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大事件盘点:1941年国际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1941年国际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1941年国际历史大事件:《大西洋宪章》正式公布;日军向晋察冀边区大举“扫荡”;美国影片《公民凯恩》上映;美国占领格陵兰;大西洋会议举行;苏美英举行莫斯科会议;纳粹德国侵入南斯拉夫;莫斯科保卫战开始;冈村宁次提出“三光”政策;德国攻占克里特岛;“格里尔号”事件发生

1

历史事件

1941年1月6日

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租借法案》

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租借法案》
    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租借法案》。
    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增强美国防御法案》,即《租借法案》。经过两个月的激烈辩论,两院分别表决通过。3月11日,罗斯福总统签署《租借法》。
    租借政策是指美国免费或有偿提供给法国、英国、中华民国以及后来的苏联和其他同盟国粮食,军事物资以及1941年至1945年期间提供的武器装备。它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成为法律,并结束于1945年9月。大部分时候,援助是免费的,一些物资如船只,在战后被归还。作为回报,美国获得了战争期间在盟军领土上的陆军和海军基地的租借权。
    首先获得援助和获得援助最多的是英国。到1945年8月31日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联邦所得的租借援助共300亿美元,占美国租借支出总额的60%,其中英国受援最多,为270亿美元。到1945年9月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肋为8.45亿美元。
详情...

1941年1月13日

爱尔兰作家詹姆士·乔伊斯逝世

爱尔兰作家詹姆士·乔伊斯逝世
    1941年1月13日,爱尔兰作家詹姆士·乔伊斯逝世。
    詹姆斯·奥古斯丁·阿洛伊修斯·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年2月2日-1941年1月13日),爱尔兰作家和诗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詹姆斯·乔伊是爱尔兰小说家。1882年2月2日生于都柏林一个穷公务员的家庭。从小在耶稣会学校受天主教教育,准备当神父。中学毕业前,开始同宗教信仰以及都柏林庸俗无聊的社会生活决裂,决心献身文学。1898年进入都柏林大学专攻现代语言。1902年毕业后赴巴黎学医。1903年,由于母亲病危暂时回乡,开始写短篇小说。1904年结婚后到意大利和瑞士旅行,并宣布“自愿流亡”,与天主教会统治的爱尔兰彻底决裂。先后在罗马、的里雅斯特、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语为生,同时从事创作。1920年定居巴黎,专门写作小说。1941年 1月13日病逝。
详情...

1941年1月14日

美国女演员菲·唐娜薇出生

美国女演员菲·唐娜薇出生
    1941年1月14日,美国女演员出生。
    1月14日出生.菲·唐纳薇是好莱坞有名的性格演员,素以饰演性格怪异、叛逆而又精明的女性著称。1962年加入林肯剧团,五年之间经常出现在舞台上演出各种角色。1967年她初登银幕,即以里程碑式的影片《雌雄大盗》而声誉雀起,获奥斯卡提名。1973年,在英国拍摄的《三个火钳手》中她饰演妖艳的伯爵夫人;1974年她与杰克·尼克尔森合作的《唐人街》使她第二次获奥斯卡提名;同年她还主演了著名的灾难片《摩天大楼失火记》;1976年,在西德尼·卢梅(《东方快车谋杀案》导演)执导的黑色喜剧片《广播电视网》中她出色地扮演了一位工作狂般的制片人,终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不过在得奖之后,她继续演出了很多影片,反而再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作品。
详情...

1941年3月28日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投水自杀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投水自杀
    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投水自杀。
    3月28日,英国作家V-伍尔夫夫人以悲剧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她投水自尽,迫使她免于再次受精神分裂和疯狂的折磨。尽管她有敏感的外表,她却写出了清晰富于洞察力的文章。她精心创作的小说《到灯塔去》,不论在风格和主题上都有所突破。
    伍尔夫夫人于1882年出生,原名阿德兰·弗吉妮娅·斯蒂芬。她嫁给了记者列昂尼德·伍尔夫。1922年伍尔夫写下了印象派作品《雅各的房间》。在这部作品中可以与人物的同等地位的人们的眼中看得出来其性格。1925年,她出版了《达洛威夫人》,使用了意识流笔法;1927年出版了《到灯塔去》,探索了艺术和道德。这两部书受到广泛的欢迎。
详情...

1941年4月6日

南斯拉夫遭德意入侵

南斯拉夫遭德意入侵
    1941年4月6日,南斯拉夫遭德意入侵。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迫使南斯拉夫于1941年3月25日签署议定书,加入德意日轴心国集团。南斯拉夫军民于26日夜发动政变,推翻政府。新政权宣布同德签订的协定无效。希特勒联合意大利于4月6日黎明向南斯拉夫发动大规模进攻。13日,德军占领贝尔格莱德。国王和大臣们纷纷逃亡国外。南斯拉夫最高统帅部于4月17日宣布投降。
详情...

1941年4月10日

美国占领格陵兰

    1941年4月10日,美国占领格陵兰。
    4月10日,美国出于对近期北大西洋的德军侦查机中的忧虑,决定控制格陵兰,以保护它并确保它仍为丹麦的殖民地。罗斯福总统宣布同丹麦大臣亨利克-得-考夫曼就确立美军在这个战略地区有权建立空军基地和其他军事设施已达成了协议。
    格陵兰是正在受德国威胁的英伦三岛最重要的气象观察点。国务院官员们说,纳粹在格陵兰的空域的军事行动,使美国加速了将该岛置于哈瓦那条约中拟定的半球防御体系之中的决心。
详情...

1941年4月13日

日苏中立条约签订

    1941年4月13日,日苏中立条约签订。
    1940年7月,日本大本营与政府联席会议通过《时局处理要纲》,欲乘纳粹德国横扫欧洲、英、法败退之机,武力南进,为避免南北两线作战,决定大幅度调整对苏关系。苏联为加强西线战备,也希望改善日苏关系。
    1940年12月日本驻苏大使建川美次奉命向苏联表明订立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意图,但苏联只同意订立日苏中立条约。
    1941年3月外务大臣松冈洋右访问德国,4月归国途经莫斯科,7日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展开缔约谈判。13日双方订立《日苏中立条约》,规定: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缔约一方若受到第三国攻击时,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5年等。
    作为该条约附件,附加日苏分别承认蒙古与伪“满洲国”领土完整、不可侵犯的共同声明。
    《日苏中立条约》的订立,解除了日本大举南进的后顾之忧,加快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步伐。
详情...

1941年4月17日

纳粹德国侵入南斯拉夫

    1941年4月17日,纳粹德国侵入南斯拉夫。
    4月17日。德军在进攻南斯拉夫一周后,今天又占领了贝尔格莱德。德军先头部队是从南部进入首都的。
    4月6日。德国飞机空袭了贝尔格莱德,开始了这场不宣而战的战争。希特勒要南斯拉夫军队为他们拒绝同轴心国签约而付出代价,至今他一直很满意。
    在北部意大利边境附近,德军巩固早期战果。在萨格勒布,德方说他们已经俘虏了数以千计的士兵和20多名将军。
    很明显,希特勒希望将军斯拉夫肢解分裂,而且克罗地亚已经宣布独立。但共产党人约瑟普-布罗慈-铁托已发誓要同希特勒战斗到底。
详情...

1941年4月27日

希腊军队向轴心国投降

希腊军队向轴心国投降
    1941年4月27日,希腊军队向轴心国投降。
    4月27日,德军攻入雅典。希军已经崩溃,德空军仍向港口地区和首都外围孤军奋战的抵抗力量投掷炸弹。希腊政府已逃至克里特岛,在岛上的干尼亚举行了首次会议。雅典以西25英里处仍有激战,那是顽强的澳大利亚部队正在掩护英国远征军的后卫部队。被德军击败的英军企图逃进科林斯湾,并想撤走大部分武器和装备,但很多武器装备已被德国缴获。
详情...

1941年5月1日

美国影片《公民凯恩》上映

美国影片《公民凯恩》上映
    1941年5月1日,美国影片《公民凯恩》上映。
    5月1日,由神童奥森-威尔斯主演并导演的《公民凯恩》上映。威尔斯一直在舞台和电台表演,拍电影这还是第一次。原计划该片要在2月份公映,但威廉-兰道夫-赫斯特认为,该片情节存在过分的巧合,因而禁止发行。本片描写了一位青云直上的出版商。但大家对他的看法很有分歧。威尔斯应用了快节奏新闻片的叙事手法和大胆的镜头,他慧眼识人,启用了不见经传的罗斯巴德主演该片。
    这部导演的处女作是一部经典的和富于高度想象力的传记片。它的丰富的复合型结构和对电影技巧富于创造性的运用对电影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详情...

1941年5月10日

希特勒助手黑斯飞往苏格兰

希特勒助手黑斯飞往苏格兰
    1941年5月10日,希特勒助手黑斯飞往苏格兰。
    5月10日,就事件本身来说,温斯顿-丘吉尔和多数英国人很难解释苏格兰今天所发生的事件。一架德机落地坠毁,机上有希特勒最忠实的密友鲁道夫-赫斯。据说,他此行是要为和平协议去谈判。
    温斯顿·丘吉尔说,“许多事都是事实胜于想象,这就是其中一件。”很明显,赫斯是在执行一项使命,即说服英国把世界分为两大势力范围。有人分析该想法体现德国人傲慢性格的顶峰。赫国说黑斯精神不正常,多数英国人也许赞成这个观点。
    1987年8月17日,赫斯死于柏林斯潘道监狱内,他是这所监狱剩下的唯一囚犯,法医鉴定为自杀。
详情...

1941年5月18日

德国社会学家桑巴特逝世

德国社会学家桑巴特逝世
    1941年5月18日,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桑巴特逝世。
    桑巴特(1863~1941),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1863年1月19日生于德国的埃姆斯莱本,1941年5月18日卒于柏林。
    桑巴特早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后受到韦伯和历史主义的影响。他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而是一门有明确内容和特殊方法的独立学科,其任务在于提出有关精神领域的社会联系的理论。他反对人文科学中的价值取向,主张价值中立。
    桑巴特对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贡献集中在经济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领域。他借用K.马克思的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社会结构特别是阶级结构和资本主义精神,并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划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在探寻资本主义发生的原因时,他认为对资本主义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的新教伦理来源于犹太教。他还用经验方法考察了犹太人的宗教伦理、法律制度、生活方式和经济生活。他在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时常常摇摆于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之间。
详情...

1941年5月19日

驻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军队向英军投降

    1941年5月19日,驻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军队向英军投降。
    5月19日,英军已迫使意属东非的法西斯堡垒投降。意大利东非总督奥斯塔公爵和他率领的3800士兵,昨天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拉吉挂起了白旗,愿接受英军提出的条件,但这些条件不得公开。
    目前意大利在东非仅控制两个地区。据信,由于这位被称为意大利抵抗灵魂的公爵的投降,剩下的法西斯军队也会步其后尘。攻陷阿拉吉将使英国可能不受阻碍地向北非和中东的前线运送物资。
    英军的这个胜利是在两周前,海尔-塞拉西重新登基后取得的。塞拉西在法西斯分子统治期间,被迫流亡5年。
详情...

1941年5月20日

纳粹德国进攻克里特岛

纳粹德国进攻克里特岛
    1941年5月20日,纳粹德国进攻克里特岛。
    5月20日至6月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尔干战役中,德军为夺取克里特岛而于实施的战役。战役代号“水星”。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规模空降战役之一。德军攻占克里特岛后,其东南欧陆上交通线得到了可靠的保障,控制了爱琴海和地中海东部航线,并使英国丧失了一个地中海内最重要的据点。此次战役基本上达到了目的。战役中,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德国空军起了决定性作用,使英国地中海舰队遭受重大损失。克里特岛抗登陆战役之所以失败,尚有下列因素;英军统帅部不相信德军借助空降兵能攻占如此巨大的海岛;守岛部队没有飞机,也缺少必要数量的坦克、火炮和其他武器装备。夺占克里特岛之战显示了空降兵作战能力的增长。同时事实证明,实施这样的战役,如不与其他军种协同,势必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夺占该岛之后,德军统帅部再未敢实施类似的大规模空降战役。
详情...

1941年5月24日

英皇海军胡德号巡舰被德舰击沉

英皇海军胡德号巡舰被德舰击沉
    1941年5月24日,英皇海军胡德号巡舰在北大西洋被德舰击沉。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后,英国为了防止法国舰队为德国所用,7月3日胡德号作为旗舰率领驻地中海的H舰队炮击并重创阿尔及利亚的米尔斯克比尔军港的法国舰队。1941年5月24日,胡德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一起在丹麦海峡追踪拦截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被德舰炮弹命中,引起后部主炮弹药库发生爆炸,舰体断裂迅速沉没,全舰千余名官兵仅3人生还。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成为英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
详情...

1941年5月24日

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出生

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出生
    1941年5月24日,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出生。
    鲍勃·迪伦(英语: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是一位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
    迪伦成名于1960年代,并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一些歌曲,例如《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或译为《随风而飘》等),成为在反战抗议和民权运动中被广泛传唱的曲目。直到今天,他仍然是非常具有影响力非常受欢迎的艺人之一。他的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和摇摆乐。
详情...

1941年5月27日

德舰俾斯麦号被击沉

德舰俾斯麦号被击沉
    1941年5月27日,德舰俾斯麦号被击沉。
    5月27日。同仇敌忾的皇家海军向其追踪的目标--德国军舰“俾斯麦”号开炮。敌舰在英军的复仇的目光中,沉入大西洋底。皇家海军报了3天前的一箭之仇。3天前,俾斯麦号击毁了英国舰队的骄做,“胡德”号战舰,在这次海战中据信有1300人丧生。
    这两艘巨型兵舰,最初是在位于冰岛和挪威之间的北大西洋海域相遇的。“胡德”号的弹药库遭到致命的一击。在“追上敌人,消灭敌人”的誓言鼓动下,皇家海军追击德舰队750英里,终于将其击沉。在这场无情的大炮轰击中,据说俾斯麦号舰上1000多士兵大部分死于非命。这是战时纳粹海军最惨重的一次挫败。
详情...

1941年5月27日

罗斯福总统向全国发出紧急警告

    1941年5月27日,罗斯福总统向全国发出紧急警告。
    5月27日晚,罗斯福总统告诫全国:“目前存在着对民族十分严重的紧急情况,差不多说宣战已迫于眉睫。”在他作了正式宣告的情况下,总统和国会有权征用物力、人力及工业部门,以确保国防并提供给大不列颠所需的武器。
    “向英国提供物资是绝对必要的。”他说,“这是可以做到而又必须做的,马上就要开始。”他说,“美国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以击退德国的进攻”和保护领水的安静,他说希特勒的野心是要控制公海,以进攻西方世界进而称霸世界。
    罗斯福总统又提醒说,德国击沉商船的速度等于英美两国从造船厂补充船只速度的两倍。
详情...

1941年5月30日

德国攻占克里特岛

德国攻占克里特岛
    1941年5月30日,德国攻占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位于东地中海,正处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岛,也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克里特岛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以空降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登陆战役,不仅在二战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登陆作战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详情...

1941年5月31日

英军平息伊拉克暴乱

    1941年5月31日,英军平息伊拉克暴乱。
    5月31日,伊拉克总理拉施德-阿里-吉拉那在英军包围巴格达后,结束了他对英军的叛乱,被迫签署了停战协议。英军的攻势也将巴格达的德国空军和意大利公使逐出中东地区。这个事件强调了这个事实:英军不会像对付轴心国暴乱一样对阿拉伯人民作战。人们都称赞英军在克里特与纳粹恶战打乱了德军的日程表,为巴格达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在拉施德-阿里之前的伊拉克政权阿卜杜勒-伊拉酋长立即组织了新政府。根据受降协议,英国可以使用伊拉克所有公路、铁路和通讯设施。
详情...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