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中国斡旋沙伊复交
近段时间,在中方的积极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两国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一事,持续引发全球关注。
在中方支持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10日,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次轰动全球的外交突破,也是中国第一次主导化解东亚之外的他国僵局。
作为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分支的代表国家,沙特和伊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其中既夹杂着民族宗教的历史纠葛,也有现实的地缘政治利益纷争,可谓复杂难解。2016年初,双方中断外交关系,正是一系列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
原文链接
沙伊复交意义重大,首先是因为在历史问题、地缘政治、教派冲突等因素影响下,两国关系长期紧张,已成为影响中东和平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两国能在中国的斡旋下达成协议实属不易,在中东地区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2022年10月
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2023年2月
习近平主席接待伊朗总统莱希访华。
2023年3月6日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
2023年3月10日
沙伊两国达成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
2023年4月6日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见证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签署联合声明,沙伊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 2.沙伊联合声明恢复外交关系
4月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沙伊外长会晤的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会晤后,秦刚见证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沙伊握手言和的一小步,也是人类跨越冲突、实现和解的一大步。
▍ 3.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
5月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行。
中国和中亚国家元首同意,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举办。下次峰会将于2025年在哈萨克斯坦举行。
元首们同意在中国设立中国—中亚机制常设秘书处。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此次峰会将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开启双方合作新时代。
▍ 4.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会见秦刚
5月2日,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在内比都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
秦刚表示,中缅是山水相邻的胞波兄弟。中方历来高度重视发展中缅睦邻友好关系,愿同缅方一道,落实好习近平主席2020年历史性访缅成果,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率先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中缅全面战略合作稳步前行。
敏昂莱表示,缅中建交70多年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发展势头,取得丰硕成果。缅方愿同中方一道,进一步加强缅中友好合作,积极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缅方赞赏中方在涉缅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欢迎中方发挥更大作用。缅方重视保护在缅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愿同中方合作维护两国边境地区安宁。
无论从中缅双边关系,还是中国与东盟关系以及在更大的亚太范围来看,秦刚的缅甸之行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 5.中方宣布加拿大一外交官为“不受欢迎的人”
5月9日,针对加拿大政府无理行径,中方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将加拿大驻上海总领馆领事甄逸慧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已要求其5月13日前离华。
近年来在外部势力的干涉下,中加关系发展并不稳定。原本两国经济联系紧密,在诸多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然而加政府却采取了诸多不友好的举动,这给两国关系和合作蒙上阴影。
加政府之所以热衷于挑衅中国,是因为想要借此向美国示好。但是,发展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并不是对立的,加政府应该做的是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否则只会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
▍ 6.中巴同意全面恢复两国各层级沟通
▍ 7.中新建立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伙伴关系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新加坡共和国总理李显龙于2023年3月27日至4月1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
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建立了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一关系定位指引下,双边关系发展良好,契合两国独特优势和发展优先事项。两国在广泛领域建立起务实多元合作,共同把握新兴领域新机遇。
双方一致同意将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为双边关系规划未来发展、明确战略方向。
这一决定背后的信息值得我们关注。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多边主义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理念。中新两国关系的提升,不仅体现了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性,也表明中国正在积极促进亚洲地区的共同发展。
▍ 8.布林肯访华
6月18日下午,布林肯抵达钓鱼台国宾馆。随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此前,外交部发言人在谈及布林肯访华时表示,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中方将阐明对中美关系的立场和关切,坚决维护自身利益。据悉,此次是美国国务卿时隔近五年首次访华,也是拜登政府首位内阁官员访华。
中美关系不仅仅关乎两国的利益,也事关全球的未来。作为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具有重要的全球影响力。只有通过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合作共赢的方式,中美关系才能够稳定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 9.秦刚出席第五次中阿巴三方外长对话
▍ 10.巴西总统卢拉访华
4月12日晚,巴西总统卢拉率大型代表团抵达中国上海,开启访华之旅。这是卢拉第五次访华,也是他第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卢拉所率领的巴西代表团规模庞大,颇受关注。法新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外媒报道称,巴西代表团中大约有40名高级官员,包括巴西内阁部长、州长和国会议员,以及200多名巴西商界领袖。
2022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714.9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巴西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国。巴西是中国大豆、鸡肉等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玉米等重要农产品也已实现对华出口并迅速增长。
▍ 11.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4日-7日访华,这是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后第三次到访中国,也是他第二任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马克龙此次访华,有多位政界人士以及60多位大型企业负责人、20多位文化界人士随行。
在为期3天的行程中,马克龙先后到访北京、广州,并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马克龙此行成果颇丰,包括中法联合声明,双方36家企业签署18项合作协议等。此外,马克龙在此行中反对与中国“脱钩”、呼吁欧洲实现战略自主等表态也备受关注。
法国非常强调独立自主性,尤其在戴高乐时期,这也是当时中法建交的一个背景。但是现在法国的独立自主性受到很大削弱,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法国的经济基础产业更多地受制于美国、欧盟;第二个原因是欧洲越来越分化,无论是新老欧洲还是中东欧国家或西欧国家,他们之间政策立场的差异性在增大,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