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605年4月14日

公元605年4月14日,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通济渠起于洛阳城,西引榖(即涧水)、洛水入黄河;又从极清(今河南荥阳县把水镇东北周黄河水向东到洋州(今河南开封),再顺汴水经商丘,折向东南,接通蕲水,经皖北至淮阴入淮水。第一段工程沟通了洛水、黄河和淮河。
同年,隋扬帝又征发淮南民十几万开邢沟。
608年2月,再次下“诏发河北诸军百余万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深郡”。
611年元月,隋炀帝“敕穿江南河油京日至余杭,800余里”。这段工程的告竣,全长4000多里的大运河贯通,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详情...
隋炀帝“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通济渠起于洛阳城,西引榖(即涧水)、洛水入黄河;又从极清(今河南荥阳县把水镇东北周黄河水向东到洋州(今河南开封),再顺汴水经商丘,折向东南,接通蕲水,经皖北至淮阴入淮水。第一段工程沟通了洛水、黄河和淮河。
同年,隋扬帝又征发淮南民十几万开邢沟。
608年2月,再次下“诏发河北诸军百余万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深郡”。
611年元月,隋炀帝“敕穿江南河油京日至余杭,800余里”。这段工程的告竣,全长4000多里的大运河贯通,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