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标签   >  大事件盘点:1980到1990年科技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1980到1990年科技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1980到1990年科技历史大事件:日本宣称研制成“世界最快列车”;全球首个网站诞生;我国第一台同步辐射装置建成;卡内基·梅伦大学研制出无人驾驶汽车;我国人造血液的研究获得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移植成功;世界上第一张镭射唱片CD诞生;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实验;苹果推出全球首台个人电脑;数码音乐唱片上市;美国挑战者号首次飞行获得成功

1

历史事件

1980年5月2日

我国绵羊冷冻胚胎移植成功

    1980年5月2日,我国绵羊冷冻胚胎移植成功。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进行的绵羊冷冻胚胎移植试验,于1980年5月2日获得第一胎“借腹怀胎”的羊羔、一胎生三羔,个个发育正常,母子羊平安健壮。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于1979年以寒羊为试验动物,进行了家畜母羊胚胎超低温冷冻保存的研究。对供体母羊(供给胚胎者)先用垂体激素进行处理,使母羊超数排卵,以获取较多的胚胎。在发情配种后的第六天至第八天手术取出胚胎,并用含有抗冻剂的培养液进行冷冻前处理。胚胎按一定的降温程序,慢速冷冻直至负60℃,然后放入负196℃的液氮中保存。冷冻胚胎移植前再按一定的升温程序解冻。这次试验是将超低温保存了14天的3个胚胎,解冻后移入受体母羊(接受胚胎,代替供体怀孕者)的子宫中,“借腹怀胎”,发育出3个羊羔。胚胎超低温冷冻长期保存的成功,是胚胎移植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扩大使用胚胎移植技术提供了方便。
详情...

1980年5月18日

中国发射运载火箭

中国发射运载火箭
    1980年5月18日,中国发射运载火箭。
    这枚运载火箭,在高空中顺利地完成了火箭级间的分离、发动机关机和火箭头体分离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全程。最后在预定区域准确入海。
    这次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是继我国成功地进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新的重要成就。
详情...
运载火箭    

1980年8月6日

我国人造血液的研究获得成功

我国人造血液的研究获得成功

    1980年8月6日,我国人造血液的研究在上海获得成功。
    8月6日,我国人造血液的研究在上海获得成功。这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的科学工作者经过5年的研究而试制成功的。人造血液是氟碳化合物在水中的超细乳状液。1966年,美国科学家克拉克发现,在含碳氟化合物的容器里有只老鼠,当他取出 老鼠并排除其呼吸道中的液体时,老鼠竟然苏醒了。他经过反复研究发现,这种液体溶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分别是水的20倍和3倍。克拉克从中得到启发:可以用这种液体来代替血液。
    这种奇妙的人造血液,是白色的;不分血型,不管哪种血型的人都能使用,所以我们说人造血液是名符其实的万能血液。人造血液的研制成功为发展我国医药事业迈出新的一步。但人造血液与人体内的血液相比,还有许多缺点,它不能输送养分,也没有凝固血液的本领,更没有对外界感染至关重要的免疫能力,因此要研究出像人的血液那样的代用品,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详情...
人造血液    

足量的血源、输血过程中的血型匹配、输血的安全性是目前输血过程中的三大难题。


1980年10月22日

我国制成首批船用卫星导航接收机

    1980年10月22日,我国制成首批船用卫星导航接收机。
    卫星导航是近代航海新技术。我国新问世的这种船用卫星导航接收机,具有全天候和全球性的特点,抗干扰能力强,精密度高,稳定性好。这年5月,我国向太平洋发射远载火箭试验,这种卫星导航接收机曾装载在各艘远洋调查船、测量船、打捞船上,对引导我国舰船编队胜利完成火箭试验测量、打捞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情...

1981年1月16日

我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改建成功

    1981年1月15日,中国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改建成功
    这座反应堆是1956年5月开始兴建的,两年后正式运转。
    中国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的主要用途就是进行科学试验和制造同位素。它用铀做燃料,用重水作慢化剂和导热剂,所以叫做实验性重水型反应堆。它的建成是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的标志。这座反应堆的热功率是7千至1万千瓦。反应堆经改建后运转正常,加强功率比改建前提高了50%,最大热中子通量增加了一倍多,反应堆的辐照空间也增加了2.6倍,仍用低浓度铀作为燃料。
详情...
核反应堆    

1981年2月9日

我国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原子反应堆建成

    1981年2月9日,我国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原子反应堆建成。
    2月9日,二机部西南反应堆工程设计院研究设计的我国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原子反应堆建成,并成功地进行了高功率运行。
    该反应堆热功率设计定额为12.5万千瓦,最大热中子通量是每秒钟每平方厘米620万亿个中子。
    该反应堆是一座试验研究反应堆,具有较大的辐照能力,配备有比较完整的工艺实验研究手段和广泛开展反应堆工程试验研究的设施。它具有“一堆多用”的特点,可以同时生产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和超环元素,还可进行微量元素的活化分析和单晶硅中子嬗变的技术研究与生产。它的主体和配套工程共有设备5万多台件,全部由我国自己制造。
详情...
高通量反应堆    

象这样大规模的高通量反应堆,当时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才能建造。


1981年4月24日

IBM公司推出首部个人电脑

    1981年4月24日,IBM公司推出首部个人电脑。
    4月24日,IBM推出首部个人电脑 个人电脑,又称个人计算机,英文缩写为PC,即Personal Computer。之后由英特尔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发展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微特尔架构全面取代了IBM在个人电脑主导的地位。
详情...

1981年7月7日

太阳能飞机首次飞越英吉利海峡

太阳能飞机首次飞越英吉利海峡
    1981年7月7日,太阳能飞机首次飞越英吉利海峡。
    7月7日,第一架以太阳能为动力的飞机飞过英吉利海峡。这架210磅重的“太阳能挑战者”号从巴黎西北部25英里以远的科迈伊森-维克辛起飞,以平均每小时30英里的速度、1.1万英尺的飞行高度,完成了全长165英里的旅行,最后在英国东南海岸的曼斯顿皇家空军基地着陆。
     保罗-麦克里迪是该动力装置的设计者,他还曾建造第一架人力发动的飞机越过海峡。这架“太阳能挑战者”号是由安装在机翼的1.6万个阻挡层太阳能光电池发动的,这些电池把光能转变为电能以推动2.7马力发动机。这架飞机试图几次飞过海峡都未成功,此次借助极好的夏日阳光终于达到目的。
详情...

1981年8月12日

“个人电脑”诞生

“个人电脑”诞生

    1981年8月12日,“个人电脑”诞生。
    8月12日,IBM推出该公司为世人所熟知的首台IBM PC。这台售价2880美元的IBM 5150的心脏是Intel的4.77MHz的8088处理器,16KB内存(可升级至256KB),采用低分辨率单色或彩色显示器;捆绑微软的BASIC以及后来被称为PC的“杀手级应用”的VisiCalc电算表软件;配置两个160kb单面软盘驱动器。

详情...

1981年9月22日

高速火车在法国首次露面

高速火车在法国首次露面

    1981年9月22日,高速火车在法国首次露面。
    9月22日,法国举行了叫做TGV的子弹型高速火车的通车典礼仪式。密特朗总统乘坐这趟列车从巴黎到了里昂。当最后的缺陷消除后,该车只需要2小时40分钟即可跑完这段路程。到1983年,还可省去40分钟的时间。这种火车还将在日内瓦和马赛建立停靠车站。

详情...

1982年8月17日

世界上第一张镭射唱片CD诞生

世界上第一张镭射唱片CD诞生

    1982年8月17日,世界上第一张镭射唱片(CD)的诞生。
    8月17日 ,全球首张CD 在德国汉诺威附近的飞利浦工厂中诞生。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的科学家弗里茨.波弗劳姆(Fritz Pfleumer)发明了磁带技术。二战结束之后,这项技术被美国人学了去,并应用到流行音乐的传播环节,磁带很快成为和LP唱片一样受欢迎的又一音乐载体。
    在CD诞生之前,音乐的载体主要是模拟方式记录信号的唱片和磁带。唱片是我们人类最早出现的保存和传播声音的优秀载体,至今仍然有小众人信奉不可取代。其实最早在 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后,声音的载体不是唱片,而是一种圆筒状的物体,使用时非常不便,于是一个叫埃米尔·玻里纳(EmileBerliner)的德国移民于1888年将圆筒改进为圆盘,世界上第一张圆片状的唱片得以问世。

详情...

1982年12月2日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移植成功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移植成功
    1982年12月2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移植成功。
    12月2日,61岁的巴尼-克拉克博士成为第一位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的心脏病患者。克拉克是西雅图地区退休的牙医师。该年12月,由盐湖城犹他大学医学中心威廉-迪弗律兹博士领衔的外科小组,为他完成了7.5小时的人工心脏移植手术。
    在进行手术前,克拉克因心脏衰竭而久卧病床,并且面临死亡的威胁。现在克拉克靠一颗贾维克7号橡胶金属制成的人工心脏维持生命。贾维克7号的名字是取自发明者罗伯特-贾维克博士。贾维克7号取代心脏的两个心室,使血液流到肺部及全身,它会使动物维持生命达数个月,但从未用于人体内。
    人工心脏的使用始于1953年,至1965年美国外科医生迈凯尔-贝克才首次成功地在动物体内移入人工心脏,来辅助心室的运作。
详情...

1983年1月19日

苹果推出全球首台个人电脑

苹果推出全球首台个人电脑
    1983年1月19日,苹果公司推出全球首台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
    1月19日,苹果推出了Apple Lisa电脑,其名称来自乔布斯爱女丽萨·妮可(Lisa Nicole)。值得注意的是,Apple Lisa是全球首款使用了图形用户界面的消费者电脑。当时微软推出的MS-DOS操作系统仍在使用命令行等操作方式。Apple Lisa所安装操作系统已具备大量当今网民所熟悉的功能:窗口、文件系统、复制和粘贴、图标、文件夹和鼠标等待。而微软推出其首款鼠标的时间为1987年。
详情...

1983年1月25日

美、英、荷研制的红外天文卫星

    1983年1月25日,美、英、荷共同研制的红外天文卫星升空。
    1月25日,红外天文卫星由美国德尔它3910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射入9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圆轨道。
    该卫星由美国、英国和荷兰3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设计和研制而成。
    飞行目的是观测地面望远镜看不到的8至120微米间4个波段内的天空红外源,探测恒星、电离氢区及分子云、以及其他星系远红外,以期发现新的红外天体,并绘出整个天空红外天体图。卫星本体为圆柱体结构,起飞重量约为1050公斤。
    卫星顶部装有一架812公斤重的红外望远镜,功率500瓦,设计寿命200至300天。星上主要观测仪器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研制的液氦致冷红外望远镜,可绘制整个宇宙空间的红外源图。
详情...

1983年3月2日

数码音乐唱片上市

数码音乐唱片上市
    1983年3月2日,数码音乐唱片上市。
    早在1979 年,飞利浦和索尼就建立了工程师联合工作组,专门设计新型数码音频唱片。初期的目标存储能力定位于使用直径11.5 厘米的CD 即可播放一小时的音频内容。而后,双方又将存储能力扩大到74 分钟,以便容纳一张完整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1980 年6 月,飞利浦和索尼共同推出了全新标准的“红皮书”,其中的技术规格适用于所有CD及CD存储器标准。”
    1983年3月2日 数码音乐唱片上市,当音乐产业中CD 销售开始兴起 ,市面上拥有超过1000 种的不同曲目的CD 。
详情...

1983年4月4日

美国挑战者号首次飞行获得成功

美国挑战者号首次飞行获得成功
    1983年4月4日,美国挑战者号首次飞行获得成功。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于1983年4月4日至4月9日进行了首次飞行。绕地球80圈,航程达330万公里,整个发射和着陆过程都很顺利。
    轨道飞行期间,宇航员充分试验这架航天飞机的各个系统,还施放了一颗大型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进行了9年来的第一次舱外空间行走,试验了新型宇宙服。此外,还做了一系列空间医学和科学试验。除了“挑战者”号施放的那颗巨大的通信卫星由于卫星本身火箭的原因未能达到预定的同步轨道之外,整个飞行获得成功。
    不幸的是,“挑战者”号1986年1月28日,在进行第10次飞行时,在升空70多秒钟后爆炸,造成了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惨剧。
详情...

1983年6月13日

先驱者10号探测器飞出海王星轨道

先驱者10号探测器飞出海王星轨道
    1983年6月13日,先驱者10号探测器飞出海王星轨道。
    1972年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飞行局(NASA)发射的先驱者10号,于1983年6月13日飞出海王星的轨道。由于冥王星的轨道是个大椭圆,在此后17年里,其轨道都将在海王星的轨道内。先驱者10号将是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物体。
    11年来,这个重达290公斤的探测器一共从地球上接收了98900个指令信号;向地球发回1260亿个信息单位的资料和照片,有关木星的美丽图片是它拍摄并发回地面。
    先驱者10号以49198公里的时速飞离太阳系。当它离开海王星时,它与太阳间的距离超出45亿3千万公里。它的电子系统是由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源系统供电的。据艾姆斯研究中心认为,先驱者10号发回的数据需要花10年的功夫来研究和分析,即使用先进的计算机也得花费数年时间。
详情...

1984年1月24日

中国首次研制成功的中短程旅客机

    1984年1月24日,中国首次研制成功的中短程旅客机。
    中国首次研制成功的中短程旅客机——运七飞机,正式交付民航部门使用。运七飞机由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它可载48名旅客,速度为每小时460公里,最大航程为1900公里。
详情...

1984年2月7日

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实验

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实验
    1984年2月7日,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实验。
    2月7日,两名美国宇航员,当他们从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中自由飞出后,首次成为两颗人体卫星。这一由宇航员布鲁斯-麦坎德利斯和罗伯特-L-斯图尔特创造的奇迹,是对一种可保证人类在太空中随意工作的装置的试验。麦坎德利斯首次解开系绳在太空行走了170米。
详情...

1984年5月21日

世界第一台光纤录像电话开始使用

    1984年5月21日,世界第一台光纤录像电话开始使用。
    5月21日,世界上第一台利用光纤通讯网的录像电话在法国西南部的比亚里茨正式起用。
    这一天,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爱丽舍宫通过录像电话同正在比亚里茨的法国邮电事务部长路易·梅克桑多进行了10分钟的交谈。密特朗认为,这一成果是“法国电子技术的尖端”,它表明法国的通讯工业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光纤通讯网是未来的通讯系统,因为光纤的阻力比同轴电缆小10倍,但容量却大10部,因此,可以逐步代替传统的铜缆。光纤通讯网可用于录像电话、电视联播网和存取资料及图像。
详情...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