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格鲁吉亚议会选举
米哈伊抵达投票站,他手中这一票不仅影响着国家的未来,也关乎到大国之间的无声角力!
执政党亲俄,反对派亲西方。
选择执政党还是反对派?选择毛熊还是西方?
米哈伊心中早已有了决定...
1991年,苏联解体,这个傍临黑海、坐落在高加索山区中的东正教小国宣布独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格鲁吉亚在苏联的统治下生活,使得很多人对俄罗斯持有复杂的情感,既有文化和历史的联系,又有被掌控的阴影。
格鲁吉亚后面的路该怎么走呢?
是继续在俄罗斯的影子下苟安,还是走向充满希望的欧洲?
格鲁吉亚年轻人的行动似乎给出了答案,他们在广场上集会,要求更多的自由,寻求拥抱西方。
在政治斗争愈演愈烈的同时,战争的阴影也在国家上空徘徊。
1992年,南奥塞梯地区爆发武装冲突,该地区也想独立,所以和格鲁吉亚军队力发生冲突。
此后内战打了一年,在俄罗斯维和部队干预下,南奥塞梯事实上取得独立地位。格鲁吉亚面对俄罗斯除了愤怒,却无力收复失地。
1995年,亲西方派在经历政治动荡后掌权,格鲁吉亚与美国、欧盟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
2003年,格鲁吉亚民众发起“玫瑰革命”,推翻了亲俄的政府。
2004年,它加入了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在2008年申请成为北约成员国,与此同时,它也在争取加入欧盟。
你走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街头,时常能见到年轻人挥舞着欧盟的旗帜。与此对应,辱骂俄罗斯的涂鸦填充在城市里的各个逼仄角落。
为了表现自己的价值,格鲁吉亚积极参与各种反俄行动,比如车臣战争中就各种支援车臣,再到轰炸南奥塞梯。
2008年,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围绕南奥塞梯的自治权爆发战争,但战争仅持续了5天,格鲁吉亚战败。
在军事上全面落败,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宣布“独立”,格鲁吉亚就此分裂。
俄格战争期间,惊慌失措的格鲁吉亚向欧美求援,被格鲁吉亚寄予厚望的欧美军队,一个都没有出现,结果欧美只是口头谴责了一下俄罗斯。
格鲁吉亚的反俄力量,从此之后便进入了衰退期。
2012年,执政党“联合民族同盟”下台,新政党“梦想党”上台,由此开启了亲俄派长达12年的执政时光。
今年5月28日,美国因格鲁吉亚通过的“外国代理人法”发起制裁,还威胁称,制裁只是第一步,如果格鲁吉亚不改变方针,还会有更多惩罚措施出台。
可以说,格鲁吉亚是被逼到了亲俄的一边。
导致格鲁吉亚与西方“渐行渐远”...
米哈伊走进投票大厅,将支持执政党的选票塞进投票箱...选举结束后,他快速打开手机,刷新着页面。
遇入眼帘的是,“执政党续费四年成功”!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