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标签   >  大事件盘点:1910到1920年中国战争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1910到1920年中国战争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1910到1920年中国战争历史大事件: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讨袁军与北军在南京血战;蔡锷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护国战争中蔡锷大败张敬尧;护法战争爆发;中国正式对德国奥地利宣战;直皖战争结束

1

历史事件

1913年7月12日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
    1913年7月12日,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发生在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以后。这是孙中山企图挽回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发动的一次革命斗争,目的是要推翻袁世凯,重新恢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权。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热衷于议会民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袁世凯为掩盖罪行真相,还装腔作势,要严惩凶手。但调查结果表明,谋杀的指使人就是袁世凯,真相大白,全国舆论哗然。这时,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但是,国民党领导人中,除了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支持孙中山外,黄兴等多数人不同意发动革命反袁,而主张用法律解决。孙中山和黄兴的意见分歧导致二次革命迟迟不能发动。“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仓促上阵的讨袁军,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缺乏战略协同,他们冷冷清清,孤军奋战,甚至连多数国民党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以优势的武力,很快把讨袁军打败。
    8月18日南昌落入敌手,9月1日,南京又被攻占,原来宣布独立的各省,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先后撤销独立。“二次革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失败了。领导这次革命的孙中山被迫又一次流亡日本。
详情...
袁世凯     孙中山    

二次革命继承了辛亥革命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中国的革命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尽管在二次革命发动期,革命党人一度表现得犹豫和动摇,但由于孙中山的坚持,避免了不战而走的屈辱结局。战斗虽然遭到失败,重要的是,战斗的传统得到坚持,革命的火种得到保存。


1913年8月8日

讨袁军与北军在南京血战

讨袁军与北军在南京血战

    1913年8月8日,讨袁军与北军在南京血战。
    8月8日中午,何海鸣率百余人占领都督府,自任江苏讨袁军临时总司令,推陈之骥为江苏都督。陈则宣布再次取消独立。10日,第八师起义,击毙团长李浚,与第一师联合,将何海鸣迎至二十九团团部。11日,何海鸣再次宣布独立。14日拂晓,张勋所部偕江苏第四师突袭紫金山,富贵山炮台发炮反击,第八师亦在天保城架炮轰击,北军伤亡惨重,被击毙团、营、连长多名,一旅长亦受重伤,锐气顿挫。
    31日晨。北军发起了总攻击,何海鸣率卫队及第一师第三团、第八师二十九团残部,在雨花台进行了最后一战,伤亡殆尽。何海鸣躲于草丛中,后乘小船逃走。
    北军入城后,大掠三日,各部划分地盘,肆意进行抢劫。冯国璋部把繁华的下关烧为灰烬,张勋部更是烧杀淫掠。报道说,南京“被劫一空,虽家具什物,亦搬运全尽。各等人民皆体无完衣,家无一餐之粮”。南京遭到了浩劫

详情...

1916年1月16日

蔡锷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蔡锷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1916年1月16日,蔡锷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1月16日,蔡锷提前向四川泸州进发。出发之际,他发表《告滇中父老书》,表示要“竭股肱之力,济之以忠贞,以求勿负我父老之厚望”,并率全体官兵宣誓,誓词为:“谁捍牧圉?日维行者。与子同仇,不渝不舍。严尔纪律,服我方略。伐罪吊民,义闻赫濯。汝惟用命,其功懋懋。违亦当罚,钦哉违谖。”
详情...
护国运动     蔡锷    

蔡锷:“我们明知力量有限,未必抗他得过,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一回不可!”


1916年3月17日

护国战争中蔡锷大败张敬尧

护国战争中蔡锷大败张敬尧
    1916年3月17日,护国战争中蔡锷大败张敬尧。
    3月17日,蔡锷对泸州发动第三次攻击。其中路为顾品珍梯团,左路为何海清支队和刘存厚部,右路是这次反攻的主力,由白节滩向牛背石、纳溪及蓝田坝前进,以扫清长江南岸为目的,参战部队为赵又新梯团的金汉鼎、朱德支队和义勇队的张煦、廖月疆支队,朱德支队担负主攻任务。
    17至23日,三路护国大军连日激战,大获胜利。中路顾品珍梯团20日夜袭成功后,先后攻占金盘山、鹞子岩等地,击落敌人侦察飞机两架,杀伤逆敌共约500余人,正面之敌已无反攻之勇气。左路何支队和刘存厚部分别收复了江安和南溪。右路金支队连克沙山、牛背石,前锋直趋双河场;朱支队更是长驱百里,直插张敬尧的大本营泸州。其先头部队甚至到达距离泸州仅仅十余里地的南寿山附近。张敬尧损兵折将,一面收缩战线,放弃安富街、纳溪等城镇,于双河场、棉花坡南寿山一带专务“固守”;一面飞电各方,请“火速分兵援泸”。护国军度过了出征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详情...
朱德     张敬尧     蔡锷    

1917年8月14日

中国正式对德国奥地利宣战

中国正式对德国奥地利宣战

    1917年8月14日,中国正式对德国、奥地利宣战。
    8月14日,北京政府发布《大总统布告》,正式宣布对德、奥宣战。布告称:“我中华民国政府前以德国施行潜水艇计划,违背国际公法,危害中立国人民生命财产,曾于本年二月九日向德政府提出抗议,并声明万一抗议无效,不得已将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等语。不意抗议之后,其潜水艇计划曾不少变,中立国之船只,交战国之商船,横被轰毁,日增其数。……遂于三月十四日向德政府宣告断绝外交关系,并将经过情形宣示中外。……与德国取同一政策之奥国,亦始终未改其度。既背公法,复伤害吾人民,我政府责善之深心,至是实己绝望。爰自中华民国六年八月十四日上午十时起,对德国、奥国宣告立于战争地位。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之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

详情...

中国对德战略的彻底转变,很大程度也受到了英、法等协约国持续施压的影响。早在1915年秋,英、法、俄等协约国就曾力图游说中国加盟,以彻底铲除德国在华的影响。出于对协约国必胜的预测,也考虑到对德宣战后可以得到英、法、俄等欧洲列强的支持,加强改善自己的势力地位,遏制东亚邻国日本对中国主权与领土的践踏,从原来的“联德”逐渐转向“排德”。


1917年9月18日

护法战争爆发

护法战争爆发

    1917年9月18日,护法战争爆发。
    9月18日,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维护《临时约法》而发起的护法战争,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史上一个重要事件。1917年7月初,张勋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孙中山极为愤怒,即偕廖仲恺、朱执信、何香凝、章太炎等人乘“海琛号”军舰从上海南下,准备在南方组织武力讨伐。但孙中山尚未到达广州,复辟丑剧即告结束,而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大权的段祺瑞却在宪法研究会的鼓噪下,顽固地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便将斗争矛头直指以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17日,孙中山抵达广州,当晚发表演说,明确提出护法的宗旨是打倒假共和,建设新共和,并呼吁各界奋起为护法而斗争。

详情...
廖仲恺     护法运动     张勋复辟     章太炎     孙中山    

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919年7月19日

直皖战争结束

直皖战争结束
    1919年7月19日,直皖战争结束,段祺瑞辞职。
    连日来,皖军东、西两路全线溃败,段祺瑞已如丧家之犬。1919年7月18日,靳云鹏向他进最后忠告说:“战争已完全失败,边防军战斗力已失,若不从速设法,恐三数日内,京中粮食问题将令全军不战自溃,至兵临城下,为时已晚,追悔莫及矣。”段表示同意,便向徐世昌请求下令停战。当天,徐世昌颁布停战令,责成各路将领迅饬前方各守防线,停止进攻,听候命令解决。
    7月19日,段祺瑞发表通电,自请罢免官职,解除定国军名义。
详情...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