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标签   >  大事件盘点:公元21世纪中国航天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公元21世纪中国航天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公元21世纪中国航天历史大事件: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胖五”成功入轨!;嫦娥四号传回月球背影像图;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发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中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纳星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1

历史事件

2001年1月10日

中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年1月10日,中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中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详情...

2003年1月5日

“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

“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
    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
    1月5日19时16分,“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至此,我国载人航工程第四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5日晚上,当“神舟”四号飞船环绕地球运行107圈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在那里待命的“远望三号”航测量船向其发出了返回命令。飞船随即建立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飞船进入距地面80公里的大气层后,以每秒约8公里的高速飞行,与大气层剧烈摩擦,返回舱表面产生等离子层,形成电磁屏蔽,与地面暂时中断了联系。飞船刚飞出“黑障区”,担负飞船回收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及时发现了目标。之后,按照预定的程序,飞船平稳地在内蒙古中部飞船着陆场场区内着陆,搜救人员对飞船返回舱进行了回收。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
详情...

2004年4月19日

“纳星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纳星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2004年4月19日,“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将“纳星一号”卫星送入太空。
    4月1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小卫星――“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纳型卫星――“纳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详情...

2010年8月1日

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2010年8月1日,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8月1日凌晨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30余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覆盖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复杂、规模庞大,它的建设应用,将实现我国航天从单星研制向组批生产、从保单星成功向保组网成功、从以卫星为核心向以系统为核心、从面向行业用户向面向大众用户的历史性转型,开启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征程。

详情...

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10月1日傍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飞行了1533秒之后,嫦娥二号实现星箭分离,卫星入轨
    “嫦娥二号”卫星在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备份星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和适应性改造,其主要目标是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实现月面软着陆,验证部分关键技术,并对“嫦娥三号”预选月球虹湾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同时继续开展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详情...

2011年9月29日

中国发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

中国发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
         事件介绍:2011年9月2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事件延伸: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
详情...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传回月球背影像图

嫦娥四号传回月球背影像图
        事件介绍: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事件意义: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2019年12月17日

“胖五”成功入轨!

“胖五”成功入轨!
        摘要: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胖五介绍:火箭全长约57米,相当于20层楼高,芯级直径5米,“腰围”15.7米以上,起飞质量约870吨,起飞推力为1100多吨,能将近25吨载荷送到300~400公里外近地轨道,相当于一次可以将16辆轿车送上太空。胖五也是我国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大、技术跨度最大的一型运载火箭。
         胖五历史:在此之前,长征五号两次发射,一成一败。2016年11月3日,首次飞行任务取得成功。但在2017年7月2日,火箭飞行至346秒时突发故障致使发射任务失利。
         事件意义:时隔两年,“胖五”成功归来。作为中国现役运力最强的火箭,长征五号重任在肩。未来将承担载人空间站、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等一系列我国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2020年5月5日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事件介绍:5月5日18时,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9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事件意义:此次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开展高速再入返回、控制、回收等关键技术试验验证,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载人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这是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2020年7月27日

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

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
        事件介绍:7月27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清晰地月合影。在这幅黑白合影图像中,地球与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状,在茫茫宇宙中相互陪伴。
        “这是‘天问一号’对自己家园的深情回眸...”

2020年11月24日

嫦娥五号发射成功

嫦娥五号发射成功
        摘要: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开序幕。
        事件评析:这次“嫦娥”可不止是去往月球绕一圈,探探路拍些照片回来,这次她要做的是到月球上“挖土”,并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带回国,可以称得上是无人版的“阿波罗登月”。从1976年8月18日苏联的“月球24号”探测器最后一次采集月球样本至今,人类已经有44年没有再更新月壤样本,而今天中国终于也要采集月壤了!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