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大事件盘点:公元8世纪中国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公元8世纪中国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公元8世纪中国历史大事件:李白诞辰;唐中宗复唐国号;一代女皇武则天逝世;唐中宗李显逝世;李隆基政变诛韦后;唐代才女上官婉儿逝世;史书记载第一次拔河比赛;诗圣杜甫诞生;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唐玄宗粉碎废帝阴谋;杨贵妃诞辰

1

历史事件

公元701年2月28日

李白诞辰

李白诞辰
    公元701年2月28日,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诞辰。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详情...

公元705年3月3日

唐中宗复唐国号

唐中宗复唐国号
    公元705年3月3日,中宗复唐国号。
    705年,武则天病重,由张易之、张昌宗揽大权,作威作福。宰相张柬之等密谋政变。同时,将策划秘密地告诉了唐中宗,在中宗的同意下,张柬之等带兵入宫,杀死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传位给太子李显(中宗),给了她一个“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
    705年正月唐中宗改元神龙。3月3日(二月初四日)复国号唐。百官、旗帜、服色、文字都恢复旧制。
    中宗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56-710),原名李哲,唐高宗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为韦皇后进毒饼毒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
详情...

公元705年12月16日

一代女皇武则天逝世

一代女皇武则天逝世
    公元705年12月16日,一代女皇武则天逝世。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详情...

公元710年4月2日

史书记载第一次拔河比赛

史书记载第一次拔河比赛
    公元710年4月2日,唐代的一次拔河比赛。
    《封氏闻见录》中记载:“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景龙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后中宗在长安梨园球场观看了中央政府机构的一次拔河比赛。参加者有“中书门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三品以上并请学土等”,比赛双方的情绪很高,争夺十分激烈 。
    拔河最早名叫“牵钩”、“钩强”,相传春秋时楚国和越国水军交战时,鲁班为楚国设计了一种名叫“钩强”的兵器,用于阻挡和钩住敌船。使用阻和钩需要士兵有很强的力量。因此钩强对拉就成为重要的军事训练内容。到了南北朝时,原本用于水战的牵钩在民间流传开来,特别是在多水的南方,渔民们把“钩强”改造成带有“挽子”的篙作为驾船的工具。而钩强对拉也从军事训练变成民间娱乐活动。唐朝时,这种游戏正式改名“拔河”,并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每逢祭祀活动,都会出现大型拔河比赛,热闹非凡。
详情...

公元710年7月3日

唐中宗李显逝世

唐中宗李显逝世
    公元710年7月3日,唐中宗李显逝世。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
    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日(656年11月26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元年(698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击败后突厥,使得唐朝再次开始长期控制漠南。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六月壬午日(710年7月3日)逝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定陵。
详情...

公元710年7月21日

李隆基政变诛韦后

李隆基政变诛韦后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政变诛韦后。
    710年,韦后母女勾结,毒杀中宗,立温王重茂为帝,改元唐隆,是为少帝。韦后临朝摄政。7月21日(唐景龙四年六月二十日),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唐高宗女)发动宫廷政变,杀韦后与安乐公主等,拥立其父睿宗即位。睿宗立李隆基为太子。睿宗为人庸儒,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干预朝政。
    712年(延和元年)睿宗传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就是唐玄宗。
    唐玄宗(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窦德妃)。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死韦皇后,拥其父李旦即位,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年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详情...

公元710年7月21日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逝世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逝世
    公元710年7月21日,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儿逝世。
    上官婉儿,这个被一代女皇武则天重用的“巾帼宰相”,一直颇具神秘色彩,许多有关唐朝的历史古装题材的电视剧、电影、戏剧、小说中都有她的身影,被文艺作品和文人墨客们乃至民间传得神乎其神。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究竟是怎样的呢?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又称上官昭容,出生于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武则天时期有“巾帼宰相”之名的内舍人。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
    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群臣奏章多由其参与决断,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其母郑氏去世后,婉儿上表将自己的品级降为婕妤以示哀悼。
    上官婉儿曾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景云二年(711年),复封昭容,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详情...

公元712年2月12日

诗圣杜甫诞生

诗圣杜甫诞生
    公元712年2月12日,诗圣杜甫诞生。
    杜甫,字于美。原籍襄阳。公元712年2月12日(唐客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日)生于巩县。唐开元后期,考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746年进长安,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军陷长安,杜甫逃到凤翔,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之职。收复长安后,随肃宗还京。目睹朝廷腐败和人民的疾苦,不久弃官入蜀,修筑草堂于成都浣花溪旁,称浇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担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携家出四川,770年病死在湘江途中。著有《杜工部集》。杜甫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他的诗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圣”。
详情...

公元712年9月9日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

    公元712年9月9日,唐玄宗李隆基登基。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复位,韦皇后掌握了实权。韦后和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勾结,把持朝政。
    唐中宗逝世,李隆基(唐睿宗的儿子)起兵诛灭韦后一党,拥戴唐睿宗复位。两年以后,唐睿宗禅让皇位给李隆基。
    712年9月9日(唐先天元年八月初四)李隆基登基,他就是唐玄宗。
    20多岁的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一心想恢复和光大唐太宗的事业。他任用姚崇等几任名相,整顿朝政,使唐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

详情...

公元713年7月29日

唐玄宗粉碎废帝阴谋

唐玄宗粉碎废帝阴谋

    公元713年7月29日,唐玄宗粉碎废帝阴谋。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太平公主依仗太上皇之势,擅权用事,当时“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大臣,“大半附之”。
    于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姑侄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太平公主与宰相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阴谋废帝。结果,李隆基与宰相郭元振、大将王毛仲、内给事高力士等率禁军先发制人,杀死了宰相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太平公主逃入山寺。
    公元713年7月29日(唐开元元年七月初三日)李隆基下诏赐太平公主死于家中,其党羽数十人亦被处死。废帝阴谋被粉碎。

详情...

公元719年4月2日

渤海郡王大祚荣逝世

渤海郡王大祚荣逝世
    公元719年4月2日,渤海郡王大祚荣逝世。
    大祚荣(?―719年),本名祚荣,无姓,后因其尊称而取姓为大氏,是中国古代民族——粟末靺鞨族人、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之子、渤海国建立者(698年—719年在位)。
    大祚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军事家、政治家,史称创造渤海的海东盛王。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发动叛乱,大祚荣父子参与反唐。次年,乞乞仲象去世,大祚荣率领余部迁至天门岭(今辉发河与浑江的分水岭)一带时,重创追剿的唐军。于是征聚高句丽遗民,东守桂娄故地,据东牟山(今敦化敖东城)筑城而居。
    圣历元年(698年),正式建国,自号震国王,史称“旧国”。对外采取结盟政策,与契丹结好;同东突厥结盟;屈从于新罗国势渐强,占据东北地区的东部、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沿海州一带地区。
    唐中宗亲政后,派侍御史张行岌对震国招抚,大祚荣欣然接受,派次子大武艺入侍唐廷,表示臣服。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派鸿胪卿崔忻前往震国,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不称震国,专称渤海。开元七年(719年),大祚荣去世,谥号大圣明武高大王。
详情...

公元719年6月1日

杨贵妃诞辰

杨贵妃诞辰
    公元719年6月1日,杨贵妃诞辰。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杨贵妃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详情...

公元745年9月17日

杨玉环被册封为杨贵妃

杨玉环被册封为杨贵妃

    公元745年9月17日,杨玉环被册封为杨贵妃。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小字玉环,道号太真,陕西华阴人,后随家迁至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市韩阳镇独头村)。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8斤(有待查证)。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为玄宗第18子寿王之妃,后经大臣推荐,唐玄宗见她有倾城倾国之色,后招入宫做女官,天宝四年封为贵妃,从此杨门一族权贵显赫。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南逃。途经马嵬坡,大将陈玄礼和部下认为杨家祸国殃民,怒杀杨国忠,迫使玄宗赐杨玉环自缢。贵妃死时,年38岁。
    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745年9月17日被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详情...

公元751年7月27日

怛罗斯战役

怛罗斯战役
    公元751年7月27日,怛罗斯战役。
    怛罗斯战役(怛,音dá),是中国唐玄宗时期与来自现在阿拉伯、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怛罗斯战役是一场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直接碰撞。
    公元8世纪前期,中国正处在大唐盛世的顶峰——开元盛世。此时的大唐王朝,国力达到顶峰,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只有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在先知穆罕默德和四大正统哈里发的努力下,建立了横跨三大洲的大帝国。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在东方的最高长官哈贾吉·本·优素福应许他的两个大将——穆罕默德和古太白·伊本·穆斯林,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认命谁做中国的长官。前者征服了印度的边疆地区,后者征服了大片中亚地区。
    此前,突骑施联合吐蕃、大食兵向安西四镇发动过两次战争,均被击退。两次战争的失败使阿拉伯帝国的东进暂时停止。天宝十年(751年7月-8月),葛逻禄突然叛变,导致唐军怛罗斯战役失利。此役之后,唐军在安西的军事实力大打折扣,失去了在中亚的控制权。与此同时,唐王朝在南诏、契丹的军事行动均惨遭失败,中亚个附属国开始倒向阿拉伯帝国,天宝14年,安史之乱发生。但阿拉伯帝国经此一战也损失惨重,意识到东进的强大阻力,加上吐蕃的崛起形成唐、阿之间的一道屏障,赢得怛罗斯之战的东方总督及其部将因功高盖主被杀,阿拉伯帝国再也没有发兵东来。
详情...

公元753年1月3日

唐朝权相李林甫逝世

唐朝权相李林甫逝世
    公元753年1月3日,唐朝著名权相李林甫逝世。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
    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郇王房,起家千牛直长,历任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736年)又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他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但后期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使得朝纲紊乱,又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详情...

公元753年12月20日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
    公元753年12月20日,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唐天宝12年即公元753年12月20日,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在5次东渡失败后,第6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743年,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到扬州请鉴真东渡弘法。鉴真当时已55岁,为了弘扬佛法,传播唐代文化,欣然接受了邀请,决定东渡日本。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官厅干涉而失败。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经疏、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触礁而告失败。
    公元744年,鉴真准备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厅追及,强制回扬州,第四次东渡又没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从扬州出发,在舟山群岛停泊三个月后横渡东海时又遇到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县。在辗转返回扬州途中,弟子祥彦和日本学僧荣睿相继去世,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鉴真未因失明而灰心丧志,又过了5年,66岁高龄的失明老人,毅然决定再度出航。753年10月19日,他离开扬州龙兴寺,11月16日乘第二艘遣唐使船从沙洲的黄泗浦出发,直驶日本。12月20日中午,这位夙志不变、决心东渡弘法的盲僧,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在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町的秋目浦上陆,随行的有普照、法进和思托等人。
    40多天后,鉴真一行到达当时的京都奈良,受到天皇为首的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轰动日本全国。他在日本生活了10年,于763年5月初6日在日本圆寂,终年76岁。
详情...

公元755年12月16日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一)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二)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三)禄山被杀—— 不久,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得回纥之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四)思明叛变—— 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灭,究泄,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称帝—— 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六)平定乱事—— 史思明与李光弼相持年余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降唐,史明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
详情...

公元756年1月24日

唐朝名将高仙芝逝世

唐朝名将高仙芝逝世
    公元756年1月24日,中国唐朝名将高仙芝逝世。
    高仙芝(?—756年1月27日/1月24日),高句丽贵族 ,唐玄宗时期名将。
    高仙芝幼时随父到安西,二十余岁时被授予将军。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被封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同年,率军平定达奚部叛乱。天宝六载(747年)三月,平定小勃律国。天宝六载(747年),升任鸿胪卿、假御史中丞,接替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天宝八载(749年),加特进,兼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员。天宝九载(750年)二月,击破揭师国。随后又进攻石国,生俘其国王和部众。天宝十载(751年),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不久,又任命他为右羽林大将军。天宝十载(751年)四月,率军进攻大食,双方激战于怛罗斯城,因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而战败。
    天宝十四载(755年),被封为密云郡公。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高仙芝被任命为讨贼副元帅,屯兵陕郡。同年十二月(756年1月),退守潼关。不久,唐玄宗听信边令诚谗言,命其杀害了高仙芝。
详情...

公元756年6月15日

杨国忠被乱兵所杀

杨国忠被乱兵所杀
    公元756年6月15日,唐代宰相杨国忠被乱兵所杀。
    杨国忠(?~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朝外戚、宰相,自称东汉太尉杨震后代,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
    杨国忠早年嗜酒赌博,品行不端,被亲族鄙视,于是三十岁时进入西川从军,从事屯田工作,成绩优异,授新都县尉。依附蜀地大豪鲜于仲通,迁扶风县尉。族妹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历任金吾兵曹参军、监察御史、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太府卿。李林甫去世后,担任检校右相兼管文部,册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任相期间,两次派兵攻打南诏,损兵折将,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互相倾轧,水火不容,两人的斗争成为安史之乱发生的导火索。
    天宝十五载(756年),跟随唐玄宗逃往蜀郡,在马嵬驿兵变中,被乱兵所杀。
详情...

公元756年7月15日

杨贵妃自缢身亡

杨贵妃自缢身亡
    公元756年7月15日,杨贵妃被迫自缢。
    杨贵妃(719-756),即杨太真,小字玉环,蒲州永乐人。最初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瑁的妃子,因貌美,被玄宗宠幸,“三千宠爱于一身”,出现了“姐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的怪现象。
    755年,节度使安禄山以诛贵妃之兄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叛军很快攻占洛阳、长安,唐玄宗带着皇族亲贵逃往四川。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愤怒的士兵杀死杨国忠,并要唐玄宗处死杨贵妃。
    杨贵妃于公元756年7月15日(唐天宝十五年六月十四日)被迫自缢
详情...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