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802年8月8日
1802年8月8日,俄国化学家盖斯出生。
盖斯早年从事分析化学的研究,曾对巴库附近的矿物和天然气进行分析,做出了一定成绩,以后还曾发现蔗糖可氧化成糖二酸。1830年专门从事化学热效应测定方法的改进,曾改进拉瓦锡和拉普拉斯的冰量热计,从而较准确地测定了化学反应中的热量。1836年经过许多次实验,他总结出一条规律:在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不论该反应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步进行的,其总热量变化是相同的,1860年以热的加和性守恒定律形式发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盖斯定律。
公元1804年6月1日
格林卡1804年6月1日,生于贵族家庭。1818年入彼得堡贵族寄宿学校,同时学音乐。毕业后在交通部任职,从事业余音乐创作,并同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等人交往。多次游学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
1837~1839年任彼得堡宫廷唱诗班乐长。受西欧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在掌握西欧先进写作技法的同时,注重吸取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创立了俄国民族乐派。代表作品有:歌剧《伊万·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统乐曲《卡玛林斯卡亚》、《马德里之夜》、《阿拉贡霍塔》、《幻想圆舞曲》及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1857年逝世。
公元1809年3月19日
果戈里一生著作很多,代表作有《钦差大臣》、《死魂灵》等。果戈里对于其后的整个俄国文学史的发展影响巨大。高尔基对果戈里给予了崇高的评价,把他列入世界闻名的讽刺作家的行列,并且不止一次地建议苏联作家向这位伟大的艺术语言大师学习。
公元1814年5月30日
1814年5月30日,出生在俄国特维尔省的一个官僚贵族家庭。巴枯宁在青年时期,以研究黑格尔、康德等人的哲学为时髦,攻读黑格尔著作。1847年,巴枯宁对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使他赢得了一定的声誉。1849年5月,他参加了德累斯顿人民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捕,被沙皇政府引渡到俄国。在狱中,巴枯宁写了一份数万言的《忏悔书》,恭维沙皇是“慈父”,承认自己是“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表示向沙皇“伏地求恩”。由于他卑躬屈膝,连续得到减刑。
1846年在伦敦会见马克思,要求加入第一国际,向马克思保证“努力为国际工人协会工作”。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他发表了一系列旨在宣传无政府主义的著作,其中《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集无政府主义观点之大成。1872年的国海际牙代表大会上,他指使其党羽搞分裂活动,被大会开除出第一国际。
公元1814年10月15日
1814年10月15日,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诞辰。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生于1814年10月15日,死于1841年7月1日,仅活了27岁。但是,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他的贡献却是不朽的,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19世纪上半叶的重要诗人。
他15岁时写成的诗歌《土耳其人的哀怨》,表达了这种孤独和悲伤的情绪。毕业后,成为禁卫军骠骑兵团的军官。对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观察,使莱蒙托夫的创作逐渐向批判现实主义发展。1835年他写成的诗剧《假面舞会》和长诗《大贵族奥尔沙》,对贵族社会的虚伪、黑暗和不平等进行了揭露和讽刺。特别是1837年1月,伟大诗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莱蒙托立即写了《诗人之死》,诗中揭露杀害普希金是沙皇周围一群小人策划的一个卑鄙阴谋。这首锋芒毕露的政治抒情诗,被高尔基誉为“俄国诗歌中最有力量的一首诗”。它标志着莱蒙托夫已经是一位成熟的批判现实主义诗人。
公元1818年10月28日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年11月9日~1883年9月3日),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屠格涅夫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屠格涅夫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77)。
公元1828年7月24日
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俄语: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1828年7月12日—1889年10月29日),俄罗斯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评论家、作家,革命民主主义者。生于萨拉托夫的一个神父家庭,毕业于当地一个神学院,兼修英、法、德、意、希腊和拉丁语,另外还有古斯拉夫语,也正是在这座学校,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文学结缘。1846年,18岁的他进入彼得堡大学文史系学习。大学时代接近进步组织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组,受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开始研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这段时间使得他成为了一个无神论者。1856年起参加进步刊物《现代人》编辑工作。1862年被捕入狱,关押在彼得堡罗要塞,后又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1889年去世,享年61岁。
车尔尼雪夫斯基不但是俄国著名作家,而且是19世纪60年代反对沙皇农奴制度的代表人物和先进思想的启蒙者。他的活动曾经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高度评价。列宁称赞他“从50年代起直到1888年,始终保持着完整的哲学唯物主义的水平”。
公元1828年9月9日
1828年9月9日,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诞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 、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俄历)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公元1834年2月7日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国科学家,发现并归纳元素周期律,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门捷列夫的名著《化学原理》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重版八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1907年2月2日,这位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
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旨在纪念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50年前发表元素周期表这一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就。
公元1839年3月21日
穆索尔斯基,1839年3月21日生。自幼听保姆讲俄国神话故事,后来这些成为他的创作动力。他随母学钢琴。后来习音乐,又试作曲,结识格林卡之后,其作品俄罗斯化加深。退出军界后,立志专事音乐。1866年创作了一套歌曲。1868年开始创作音乐套曲和为歌剧配乐。1869年完成歌剧《鲍罗斯·戈东诺夫》脚本,1874年其第二稿才得以首演。遇诗人库图佐夫后创作了两组忧郁声乐套曲《没有太阳》(1874)和《死之歌舞》(1875—1877)。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穷困潦倒,生活孤寂。1881年3月28日逝世。留下的未竟之作《霍万希那》,由利萨科夫完成。
1849年9月26日
1849年9月26日,“生理学之父”巴甫洛夫诞生。
巴甫洛夫1849年9月26日生在俄国中部梁赞镇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巴甫洛夫博学多才,终生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对生理学的研究,结束了在他之前整个人类从未对生理过程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历史,开辟了实验研究生理过程的新纪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生理学家。1935年8月,86岁高龄的巴甫洛夫主持了第十五届国际大会,并荣获“全世界生理学元老”称号。
巴甫洛夫在生理学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集中于三大领域,即血液循环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巴甫洛夫从事科学研究60余年,全部时间都是在生理实验室度过的,即使在“十月革命”成功初期,无电、无水,实验的狗全部饿死,他也没停止过研究。直到逝世前,他还在草拟一份日后的工作计划。这位可敬的老人,为科学、为人民真正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的一分钟。
1853年9月2日
1853年9月2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奥斯特瓦尔德出生。
9月2日,奥斯特瓦尔德出生于俄国的拉脱维亚的里加。
奥斯特瓦尔德的贡献是多方面的。1887—1906年,他担任莱比锡大学教授。他对瑞典化学家阿列纽斯弱电解质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有所发展。他还从很多方面研究了催化过程,顺利地完成了命名氨氧化提取氧化氨的研究工作,为氨的合成创造了条件。这一成就使他得到世界科学界的高度评价,成为举世闻名的物理化学家。由于他在物理化学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于190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
1855年6月7日
米丘林,生于1855年6月7日,故于1935年,是俄国植物育种家。他在果树培育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毕生培育出果树新品种有300多种。米丘林提出,生物学的基本原则是主物体与生活条件的统一。他认为生物对生活条件有高度选择性,而生活条件对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变异则起主导作用。遗传性是生物基本特性之一,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遗传性也在变化和发展,获得性状可以遗传。人类控制生活条件,或者进行有性的或无性的杂交,以及用驯化等手段来动摇和改变植物的遗传性,实现定向培育,创造人类所需要的新品种。主要着作有《工作原理和方法》、《六十年工作总结》等,收入李森科主编的《米丘林全集》中。
1859年3月16日
3月16日,亚历山大·斯塔帕诺维奇·波波夫(1859~1906)生于乌拉尔。
1977年进入彼得堡大学学习,毕业后在俄国海军鱼雷学校任教。自他认识到电磁波的重要性后,开始致力于寻求远距离接收电磁波的方法。1895年他发明了从形成闪电的巨大电火花发出的电磁波的无线电接收装置。1898年他同俄海军一道实现了距离超过10公里的舰只与海岸间的通信。次年增加到50公里左右。
虽然人们承认波波夫的实验,但不承认无线电通信是他发明的。人们提供的根据是马可尼(意大利物理学家)比他更早进行了传送无线电报的实验。然而,在俄国,人们将他视为无线电发明者。1906年1月13日,波波夫病逝。
1872年1月6日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 (Alexander Nikolaievitch Skriabin,1871-1915),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是一个交响乐作曲家和钢琴音乐的大师。
1888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890年开始作曲,1898年起担任该院钢琴教授。斯克里亚宾的早期作品与肖邦、李斯特相似,后在对和声的运用越来越大胆,和弦常建立在二度、四度迭置上,被称为"印象派的无调性"。1908年,斯克里亚宾接受了通神论和神秘主义影响,开始在作品中追求神秘意境。
1883年7月18日
列甫·波里索维奇·加米涅夫(1883年7月22日—1936年8月26日),苏联早期领导人,联共(布)党内“新反对派”的主要代表之一。1883年7月22日生于莫斯科,曾任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莫斯科苏维埃主席、苏联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和劳动国防会议(Council of Labor and Defense)副主席及政治局的会议主席等职务,经常主持政治局会议。1934至1935年被指控组织“反革命地下恐怖集团”,1936年8月26日被处决。1988年6月13日,苏联最高法院撤销对1936年审理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案的判决,宣布他们无罪。
1887年7月7日
夏加尔,1887年7月7日生。1908在圣彼得堡学画,师从巴克斯特。1910年在巴黎结识前卫艺术家。1914年在柏林举办个人画展。1915—1922年在俄国曾任维捷布斯克造型艺术委员会的人民委员。1923年移居巴黎。擅长风俗画,吸收白俄罗斯犹太人民间艺术因素,采取立体派变体、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手法,经常表现克居巴黎的画家对故乡风情的梦幻式回忆,想象自由奇特,造型稚拙怪诞,色彩浓艳明朗。代表作有《我和我的村庄》(1911)、《有7个手指的自画像》(1912)、《透过窗子看巴黎》(1913)、《生日》(1915-1923)等。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