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05年9月24日

1905年9月24日,吴樾壮炸五大臣,身殉革命。
9月24日上午,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带领大批参赞、随员来到北京正阳门车站,准备乘火车离京启行。车站内外,车水马龙,岗哨密布,朝官贵戚前来送行。吴樾在没有引爆器材的情况下,怀揣炸弹,乔装成皂隶,从容步入站台,登上五大臣专车,准备炸毙五大臣。当机车与车厢挂钩时,车身突然震动,触发炸弹爆炸,吴樾当场死亡;五大臣中载泽、绍英受轻伤。
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是为立宪做准备。吴樾闻讯,自东三省入关,携炸弹而来。
吴樾,字孟侠,安徽桐城人,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学生。吴家是桐城大族,父亲由官入商,结交的多是官僚、幕客。吴樾早年曾应科举,庚子之后,因爱国而主张改革,由赞成立宪转而拥护革命,他认为“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暗杀为因,革命为果。暗杀虽个人而可为,革命非群力即不效。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他认为铁良是将来亡汉族的巨魁,一心先刺杀铁良。杨笃生带来炸弹让吴樾等看,经过试验,性能良好,吴等喜出望外。恰逢清廷选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他认为立宪骗局施行,必将阻碍革命,便决定采取刺杀行动。吴樾时年仅27岁。
因为满汉冲突愈烈,革命倒满愈有厚望。因此,吴樾主张“手提三尺剑,割尽满人头”,“满酋虽众,杀那拉、铁良、载湉、奕劻诸人,亦足以儆其余,满奴虽多,而杀张之洞、岑春煊诸人,亦足以惧其后。杀一儆百、杀十儆千…。”因此以它为目标。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