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2月7日

历史上的今天

公元1477年2月7日  《乌托邦》作者托马斯·莫尔诞辰
    1477年2月7日(距今541年)是托马斯·莫尔的生日。莫尔是英国人,是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莫尔23岁时就是一个卓有才华的律师,他在研究法律的同时,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虔诚于宗教,即使在1504年结婚后,仍长时期地继续过着早起、祈祷、禁食、穿粗毛衫的生活。    他26岁时曾被选为议员,一度从政,但是因他反对国王亨利七世要求议会批准一笔补助金,而被迫离开政界,直到1509年,亨利八世即位后,才又重返政坛。    莫尔曾从事过翻译,1513年后开始
公元1799年2月7日  中国清朝乾隆皇帝逝世
    乾隆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距今307年)~1799年2月7日),中国清朝皇帝(1735—1795年在位)。    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威,曰女倡,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令皆无一仿佛者——乾隆自评    我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本不需外夷货物,……朕体谅西洋各国的难处,所以准许在澳门开设洋行,满足夷人所需。……天朝法制森严,每一尽土地都开于版图,不容分制,英人请求赏给土地一事,断不可行,……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全尔有邦,
公元1807年2月7日  埃劳战役爆发
        在1807年2月,拿破仑一世和第四次反法同盟在东普鲁士境内发动著名的埃劳战役。
        1806年10月,拿破仑率法军在耶拿战役中击溃普鲁士王国军队主力,在占领柏林后继续向东推进,与援助普鲁士的俄国军队相遇。1807年1月,贝尼格森率领的约7万5千人俄军和8000普鲁士军队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出发,进击米歇尔·内伊和贝纳多特率领的法军,而拿破仑也调集约7万军队希望抄袭俄军后路。贝尼格森得知法军动向后,返军普鲁士-埃劳,迎战法军。在会战中,双方都展现了难以置信的英勇。法军还上演了拿破仑战争中最壮观的一次骑兵方阵大冲锋,但还是被俄军正面击退。这次不分胜败的战役是拿破仑流血最多的战役之一。
公元1812年2月7日  英国作家狄更斯诞辰
    1812年2月7日,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诞辰。
    查尔斯·狄更斯(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原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英国作家。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世》(1854)《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等,1870年6月9日病逝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1834年2月7日  元素周期表发现者门捷列夫诞辰
    1834年2月7日,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德米特里·门捷列夫诞辰。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国科学家,发现并归纳元素周期律,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门捷列夫的名著《化学原理》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重版八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1907年2月2日,这位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
    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旨在纪念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50年前发表元素周期表这一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就。
1906年2月7日  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出生
    1906年2月7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出生。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第十一个皇帝(由于大清朝是从皇太极开始算起的,努尔哈赤的时候是后金),通称宣统皇帝,或末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英文名henry,满族。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淳贤亲王)之孙、载沣(醇亲王)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光绪(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时任总理周恩来指示移放于正室,后又移葬华龙皇家陵园。
1910年2月7日  考古学家夏鼐出生
    1910年2月7日,考古学家夏鼐出生。
    夏鼐 (1910.2.7—1985.6.19)原名作铭,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 历史系毕业。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留学英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曾主持并参加了河南辉县商代遗址、北京明定陵、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工作。对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研究,创造性地利用考古学的资料和方法阐明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并对当时中西交通的路线提出创见。
1914年2月7日  北京政府统一币制
    1914年2月7日,北京政府统一币制。
    2月7日,袁世凯政府公布《国币条例》,采用银本位制,“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一圆,总重七钱二分,银九铜一”,规定“国币之铸造权,专属于政府”,并以施行细则规定,“凡公款出入必须用国币”。铸以新币(袁大头)兑换各种银元,以实行币制统一。
1920年2月7日  华裔电脑巨人王安诞辰
    1920年2月7日,华裔电脑巨人王安诞辰。
    1920年2月7日,王安生于江苏昆山。194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获理科学士学位,并留校担任电机工程助教。后来,他留学美国,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计算机问题,并成立了王安公司。
    1987年,王安公司的电脑出现严重技术故障,王安公司面临破产;后来在中国和香港的帮助下,王安公司绝处逢生,逐渐克服了产品问题,重新获得银行信任与支持。
    1989年,王安获得美国发明家勋章。1990年,王安病逝。王安公司后因经营不善于1992年宣布破产。
1923年2月7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7日,在中国工运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但在开会前夕,直系军阀吴佩孚竟下令禁止开会,工人们对军阀的无理行动,表示极大的愤慨,决定照常召开成立大会。2月1日吴佩孚派军警包围会场,到达郑州的大会代表冲破了军警的阻拦,进入会场,宣布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正式成立。开会不到15分钟,即与军警发生冲突。会后,反动军警又包围了代表的住处,监视代表行动,占领、封闭、捣毁总工会和郑州分会的会址,代表们被强迫出境。当晚,总工会决定于2月4日京汉铁路全体总罢工,提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为了便于指挥这次罢工斗争,总工会移至汉口江岸办公。从2月4日上午九时起,仅用3个小时就实现了全路数万名工人全部罢工,所有客车、货车、军车一律停驶,京汉铁路立即瘫痪。
1931年2月7日  5位左翼作家在上海就义
    1931年2月7日,左翼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殷夫在上海就义。
    2月7日,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5位作家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枪杀。
    5位青年作家同于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除殷夫外,其余4人均为中共党员。 李伟森还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
    1月7日,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以“共产分子”、“宣传赤化”等罪名将5人逮捕。 遇难者中,殷夫是诗人,其他4位为小说家。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鲁迅先生写出了著名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1939年2月7日  国民党成立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为委员长
1944年2月7日  回族英雄马本斋逝世
        马本斋(1902-1944),河北献县人,回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抗击日本侵略军。1938年初,他率回民义勇队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1944年2月7日在山东莘县病逝。
1947年2月7日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
        1947年2月7日,东北解放军牡丹江军分区战斗英雄杨子荣深入匪巢,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及时配合剿匪部队消灭了土匪,并活捉国民党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
1955年2月7日  人大常委会改志愿兵役制为义务兵役制
1957年2月7日  我国与斯里兰卡建交
        1957年2月7日 ,我国与斯里兰卡建交
        斯里兰卡,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中国古代曾经称其为狮子国、师子国、僧伽罗。“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
        斯里兰卡,位于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岛国。面积6.56万平方公里。人口1810万人。僧伽罗族占74%。官方语为僧伽罗语。居民大多信奉佛教。首都科伦坡。
        斯里兰卡1505年起先后遭受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统治。1948年2月4日独立,国名锡兰。1972年5月22日更为现名。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959年2月7日  中苏经济合作协定签订
    1959年2月7日,中苏经济合作协定签订。
    2月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莫斯科签订了一项在1959年到1967年间帮助中国建设78个大型工业企业和电站的协定。协定中规定,苏联以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进行研究和设计工作、供应设备、仪器和某些专用材料,派遣必要数量的苏联专家在企业的施工、安装、调整和开工生产方面给予技术援助,并且接受中国的专家和工人到苏联的相应企业进行生产技术学习。
    同过去的协定一样,这次协定也规定,苏联方面把规定由这些企业制造的产品的生产特许权无偿地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以便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生产和制造协定中规定的企业所需要的配套设备。
    协定中规定由苏联供应的设备、设计和其他各种技术援助的总值共为50亿卢布,中国方面将向苏联供应商品以作为偿付。
1964年2月7日  国际声援南非日
    1964年2月7日,国际声援南非日。
    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存在三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是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司法首都布隆方丹是全国司法机构的所在地;立法首都开普敦是南非国会所在地,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南非曾是世界上种族歧视最野蛮的地区之一,种族歧视的历史有300多年。南非本地的黑人至今仍把开普敦称为是白人的城市。
1974年2月7日  地理学家竺可桢逝世
    1974年2月7日,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逝世
    竺可桢,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09年毕业于唐山路矿学堂土木工程系。1910年赴美在伊利诺斯大学学农,后入哈佛大学学习气象学,获得博士学位。1918年回国,任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地理学和气象学教授。1920年任南京高师(后为东南大学)地理系主任。1936年以后任浙江大学校长。
    解放后,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曾发表数百篇科学论文,提出了新的台风分类法,并概括了各类台风的活动规律,论文中的《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中国气侯区域论》、《一年内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动力》以《中国近五千年来气侯变迁的初步研究》等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推崇。
1974年2月7日  我国决定参加伊朗德黑兰第7届亚运会
    1974年2月7日,我国决定派团参加伊朗德黑兰第7届亚运会。
    2月7日,我国决定派团参加伊朗德黑兰第7届亚运会。在这一届亚运会中,中国恢复了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中国以赵正洪为团长的269人组成的代表团首次参加亚运会,并参加其中14个项目的比赛。

【完】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