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75年1月20日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 ,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以后相继创作了《拾麦穗》和《晚钟》等名作。
1875年2月14日
2月14日,贝尔申请了那个著名的他和沃森一直研究着的装置——电话的专利。同一天另一个发明家格雷(1835-1901)也向美国专利局递交了相似设备的专利申请书,只因比贝尔晚了几个小时而痛失电话发明权。 贝尔获得电话的专利证书 。
1876年3月10日,贝尔在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自己的腿上,疼痛之中他叫了起来:“沃森先生,快来帮我啊!”没有想到,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工作的他的助手沃森的耳朵里。这句极普通的话,也就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话音而记入史册。
1875年2月22日
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 (1796年7月26日-1875年2月22日)。法国著名的巴比松派画家,也被誉為19世纪最出色的抒情风景画家。他也是19世纪留下画作量最丰富的画家之一。
柯洛从1825年开始旅行,并一路素描和油画写生他所看到的风景,初期他的风格并不明显,最多只是画面的明度较高,自然光线较為具体,但到了1850年代,经过了25年的训练,柯洛在54岁时发展出他独特的羽毛状画风,此时他所画的树,云,都相当具有蓬鬆感,画面构图也开始单纯化,有人认為柯洛的画中充满了大量的诗意,多半是指他此时的风景画。
1875年2月22日
赖尔(1797~1875) 英国地质学家。曾在欧洲大陆和英国作过广泛的旅行,对地质学有深刻的研究。1826年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31~1833年任英皇家学院地质学教授。1830~1833年先后出版《地质学原理》三卷。1836年,达尔文初次与赖尔见面,即结为知交。他的最大贡献是坚持并证明地球表面的所有特征都是由难以觉察的、作用时间较长的自然过程形成的。他还证明,地壳岩石记录了亿万年的历史,可以客观地解释出来。这些成就为生物进化和认识地球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是《地质学原理》《地质学基础》。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大量地引用了《地质学原理》。 1863年赖尔出版《古人类的地质证据》,列举了对达尔文学说有利的科学事实,1864年明确表示支持达尔文的理论。
1875年6月3日
乔治·比才(法语:Georges Bizet,1838年10月25日-1875年6 月3日),法国作曲家。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歌剧《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等。
1863 年比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卡门》创作于1873 年。该剧取材于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该剧最初的演出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成功。《卡门》由于题材等因素,首演失败,神童著称的比才,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三个月后逝世。但巧的是,卡门后来重演,从此成为世界歌剧之一,当日,就是比才出殡的日子。后来的事实验证了他们的预见,《卡门》成为最著名的歌剧作品之一,也是歌剧史上演出最多的作品。
1875年6月6日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生于北部吕贝克市。一生曾获多种文学奖金,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布登勃隆克一家》(1901)是作者的成名作,也被公认为当代文学中经典作品之一。小说围绕两个资产阶级家庭的竞争,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画面。
长篇小说《魔山》(1924)、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1930)、《特里斯坦》(1903)、《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威尼斯之死》(1912)都享有盛誉。作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30年代以后,以历史人物和《圣经》故事为题材,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其中长篇小说《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1925)、《洛蒂在魏玛》(1939)和《浮士德博士》(1947)都各有千秋,作者以似乎不合时宜的题材触及了现实生活中许多重大社会问题。
1875年7月15日
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1791年2月21日——1857年7月15日)奥地利人。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1791年,车尔尼3岁时就能弹钢琴,7岁时能将自己的乐思记录下来,10岁时已能清晰流畅地弹奏莫扎特、克莱曼蒂的全部钢琴作品,并且具有超凡的音乐记忆力。1800年,9岁的车尔尼作为钢琴家已在维也纳举行首次公演。1801年,年仅10岁的车尔尼去见贝多芬,贝多芬被车尔尼精彩的演奏所打动,欣然接受了这位学生,贝多芬在1801年--1803年的三年间免费教他弹奏钢琴。
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家,他一生写了无数钢琴练习曲,是学习钢琴的学生联系的基础教材。他的地位在于在贝多芬时代和现代钢琴演奏架起了一座桥梁。
1875年8月4日
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安徒生逝世。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于圣库努德教堂受洗,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17岁发表诗剧《阿尔芙索尔》,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安徒生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享年70岁。
1875年9月12日
1875年9月12日,日本首位电影巨星尾上松之助出生。
尾上松之助(1875.9.12-1926)日本第一位电影演员,号称台柱子松。生于冈山市,本名中村鹤三,十几岁时已经是有名的戏剧明星,后经牧野省三发掘,1909年初次参演《棋盘忠信·源氏础》一片,很快成为京都日活株式会社旧剧派的代表演员,从1909年秋天演出第一部电影到1926年拍摄的《峡谷新月》,平生参演作品竟达1005部,有时平均三天推出一部新片,这个数目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在早期的日本影坛和戏剧界,他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1926年9月因患心脏病去世,终年52岁,为他举行葬礼时,京都万人空巷,送葬市民在20万人以上,其盛况可谓空前绝后,无与伦比。1966年京都市政府还在其墓地上为他塑了半身像,作为日本大正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头号大影星,他为日本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名字将永载日本电影史。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