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2月16日

历史上的今天

公元322年2月16日  王敦起兵反晋
    公元322年2月16日,王敦起兵反晋。
    王敦(266-324)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士族。西晋末年,任扬州刺史、都督征付诸军事。后以镇压杜弢起义,升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的军事,握重兵驻扎在武昌。西晋灭亡,拥护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升任为大将军、荆州牧。
    由于司马睿抑制王敦的势力,王敦于公元322年2月16日(晋元帝永昌元年正月十四日)写了一道表文,指责刘隗是“佞邪谗贼”,宣布“吾欲除君测之恶”,在武昌起兵反晋。不久将建康围困,且袭击石头城。晋元帝司马睿见势不妙,便让刘隗等领精兵,速离建康,各奔前程。
    同时,东晋的开国元勋工导也反对其堂兄这样公开夺取朝廷大权,劝告王敦退兵。
    王敦也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于是年5月退回武昌。
公元1032年2月16日  宋英宗出生
    宋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1032-1067),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宝。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公元1193年2月16日  阿尤布王朝缔造者萨拉丁逝世
    伊斯兰教历史上的英雄萨拉丁(1138—1193.2.16)是库尔德人。他的父亲艾尤卜早年从第比利斯(今格鲁吉亚)举家迁到今伊拉克北部的提克里特,受塞尔柱苏丹马立克沙之封,成为当地的统治者。1168年,十字军耶路撒冷国王阿马利克率兵进攻埃及。应埃及的请求,赞吉王朝派施尔科和萨拉丁叔侄驰援。1169年1月,获胜的施尔科被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迪德任命为宰相。两个月后,施尔科暴毙身亡,他所率领的叙利亚军队陷入争吵之中。阿迪德选择萨拉丁继任宰相。    1171年,萨拉丁在埃及站稳脚跟,开始筹划改变埃及什叶派
公元1279年2月16日  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三世逝世
    阿方索三世(Afonso III o Bravo,1210年5月5日(距今808年)—1279年2月16日),葡萄牙国王(1248年~1279年在位)。    阿方索三世是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二世的幼子,母亲为卡斯蒂利亚公主乌拉尔卡。他的年轻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1238年,他与布洛涅伯国的女继承人玛蒂尔达结婚,因此继承了布洛涅伯爵的爵位。    1246年,阿方索的兄弟、葡萄牙国王桑乔二世与教会发生严重冲突。教皇英诺森四世宣布废黜桑乔二世,并指定阿方索取代其地位。阿方索没有拒绝教皇的好意,他立
公元1352年2月16日  郭子兴起义攻克濠州
    郭子兴(?——1355),定远(属今安徽)人。地主出身,元末江淮地区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曾加入白莲教,经常散财结客。公元1352年与农民孙德崖等率众起义,自称节制元帅。是日(元至正十二年二月初一日)攻克濠州(今安徽凤阳)。朱元璋也参加到这支队伍中,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死。不久,朱元璋成为起义军首领。
公元1457年2月16日  于谦被害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永乐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在河南、山西任巡抚对为当地平反冤狱,赈济灾荒。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刺贵族也先的军队俘去后,他拥立景帝朱祁钰,从兵部侍郎升为尚书。积极调集重兵,在北京成外击退瓦刺军。    1450年(景泰元年),也先被迫释放了明英宗。    1457年(景泰八年),明英宗趁景帝患病之际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后,以“篡位易储,紊乱朝纲,擅夺兵权”等罪名
公元1497年2月16日  德国宗教改革家菲利普·梅兰希通诞辰
    1497年2月16日,德国宗教改革家菲利普·梅兰希通诞辰。
    菲利普·梅兰希通(Melanchthon Philipp),德国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1497年2月16日出生于布莱藤,1560年4月19日卒于维滕贝格。任维滕贝格大学希腊语教授,从1519年起和马丁·路德共事,并将路德的思想系统化。他是路德派新教学校改革的天才组织者,被德国教育史家鲍尔尊称为“日耳曼导师”。
公元1620年2月16日  弗里德里希·威廉出生
1871年2月16日  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1871年2月16日,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1871年2月16日这一天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重要日子。在这一天,法国和德国在普法战争的合约上正式签字,法国在这场战争中承认失败,普法战争结束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普鲁士想统一德国,而法国又想阻止本国旁边有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国出现。两国关系的紧张引发了1870年7月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
    战争开始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初步估计形势,亲自到前线率军向德国西部进攻,结果迅速被普鲁士的反攻打退。接着由普鲁士和南德意志各邦组成的德国联合军队由毛奇将军指挥,转入反攻。攻进法国的普鲁士军队采取分格包围的灵活战术,开战不久就把法国军队的主力截成两半。1870年9月1日,色当的法军突围失败,又没有粮食供应,拿破仑三世被迫率领8万多人投降。法国皇帝成了普鲁士军队的俘虏,这在法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奇耻大辱。
1884年2月16日  “纪录牌之父”弗拉哈迪出生
    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年2月16日-1951年7月23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铁山,美国导演、编剧、制作人,被称为“纪录片之父”。
    1922年,执导个人首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1926年,执导纪录片《摩拉湾》 。1931年,担任纪录片《禁忌》的编剧和制作人。1934年,由其执导的纪录片《亚兰岛人》上映,该片获得第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墨索里尼杯-最佳海外电影。1937年,凭借剧情电影《伏象神童》入围第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42年,执导纪录片《土地》。1948年,凭借纪录片《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入围第2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编剧奖。1950年,自编自导纪录片《提坦:米开朗基罗的故事》。
1904年2月16日  美国政界人士乔治·凯南诞生
    1904年2月16日,美国政界人士乔治·凯南诞生。
    乔治·凯南(George Frost Kennan,1904年2月16日 - 2005年3月17日)是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遏制政策(containment)始创人。
    1946年2月22日,任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并最终被美国政府所采纳的对付苏联的长期战略,也就是遏制政策,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1947年,乔治·凯南以“X”的署名在美国《外交事务》上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该文明确提出美国要使用“抵抗力量”,对苏联的扩张倾向进行长期、耐心、坚定与警觉的“遏制”。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极大关注。文中所提出的“遏制”苏联的主张,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对苏战略的思想基础。从此一直到冷战结束,美国对苏战略,乃至整个大战略都被称为“遏制战略”,凯南本人也因此获得了“遏制之父”的称号。
1909年2月16日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重新崛起
    1909年2月16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重新崛起。
    2月16日,因受英美烟草公司打击而于1908年倒闭的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第二次正式营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将公司易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以示精诚团结。
    简氏兄弟1905年创业,经惨淡经营,产品渐有销路,“白鹤”牌卷烟生意日盛。但不久便招致英美烟草公司敌视,遭后者控告其剽窃包装,强行焚毁巨值南洋产品。但简氏兄弟办烟厂的念头并未绝断,私下一直积极筹划继续开厂。后请简铭石出资买入原广东南洋所有的机器等设备,经过调整后,于2月16日重新挂牌,资本总额13万元,在香港为无限公司。
1910年2月16日  同盟会分裂
    1910年2月16日,同盟会分裂。
    2月16日,孙中山在旧金山改组少年学社为同盟会旧金山分会。加盟者15人,推刘成禺、黄魂苏、李是男任会长。孙中山将原同盟会誓词改为“废灭鞑虏清朝,创立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并改“中国同盟会会员”为“中国革命党党员”。孙中山到达美国后致函张继称:所云重新组织团体,弟在南洋已自行之,是以南洋之组织与东京同盟会不为同物”。又说:“同盟会及太炎至今未自认过,则弟已不承为彼等之总理者久矣。前去两年,两广、云南之起兵,皆奉革命党本部之名义,并未一用同盟会名义也。”
    与此同时,章炳麟、陶成章也于本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光复会总统,分任正副会长,正式与同盟会分道扬镳,并以“反对同盟会干部为号召”。
1914年2月16日  世界第一条空中航线开通
    1914年2月16日,界第一条空中航线开通。美国洛杉矶到旧金山开通航线,当时仅能乘坐数人。
    洛杉矶和旧金山是美国西海岸上的两个大城市,并且都在加利福尼亚州,是太平洋西岸第一和第二大城市,两个城市相隔559.75 公里。旧金山坐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圣弗朗西斯科半岛,1906年大地震时全城80%建筑被毁,后迅速重建。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港口日益繁荣,贸易量激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军需物资的重要供应站。战后,工、商、金融、旅游服务业和市政建设均有较大发展,大市区由单一中心扩展为由旧金山、海湾东区(奥克兰)和圣何塞三大中心组成的城镇群。
1926年2月16日  英国电影导演史莱辛格出生
    1926年2月16日,英国电影导演史莱辛格出生。
    英国电影导演。1926年2月16日生于伦敦 。在牛津大学期间曾从事戏剧活动。1957年进英国广播电台-电视台当导演,主持每月的系列片。1961年,他拍摄的纪录片《终点站》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62年他导演的故事片《某种爱情》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熊奖)。1965年他的《亲爱的》获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导演奖。他在美国导演的《午夜牛郎》获1969年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3项奖 。1971年他又因《星期天,血腥的星期天》获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导演奖。
1930年2月16日  红军有了第一架飞机“列宁”号
    1930年2月16日,红军有了第一架飞机“列宁”号。
    黄麻起义后的1930年3月16日,宣化店上空,一架敌机在天空绕了几个圈,翅膀一歪便落在了陈家河一个河滩上。
    这是四川军阀刘湘的一架德国双翼容克式高级教练机。在从南京飞往四川的途中,飞行员迷航,飞机上的汽油耗光了,只得落下。飞行员叫龙文广,是1927年国共合作时,去苏联学的飞行。被工农红军俘虏后加入红军,成为红军的第一位飞行员。
    “列宁号”飞了几次就因缺油停飞,后来敌人又大规模疯狂围攻大别山,红军主力转移去外线作战,“列宁号”只得把它埋藏在山沟里。但敌人终于找到了它,把它作为战利品挖走。
1931年2月16日  日本男演员高仓健出生
    1931年2月16日,日本男演员高仓健出生。
    高仓健1931年2月16日生于福冈县中间町,1956年11月 初登屏幕,拍摄《电光空手道》。1963年3月 主演《暴力街》,此片为他出演侠义片的起点。1964年8月 主演系列片《日本侠客传》。
    1965年1月 在帝国留声机公司录制《网走番外地》,获金质唱片奖。1965年4月 主演系列片《网走番外地》。1965年10月 主演系列片《昭和残侠传》。1969年 受聘于美国电影界,赴好莱坞拍摄《战火熊熊》,担任主演。1970年 获京都市民电影界男主演奖,成立高仓健艺术公司。
    因拍摄《幸福的黄手帕》获得第51届《电影旬报》男主角奖、第32届每日竞赛会男演员演技奖、第20届蓝丝带男主角奖、第一届日本学术会男主角奖。
    1981年 因拍摄《动乱》、《远山的呼唤》获得第四届日本学术会男主角奖。1999年 主演电影《铁道员》,获得第23届蒙特利尔世界电影展优秀男主角奖、第44届亚太影展男主角奖、第32届日本学院奖最优秀男主角奖等。2005年 与张艺谋合拍电影《千里走单骑》。
1932年2月16日  日本侵略者策划成立“满洲国”
    1932年2月16日 ,日本侵略者策划成立“满洲国”。
    2月16日,日本在中国东北策划组成伪“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日本当局发表声明,称“东北已脱离中国而独立”并决定成立伪“满洲国”。
    满洲国,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制造的傀儡政权(1932-1945)。1931年9月-1932年2月日本侵占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后,成立“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宣告成立“满洲国”,首都长春,国号“大同”,元首称“执政”。3月9日清末代皇帝溥仪被劫持,在长春任“执政”,实权操纵于驻东北的日本军部和特务机关手中。1933年1月热河省又被日本侵占,并入“满洲国”版图。1934年3月1日日本扶植溥仪登基,改元“康德”,长春改为“新京”,称为“满洲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满洲帝国”瓦解,划回原有省区。1955年热河省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和河北省。
1935年2月16日  红军取得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1935年2月16日,红军取得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2月1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告全体红色战士书》,决定停止向川北发展,而在川、黔、滇三省地区创立革命根据地。
    2月24日,放弃北渡长江计划、二渡赤水东进的中央红军,趁贵州国民党军空虚之际,主动发起遵义战役。中央红军击溃黔军一个团,重占桐梓,揭开遵义战役序幕。
    26日,红军攻克天险娄山关。28日,再次攻占遵义城,歼灭黔军2个师。蒋介石急调中央军吴奇伟纵队从乌江南岸驰援遵义。中央军委命令红一、红三军团两路迎击,在老鸦山、忠庄铺一线重创吴奇伟纵队,结束遵义战役。此战役历时6天,歼敌20个团,俘敌3000人,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
1938年2月16日  京剧名家杨小楼病逝
    1938年2月16日,京剧名家杨小楼病逝。
    2月16日,著名武生演员杨小楼因病逝世。杨小楼幼年入小荣椿科班,从杨隆寿、杨万青、姚增禄、范福泰等习武生,24岁在北京搭宝胜和班,戏报上书“小杨猴子”,很能叫座。后赴天津下天仙茶园,以《艳阳楼》等剧轰动津门。再返京后搭入谭鑫培的同庆班,声名大振,并得谭鑫培、俞菊笙、王楞仙等人的指点。艺更精进。28岁,进升平署,从此成为内廷供奉,常在宫中演唱,声誉更隆。1912年,杨小楼首次赴上海,连演40天,戏目不重。1921年,崇林社编排《霸王别姬》,1922年旧历正月,在第一舞台首演。此后,每有大义务戏,总是以杨小楼、梅兰芳的这出《霸王别姬》为压台大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杨小楼再不公演。

【完】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事件薄