库克-道取得了早期有线电报的专利。1843年在英国数学家S.克里斯蒂的建议下,他研制成功惠斯通电桥并推广其应用。他还发明观察立体图像的体视镜,现仍用于观察X射线和航空照相。他首先在发电机中采用电磁铁,并发明普莱费尔密码。
公元1803年4月29日
詹姆士·布鲁克爵士(Sir James Brooke,1803年4月29日-1868年6月11日),是砂拉越第一位白人拉惹。
1835年,父亲过世后遗留了英镑3万元,詹姆士大部分花费在购买船只:“皇家号”(The Royalist)。1838年,航行至婆罗洲,在同年八月抵达古晋,遇见殖民者以及迪雅克原住民(Dayak,位于婆罗洲与苏禄岛)联手合作而发生暴动的文莱苏丹,一方面提供苏丹援助,另一方面则指示他的团队在当地建立和平拓殖区;苏丹则赋予詹姆士在砂拉越“拉惹”的封爵。
拉惹在马来文里称呼为RAJA,中文里可说是‘王’。
公元1809年2月12日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达尔文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划时代贡献、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因此,1882年4月19日当他逝世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安葬在另一位科学界伟大人物牛顿的墓旁。
公元1811年7月18日
萨克雷(1811-1864),英国作家。成年后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但很快挥霍尽净,只好自谋生路。他先学画画,后从事写作,为报刊撰搞,发表散文、游记、札记、中短篇小说等。他是多产作家,作品集有35卷之多。代表作长篇小说《名利场》(1847)塑造英国19世纪贵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揭露了他们的荒淫无耻、昏庸无能和道德败坏;作者称他们为“为一群极端愚蠢自私的人,不顾一切地为非作歹而又热烈地追求浮名浮利”。萨克雷从私生活入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关系。玩世不恭、冷嘲热讽是他的小说的重要特色,不过他有时也流露出伤感情绪。长篇小说《纽可姆一家》(1853-1855)按规模是英国19世纪社会生活的宏伟画卷,但感伤主义冲淡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他的传世之作还有以英国17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亨利·艾斯蒙德》(1852)。
公元1812年2月7日
查尔斯·狄更斯(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原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英国作家。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世》(1854)《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等,1870年6月9日病逝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1816年4月21日
4月21日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穷牧师家庭。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绪,均使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留名。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公元1819年5月24日
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全名亚历山德里娜·维多利亚(英语:Alexandrina Victoria),是英国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世界历史上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女君主。她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3年多期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维多利亚时代”,1914年后,英国国力巅峰的时代亦渐渐除之完结。
公元1820年1月17日
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ë,1820年1月17日-1849年5月28日),19世纪英国小说家、诗人,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她在后世的名气远不如创作《简·爱》的夏洛蒂·勃朗特和创作《呼啸山庄》的艾米莉·勃朗特,几乎被人遗忘。
她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了小说《艾格妮丝·格雷》。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自幼受人宠爱的娇弱英国少女格雷因家道中落被迫外出,担任富人家的家庭教师,尝尽人间辛酸的故事。所以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与其说是为读者而写,不如说是为作者自己而作。小说如实反映了社会对家庭女教师这个群体的漠视和不公,呼吁提高家庭女教师的地位,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
公元1820年5月12日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在父母旅行途中,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出生。以此城为名为她取名。
1854至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以其人道、慈善之心为交战双方的伤员服务,战争结束后,她被视为民族英雄。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成功地把护理工作从“污水般”的社会底层提升到了受人尊敬的地位。她撰写的《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瑞士慈善家吉恩·亨利·敦安在她的影响下,于1864年在日内瓦成立国际红十字会。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溘然长逝,享年90岁。南丁格尔终身未嫁。1912年,国际护士会(ICN)将5月12日改为国际护士节,以缅怀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南丁格尔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后人饮誉她为“伤员的天使”和“提灯女士”。
公元1827年4月5日
约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1827~1912)第一代李斯特男爵,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外科医师,外科消毒法的创始人及推广者。在他那个年代,医学界普遍缺乏消毒意识,使得当时外科手术的成功率不高,无法得到普遍实行。
李斯特经过观察发现,皮肤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发生感染,便提出设想,即感染是因为外部因素造成的。1865年,当时他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外科医学教授,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1867年他发表论文公布了这一成果,不到10年就使手术后死亡率从45 %降到 15 %。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1877年被聘为伦敦国王学院外科学教授,1895~1900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893年李斯特被封为男爵,在英国医生中获此殊荣的是首例 。1912年逝于伦敦。
公元1833年1月28日
查理·乔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1833年1月28日—1885年1月26日),英国军官。由于他在中国和北非的功勋,而被英国后世所纪念,同时也遭到了中国和北非人民的唾弃。
1840年6月2日
托马斯·哈代,英国诗人、小说家。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等。
哈代1840年出生于英国多塞特郡,1862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78年发表小说《还乡》,1891年发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1896年发表小说《无名的裘德》,《无名的裘德》中因为讲述男女主角是表亲的婚恋,导致哈代受到舆论攻击,自此哈代不再写作小说。晚年主要作品有三卷诗剧《列王》。1910年,哈代获得英国文学成就奖。
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哈代创作诗8集,共918首,此外,还有许多以“威塞克斯故事”为总名的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史诗剧《列王》。
1848年8月12日
1848年8月12日,近代蒸汽车奠基人“火车之父”斯蒂芬森逝世。
1825年9月27日清晨,试车表演在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英国的达林敦铁路上举行。斯蒂芬森亲自驾驶“旅行号”。机车牵引着12节装着煤、面粉的车厢和20节满载乘客的车厢从伊库拉因开出,安全到达达林敦车站。当时车上的乘客有450人,列车载重共90吨,机车最高时速达到20至24公里。“旅行号”的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
1829年,斯蒂芬森又研制成功了“火箭号”新机车,并亲自驾驶参加赛车。结果,“火箭号”以最高时速46公里,没有发生任何故障而获得优胜。从此,火车就正式被使用于交通运输事业。
1859年1月6日
亚历山大(1859~1938)英国哲学家。新实在论者。1859年1月6日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卒于1938年9月13日。受教于墨尔本的威斯莱学院和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1882年当选为牛津林肯学院的评议员,1893年应聘为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哲学教授。亚历山大把抽象的“空间一时间”看作宇宙的基础和经验的源泉,并据此地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体系。他认为,空间一时间产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发展过程,他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倏忽的进化”。著有《空间、时间和神》等。
1863年3月27日
弗雷德利克·亨利·莱斯,劳斯莱斯的创始人之一,弗雷德理克·亨利·莱斯1863年3月27日出生在一个贫困的磨坊主家庭,由于生活所迫,莱斯曾经上街卖过报纸,而后有在铁路公司当学徒。尽管出身贫寒,莱斯却在机械方面表现了出人的天赋。1904年,年过40的莱斯亲手设计制造了一辆2缸汽车,这辆车在当时堪称杰作,该车使用马达起动而非传统的摇柄,并且该车运行非常平顺,故障率很低。恰巧莱斯的一名商业伙伴亨利·埃德蒙兹是英国皇家汽车协会的会员,他把这个这件事告诉给了同为协会会员的劳斯,没想到却让劳斯极感兴趣。
1904年5月4日,在亨利·埃德蒙兹的引荐下,两人在曼彻斯特的米兰德宾馆会面,并且一见如故。他们共同憧憬了未来汽车的发展,并随手在一张餐巾纸上勾勒出一辆汽车速写,这也就后来享誉世界的劳斯莱斯汽车的第一张图纸。
1906年3月,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当年劳斯莱斯公司便生产了一辆4缸20马力轿车,这款车赢得了当年英国“男儿岛旅行者杯”汽车大赛的胜利。
1867年8月14日
1867年8月14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诞生。
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著名作家。 1867年8月14日生于伦敦,曾在牛津大学读法律,后放弃律师工作从事文学创作。 1906年,高尔斯华绥完成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小说获得广泛好评,他也因此而被公认为英国第一流作家。高尔斯华绥是个多产作家,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几乎每年写一部小说和一部剧本。1932年,高尔斯华绥“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三部曲《福尔赛世家》(由《有产业的人》1906、《骑虎》1920和《出租》1921组成)、三部曲《现代喜剧》(由《白猿》1926、《银匙》1926和《天鹅之歌》1928组成)、三部曲《尾声》(《女侍》1931、《开花的荒野》1932和《河那边》1933组成),以及剧本《银匣》(1936)、《斗争》(1909)、《群众》(1914)和《逃跑》(1926)等。
1869年2月14日
查尔斯·汤姆逊·里斯·威尔逊(1869年2月14日—1959年11月15日),英国实验物理学家,192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
威尔逊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郊外,189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留校进行实验研究工作。1896年,他发明威尔逊云室,在一个封闭容器内,输入纯净的乙醇或者甲醇蒸气,通过降低温度使蒸汽达到过饱和状态,此时如果有带电粒子射入,就会在路径上产生离子,过饱和蒸汽会以离子为核心凝结成小液滴,从而显示出粒子的径迹。1912年,威尔逊又改进了云室,增加了照相设备。
威尔逊云室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粒子物理的发展,多种带电粒子都是在云室中被发现的。因为这一功绩,威尔逊被授予了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1869年3月18日
3月18日,张伯伦出生在英国伯明翰市。他家是当地臣富,父兄都在英国政府里担任重要职务。凭借这种势力,他在官场中也青云直上,曾任政府大臣。1937年5月,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当时,法西斯侵略同盟“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已经形成,二次大战迫在眉睫。而在英国统治集团内部,关于如何对付德国的战争威胁上,却有两种意见在争执不下;以丘吉尔为首的强硬派,主张加强战备,联合法、美及其他中小国家,共同对付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派,主张对德国采取妥协、退让、姑息的政策,后者还占着上风。
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所造成的恶果,使他遭到朝野一致的谴责。在国会辩论时,议员们面对张伯伦高喊:“看在上帝的面上,走吧!”众叛亲离、声名狼籍的张伯伦只得“引咎辞职”。1940年11月9日,张伯伦在家乡的孤独抑郁中病逝。
1871年8月30日
1871年8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原子核物理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出生。
欧内斯特·卢瑟福(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知名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迈克尔·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种元素到另一种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