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312年5月24日
戴克里先(244年-312年),原名为狄奥克莱斯(Diocles),罗马帝国皇帝,于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其结束了罗马帝国的第三世纪危机(235年-284年),建立了四帝共治制,使其成为罗马帝国后期的主要政体。其改革使罗马帝国对各境内地区的统治得以存续,最起码在东部地区持续了数个世纪。他为罗马帝国去掉了过多的罗马共和国的残余,而最后则如古罗马政治家辛辛纳图斯一样,退隐田园。
关于他晚年的处境有两种版本,异教徒历史学家大部分都认为其安详地度过了晚年,而基督教历史学家则大都认为其晚年因眼看自己的四帝共治制遭破坏、各项成果毁于一旦而精神失常,最终悲惨的死去。
公元321年11月22日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永嘉之乱后,率领亲党避乱于江淮,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号镇西将军。后因功勋巨大,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
太兴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的北伐。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最终忧愤而死,朝廷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祖逖的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公元333年6月4日
慕容廆,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人,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父,吐谷浑第一代首领慕容吐谷浑是其庶兄。五胡乱始时期,慕容廆遂于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自称鲜卑大单于。慕容廆政事修明,爱护人才,故士大夫和民众多归附之。 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1年),受晋政府命为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封辽东公。东晋成帝咸和八年五月甲寅(333年6月4日),慕容廆去世,谥襄公,后其孙慕容俊称帝时,追尊慕容廆为武宣皇帝。
公元334年7月30日
公元334年7月30日,东晋名将陶侃逝世。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
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在西晋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他还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赞扬的,贬斥的,以及为他辩诬的人都有。
公元337年5月22日
君士坦丁一世(拉丁文:Constantinus I Magnus,272年或274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全名盖乌斯·弗拉维乌斯·瓦勒里乌斯·康斯坦丁乌斯(拉丁文:Gaius Flavius Valerius Constantinus),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即皇帝,306年-337年在位),罗马帝国西部奥古斯都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长子。
君士坦丁早年被派往东部帝国,为奥古斯都戴克里先服务,后奔赴不列颠作战。306年被拥立为奥古斯都,随后在针对马克森提乌斯、李锡尼的一系列内战中取得了胜利,在324年重新统一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重组政府,将民事和军事当局分开;经济上,为对抗通货膨胀,推出固相钱;军事上,重组罗马军队,击退法兰克人、哥特人进攻;在宗教方面,先与李锡尼颁布“米兰敕令”,后又于325年召开尼西亚会议,大力推行基督教。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庭,改名新罗马,为君士坦丁堡建都之始。337年,君士坦丁在尼科米底亚去世,临终前受洗成为基督徒。死后葬于君士坦丁堡圣使徒教堂。
君士坦丁不仅授予基督教合法地位和许多特权,而且强行通过“三位一体”的信仰为正统教义,实际上使基督教获得了国教的地位。他是罗马转换到基督教的第一个君主,被尊称为君士坦丁大帝(拉丁语:Constantinus Magnus)。
公元363年6月27日
罗马皇帝朱里安去世。朱里安(332-363)君士坦丁一世之侄执政期间,试图恢复已经没落的多神教以代替基督教,因而以“背教者”称号闻名于古代罗马和基督教史册。
公元373年8月18日
公元373年8月18日,东晋大将桓温逝世。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宣城太守桓彝长子。
出身谯国桓氏,姿貌伟岸,豪爽大度。迎娶南康公主,拜驸马都尉,袭封万宁县男。咸康元年(335年),出任琅琊太守。参与庾翼北伐,迁徐州刺史。永和元年(345年),迁使持节、安西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都督,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临贺郡公,声名大振。累迁大司马,册封南郡公。掌权期间,抑制朋党,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三次出兵北伐,在声望受损后,奢求朝廷加九锡,受制于王谢势力阻碍,未能如愿。
宁康元年(373年)七月,病逝于姑孰,享年六十二岁,追赠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西汉大司马霍光的旧例。元兴二年(403年),其子桓玄篡位称帝,建立桓楚,追尊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永崇陵。
公元378年8月9日
弗拉维斯·埃弗利乌斯·瓦伦斯(FLAVIVS IVLIVS VALENS,328年-378年8月9日),罗马帝国东部皇帝(364年至378年在位)。
瓦伦斯直到360年左右方才加入罗马军队,同其兄长弗拉维斯·瓦伦提尼安在帝国东部边境服役。364年2月,罗马皇帝约维安在赶往君士坦丁堡以确保帝位的途中暴卒于小亚细亚,2月26日,弗拉维斯·瓦伦提尼安被同行的士兵拥立为罗马皇帝。3月28日,瓦伦提尼安任命瓦伦斯为同朝皇帝,负责统领帝国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都。
公元379年1月19日
沙普尔二世 Shapor II(309—379年1月19日),波斯萨珊王朝国王(309—379年在位)
公元3—4世纪,波斯萨珊王朝正处于信仰的十字路口,拜火教、基督教、摩尼教呈三足鼎立之势,最终,波斯统治者以铁腕的手段坚持了拜火教的至尊地位,这一历史过程由沙普尔二世来完成。他也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全盛之主。
沙普尔二世是一个充满了传奇事迹的人物,他是世界史上极为罕见的“胎儿国王”。他父亲霍尔米兹二世于309年去世之时,他尚在母腹之中。
沙普尔二世通过扶持拜火教、严厉打击基督教,确立了波斯在文化上的独立性,通过扩大波斯的领土和势力范围,使之成为堪与罗马匹敌的另一极。沙普尔二世是波斯民族主义者的偶像,同时又是基督教世界主义精神的噩梦。
公元385年7月10日
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前秦第三位君王(357年~385年在位)。景明帝苻健之侄,文桓帝苻雄之子。
寿光三年(357年),苻坚与清河王苻法等袭杀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即位后,着手革除暴政,主张“黎元应抚,夷狄应和”;重用汉族士人王猛、权翼、邓羌等,抑制豪强,强化王权;鼓励农耕,教民以区种之法,兴修关中水利,以增加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及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提倡儒学,兴办教育,以汉族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继承者自命,积极推行“圣君贤相”的治国之道;对各族实行“服而赦之”的方针,凡自动归顺或投降的少数民族上层基本采取优容政策。十余年后,前秦大治。建元六年(370年)以后,苻坚陆续灭前燕、前仇池国、前凉、代国,取东晋梁、益二州,并命吕光远征西域,结束北方长期动乱分裂的局面。统一北方后,他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灭亡东晋,实现混一六合之志,于建元十九年(383年)亲统大军南伐,折戟于淝水之战,国势大衰,各族首领慕容垂、慕容泓、姚苌、乞伏国仁等纷纷自立。
建元二十一年(385年),苻坚出奔五将山,被后秦将领吴忠俘获,软禁于新平郡。姚苌逼迫其交出传国玉玺,苻坚言已将玉玺送晋国,誓死不让玉玺落入羌人之手,最终被姚苌缢死于新平佛寺中,终年四十八岁。身后被三个国家共同追封谥号,尊谥宣昭皇帝、文昭皇帝、壮烈天王,庙号世祖。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