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98年2月4日
2月4日,清政府准奏印造昭信股票100万张。当时,清政府因《马关条约》规定的第四期赔款即将到期,外债难举,右中允黄思永请造自强股票,筹借华款,户部拟定章程,奏准施行。发行总额为1亿两,面额分100两、500两、1000两3种,名“昭信股票”。年息5厘,分20年还清。股票可抵押售卖。发行时,地方官吏有“名为劝借,实则勒索追催,骚扰闾闾”,甚至“计亩苛派,按户分口严传,不到者锁拿严押”的现象。不久,即停办。
1898年3月12日
田汉的贡献是对于中国戏剧事业的巨大历史功绩。田汉和他的战友们重新开拓了我国话剧的新路。他写出了《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等优秀作品,创办有名的“南国社”,组织演出,团结和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他的作品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富于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情操,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民族的呼声,扩大了话剧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他一生致力于话剧事业的发展,称他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他的优秀代表作品《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等,都应列入中国话剧的保留剧目之中。他在创作中,特别是在他晚年的作品中,力图把革命的现实主义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他不仅把深切的生活感受,运用话剧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把他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充满诗情的才华与奔放的想象,都一起熔铸在创作之中,《关汉卿》就是一个优秀的典范。
曹禺:“田汉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话剧发展史。他对中国话剧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第一, 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第二,他在中国话剧史上, 是一位具有开拓性的剧作家和中国话剧诗化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缔造者。”
1898年3月27日
1897年12月15日,沙俄借口协助中国抵抗德国强占胶州湾,派舰队占领旅顺。次年的3月27日,清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俄国驻华代办巴布罗福在北京签订此约。主要内容:一、租借旅顺口、大连湾,期限25年;二、俄国享有租借地内行政权;三、旅顺军港只许中俄使用,俄国可在租地内建造各种军事设施;四、俄有修筑中东铁路支线的特权。同年5月7日又在圣彼得堡签订《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六款,进一步确定俄国建筑及在租借地附近的独占权。两约的签订,使中国东北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
1898年4月7日
张静庐,中国出版家、民盟盟员。1898年4月7日生于浙江镇海县。1915年任天津《公民日报》副刊编辑。1920 年任上海泰东图书局编辑、 出版部主任。1924年与人合资创办光华书局,任经理。1929年创建上海联合书店,任经理。1931 年与洪雪帆合办现代书局,任经理。1934年创建上海杂志公司,任总经理。任内经营出版不少进步期刊,其中有:郭沫若主编的《洪水》、蒋光慈主编的《拓荒者》、田汉主编的《南国》、郁达夫主编的《大众文艺》、艾思奇主编的《读书生活》、黄源主编的《译文》、孟十还主编的《作家》、黎烈文主编的《中流》、丁玲主编的《战地》、胡风主编的《七月》等。这些期刊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1949年在上海任联营书店总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计划处处长,古籍出版社编审,中华书局近代史编辑组组长。主要著述有《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革命外史》、《在出版界二十年》,编有《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二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乙、丙、丁编,《中国出版史料补编》等。
1898年4月14日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出生,中国历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919年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军政治工作。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统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研究》、《考古学报》编委,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政治和学术活动。
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
1898年4月14日
4月14日,清政府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美华合兴公司在华盛顿签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十五款。1900年7月13日又签订《粤汉铁路借款赎约》26款。两次合同的主要内容为:借款总额美金4000万元,年息5厘,9折实付,偿还期50年,以铁路财产为担保;工程由美华合兴公司承包,路成后每年给股份净利五分之一;借款本利未还清前,由美代为经理。1905年8月29日,在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下,议定了赎回该路权利的合同。
1898年4月17日
4月17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在北京由康有为等联合各省旅京维新志士成立了保国会。保国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议订了《保国会章程》30款。
主要内容:(1)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围,思维持振救,故创斯会而冀保全;(2)以保国家之政权土地不丧失,保民族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3)讲求变法,研究外文,谋求经济实效,以助政府治国;(4)北京、上海设总会,各省府县设分会;公举总理、值理、常议员、备议员及董事主持会务。并详细订立了会议、会员则例。
曾先后3次集会,呼吁救国,宣传变法,还大造变法图强的舆论。顽固派攻击说:它“保中国,不保大清”;又威胁”小心其首领”。
保国会的成立,使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顽固派大骂康有为“僭越妄为,非杀头不可”,攻击保国会“保中国不保大清”,“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只有光绪帝认为,“会能保国,岂不大善”
1898年4月22日
此书系严复译自英人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附有按语并作序,以表达译者自己的意见。1895年译成。严复译书宗旨,在于说明中国如能顺应“天演”规律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否则将沦于亡国灭种而被淘汰。时当甲午战败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严复此书出,在思想界造成极大震动。
该书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物竞”就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生物是在“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进化演进的。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
1898年5月4日
庐隐——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 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其笔名庐隐,有隐去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五四”运动蓬勃兴起之际,许多新的学说激荡着她,许多闪光的思想照耀着她,她痛恨封建礼教,向往光明自由,她的灵魂里浸透了叛逆精神。当人们把那些新学说、新议论视为洪水猛兽,当一位同学在讲演会上大讲恋爱自由,多数人向她吐舌头、翻白眼、冷嘲热讽时,庐隐却大胆地独自同情她,鼓励她勇敢前进,从此庐隐也被视为“新人物”了。
1898年5月5日
《劝学篇》共24篇,4万余言。全书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论点,主张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原则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术,猛烈攻击维新派的“开议院、兴民权”的学说。此书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得以“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帝国主义也大加赞赏,先后译成英、法文出版。1900年纽约版易名为《中国唯一的希望》。
1898年6月1日
6月1日,维新派妇女团体女学会在上海城南桂墅里创办中国女学会书塾,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自办女校。开设有中文、西文、医学、女红四门功课。1900年中秋前后停办。女学会成立于1897年夏秋之交,李闰(谭嗣同妻)、黄谨娱(康广仁妻)为倡办董事。女学会还创办近代中国第一张女报——《女学报》,提倡女学,反对缠足。
1898年6月11日
1898年1月,康有为上书皇帝,提出三条变法纲领:立即宣布实行变法;广开才路,各级官吏都有权向皇帝上奏折;全盘改革政权机关。
当时,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成了两派: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与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慈禧太后等人手中掌握着实权,坚决反对一切政治上的革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正式下令宣布变法,接受改良派的政治纲领。从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皇帝一连下了几十道实行新政的命令,对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有:在中央设立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各省设商局,推动工商业的发展;精简旧衙门和官员;废除八股文,改革考试制度;准许自由创办报刊、成立学会;奖励科学发明等等。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又废除了一切新政法令。一大批维新人士惨遭杀害,维新派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这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改革只进行了103天就在旧势力的反攻下失败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1898年6月17日
张太雷生于1898年6月17日,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壮烈牺牲在广州起义战场上时,年仅29岁。
1898年7月1日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上半年,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以后,英国借口抵制俄国,向清政府提出须以同样条件租借山东的威海卫。1898年7月1日,清政府代表庆亲王奕劻、刑部尚书廖寿恒与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在北京签订此约。主要内容是:
将威海卫及附近水面和全湾沿岸10英里以内的地方租给英国,租期与俄国租借旅大期限相同,为25年;
租借地内归英国管辖,英国可在此驻兵设防;
中国兵船无论战时、平时,均可在威海卫停泊。
条约的签订,使英国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个中国北方的重要军事基地,加上俄国强租旅大,使渤海湾的控制权完全落入帝国主义国家手中。
1898年7月3日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它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设立了京师同文馆。此后,清政府又决定设立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同文馆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公立专科学校,后来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
1898年7月3日,清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1898年至1900年的京师大学堂(后来被称为“戊戌大学”),一切因陋就简,因此,它在实质上仍然是一所封建书院。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亡国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发起了一场变法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认为,要救亡,只有学习外国,实现变法维新,而维新,必须从废科举、立学校开始。
1898年7月3日
黄鸣龙(1898年07月03日——1979年07月01日)有机化学家。江苏扬州人。1938年后到德国先灵药厂研究甾体化学合成,首次发现中的双烯酮反应,用于生产女性激素。1940年回国后,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他研究了驱蛔虫药的立体化学研究,发现变质山道年的四个异构体在酸碱中可以成圈转变,由此推断出山道年及四个变质山道年的相对构型。
1945年至1952年,先1945年,应美国哈佛大学甾体化学家Fisher的邀请,黄鸣龙到哈佛大学做访问教授,后任默克药厂研究员。初到哈佛,时值二战后期,Fisher还在做战时服务工作,研究与合成抗疟药相关的。黄鸣龙在利用“wolf-kishner还原法”做萘醌中间体的还原实验时,出现了意外,但他没有弃之不顾,而是继续做下去,结果出乎意外地好,他仔细分析原因,对这种还原法进行了创造性改造,取得突破性成果,新方法被命名为“黄鸣龙还原法”,这是以我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的首例,被写进了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中。
1898年7月5日
7月5日,光绪帝下谕奖励新学人材,谕令说:“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新法,成新器,堪资实用者,宜悬赏以劝。”“所制器给券,限年专利售卖。”“其有独力创建学堂,开辟地利,兴造枪炮厂者,并照军功例赏励之。”12日,清廷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共12款,具体规定了奖励办法。在中国近代,这是第一次从法律上提倡、保护和嘉奖从事科技及兴办各种实业。它起到了鼓励士大夫从旧学转向新学,以及促进农、工、商各种实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1898年7月12日
7月5日,光绪帝下谕奖励新学人材,谕令说:“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新法,成新器,堪资实用者,宜悬赏以劝。”“所制器给券,限年专利售卖。”“其有独力创建学堂,开辟地利,兴造枪炮厂者,并照军功例赏励之。”12日,清廷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共12款,具体规定了奖励办法。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奖励科学发明的条例。当时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入侵,西方的专利制度思想开始传人,实行专利保护的呼声在戊戌变法期间达到高潮。在康有为的新政建议下,光绪帝于1898年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鼓励技术、工艺发明的专利法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揭开了近代中国专利立法的序幕。
在中国近代,这是第一次从法律上提倡、保护和嘉奖从事科技及兴办各种实业。它起到了鼓励士大夫从旧学转向新学,以及促进农、工、商各种实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1898年7月14日
顾执中诞辰(1898—1995),中国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上海人。1898年7月14日生。1919年中学毕业,后在东吴大学肄业。
顾执中从事新闻教育工作近60年,历任上海、重庆、仰光、加尔各答、香港、北京等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校长、名誉校长,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是有影响的新闻教育家。
1898年7月25日
7月25日,清廷将张之洞所著《劝学篇》颁发各省督、抚、学政各一部,令其广为刊布,努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劝学篇》标“中体西用”之旨。当变法维新之时,清廷颁发此书,意在强调维新变法将坚持维护封建制度之基本立场。不过,变法运动的实际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此种限制。
点评 四万字的《劝学篇》终于出炉,首先刊登的是《湘报》,一连十天得到了全国的热烈反应,并得到光绪皇帝的”爱不释手“。
但就在皇帝亲颁《劝学篇》后的第四天,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壮阔的剧幕正在拉开:翁同酥驱逐出朝廷,百日维新全军覆没。
但张之洞的《劝学篇》震惊全国,其核心“中体西用”的主张得到了认可。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